本文目录一览:
-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的人物形象
- 2、过秦楼原文_翻译及赏析
- 3、怎么看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
- 4、为什么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自杀,也不愿意原谅李甲呢?你怎么看?
- 5、李甲为什么亲十两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的人物形象
李甲是一个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子弟。他已经到了快要被鸨母赶出去的地步了,这时,十娘却同他商量赎身的事。如果是个坚强而不自私的人,就会像十娘那样坚决地积极地打主意。但是,他不是这样的人。又能脱出困境,又能得到十娘,那当然是很好的事,所以他也去多方借钱。可是,他处处被动,而且一碰到困难就只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而已,这说明他对十娘并不忠诚。十娘由于自己的努力,挣出了火坑,这事实上也是救了李甲,使他脱出困境,所以在返家途中,每谈到往事,他“必感激流涕”。可是,李甲这样的人,既可以因为惧怕“老父性严”而抛弃十娘,也可以在感到“资斧困竭”的时候,把十娘当商品卖掉。孙富利用他的这些弱点,用毒辣的手段进行欺骗和破坏,说出“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那些耸人听闻的话,又愿出千金买十娘,这样一来,使李甲既可以不触父怒,躲避了“人之多言”,又能得到“千金”的代价,怯懦而又自私的李甲,当然就中了孙富的毒箭,走上牺牲别人的可耻的自私自利的道路。
过秦楼原文_翻译及赏析
卖酒炉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谩道草忘忧。也徒将、酒解闲愁。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有翠红径里,盈盈似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向尊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宋代·李甲《过秦楼》 过秦楼 卖酒炉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谩道草忘忧。也徒将、酒解闲愁。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
有翠红径里,盈盈似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向尊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李甲
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长安。预愁衣上粉痕干。阁合深沈灯焰喜,小炉邻近酒杯宽。为君门外脱归鞍。——宋代·周邦彦《浣沙溪(黄钟·第三)》
浣沙溪(黄钟·第三)
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长安。预愁衣上粉痕干。
阁合深沈灯焰喜,小炉邻近酒杯宽。为君门外脱归鞍。胜游地。信东吴绝景饶佳丽。平湖底,见层岚,凉月下,闻清吹。人如秾李。泛襟袂、香润苹风起。喜凌波、素袜逢迎,领略当歌深意。鄂君被。双鸳绮。垂杨荫,夷犹画舲相舣。宝瑟弦调,明珠佩委。回首碧云千里。归鸿后、芳音谁寄。念怀县、青鬓今无几。枉分将、镜里华年,付与楼前流水。——宋代·贺铸《东吴乐(尉迟杯)》
东吴乐(尉迟杯)
胜游地。信东吴绝景饶佳丽。平湖底,见层岚,凉月下,闻清吹。人如秾李。泛襟袂、香润苹风起。喜凌波、素袜逢迎,领略当歌深意。
鄂君被。双鸳绮。垂杨荫,夷犹画舲相舣。宝瑟弦调,明珠佩委。回首碧云千里。归鸿后、芳音谁寄。念怀县、青鬓今无几。枉分将、镜里华年,付与楼前流水。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宋代·周邦彦《少年游(黄钟楼月)》
少年游(黄钟楼月)
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怎么看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
非某不用心,实是世情如此。
作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男主人公的李甲,是一个无疑的“负心汉”形象。他作为那个封建社会的公子哥,年少风流,贪恋美色,无志向,浪费青春年华,以及这些导致的“软弱无能”、自私自利。
虽然曾经痴迷于杜十娘,真心地爱过,但是打破不了礼教的束缚,不敢公然对抗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及痴迷“金钱财气”,最后变成“负心薄幸”的典型。
❤️为爱痴迷,体贴珍重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也许这就是人的天性。李甲为十娘色艺所迷不假,但对她却是真心真意的。
李甲不是那“惯向青楼买笑”的孙富一样的轻薄子弟,李甲虽然家有身居高位、索性方严的父亲,但是李甲还是想与十娘共图百年欢笑,就有了“年轻的‘衙内’李甲迷恋京城名妓有名的女孩杜十娘,于是钱财耗尽,学业荒废”的故事。
李甲是问柳评花、少真多假的纨绔子弟吗?为她“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的公子王孙中,未必没有愿出区区千金为她赎身的,但从怒沉百宝箱、誓死不嫁孙富来看,杜十娘要寻找的是一个爱她、珍视她、尊重她、和她共度一生的人。
可见,杜十娘之所以对李甲情有独钟,不仅因为他长相俊俏、出手大方,更重要的是他体贴温存、忠厚志诚,二人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杜十娘的选择是对李甲的肯定,从侧面反映出李甲对杜十娘感情的真诚。
🍄软弱无能,薄情寡义
🍄保守的思维和懦弱的性格决定了李甲在对抗现实时的失败。最终李甲选择了放弃,因为所有的压力加在一起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身居高位的李甲父亲听说儿子在外面花花柳绿的呆着让他很生气。他“位居高官”,“受礼法约束”,断然禁止儿子娶妓回家。
杜十娘虽然她一直是个好女人,但曾经身为妓女,“不道德”已经永远烙在她身上,官员们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女人。李甲对钱的作用的感觉和认识是在遇到杜十娘之后。身无分文时被老鸨羞辱赶走,借钱赎身时遭受白眼和冷遇,想回家时又担心路费不够。
如果李甲为了杜十娘忤逆父亲抛弃家庭,他可能被家庭、社会抛弃,失去他现在拥有的一切。李甲最终只能抉择“罢罢罢”,自私地选择了自己,成为负心汉。
💡李甲把自己的真情给了杜十娘,也曾经为两人能在一起做了痛苦的挣扎。但是,当时现实的不允许,他的爱人也没帮上忙。他更是因为思想保守,性格懦弱,被迫走上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思想道路。李甲的“负心汉”行为,是当时现实和必然的选择。
为什么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自杀,也不愿意原谅李甲呢?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060条回答。
因为杜十娘绝望了。
大家注意,杜十娘的珍宝至少值几万两银子。而杜十娘做妓女也就是7年时间,相当于平均每年净赚几千两银子,每个月赚几百两。
这可不是小数字,后来老鸨只要杜十娘300两赎身费,可见明代银子的价值。
可见,杜十娘为了赚钱,不知道在那些王孙公子面前花了多少心血,演了多少戏。
而且杜十娘还不是做鸡一二年,而是七年,应该也是身心俱疲的。
由于鸨母是唯利是图的卑劣之人,杜十娘的身份又非常低贱,其实有钱未来也难以有什么好的生活。
所以,杜十娘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个不计较她过去的好男人结婚,彻底脱离火坑。
目前看来,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是最合适的。
李甲对杜十娘还是有感情的,不是单纯的嫖妓,为人也相对忠厚。所以,为了杜十娘耗尽家财的公子太多了,李甲却受到青睐。
但是,杜十娘做鸡这么多年,还是颇有些看人能力的,认为李甲平时虽很不错,但遇到大事未必会如此。
所以,后来几乎都是杜十娘在试探李甲。
比如300两银子赎身这事,杜十娘虽然有不让老鸨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的意图,但更多是不让李甲知道他有多少钱。
后来我们知道,杜十娘拿出300两银子简直是九牛一毛,但她却故意让李甲去筹划。到李甲实在只能借到150两的时候,自己才拿出150两,就是在试探他是不是真心。
当时李甲表现不错,杜十娘也赎身成功,好事成功了一半。
剩下一半就是看李甲如何处理杜十娘了!
李甲是大官的儿子,而父亲绝对不会允许他娶妓女为妻。
如果李甲和父亲决裂,恐怕就要自食其力,过很艰苦的生活,这是一个大考虑。
自然,李甲不知道杜十娘有几万两银子,完全可以吃软饭过一辈子。如果李甲知道,就有可能只是为了杜十娘的钱而娶她,用光了她的积蓄以后一拍两散。
所以,杜十娘故意只给李甲十几两银子的路费,目的就是考验李甲究竟是不是真心,而且能不能受穷。
结果,李甲没有经受得住人性大考验。他是没有生存能力的公子哥,一直养尊处优,花家里的钱,不愿意过贫困的生活。
同时,李甲其实也要面子,从内心深处也是不愿意娶妓女为妻,引人耻笑的。
所以,在损友孙富提出可以用1000两银子买下杜十娘时,李甲竟然同意了。
他可以拿着这1000两银子重新开始,娶一个正派人家女孩,恢复以往正常生活。
至于杜十娘,恐怕就会成为无耻公子孙富的小妾,这种生活还不如死了。
所以,杜十娘最后是绝望以后的自杀。她花费多年心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合适的男人,结果也是一个败类,就只能自杀而死了。
其实,说来说去,李甲对于杜十娘仍然是嫖妓的态度,只是日久生情而已。
但真正要将杜十娘娶回家,其实李甲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
说来说去,李甲其实还是瞧不起杜十娘,认为她不配做自己的妻子。如果这是李甲明媒正娶的老婆,他能将老婆以1000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孙富?
这里想起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的情节。
坐台小姐柳飘飘对龙套演员周星驰产生了爱情,没收钱就同他发生了关系。
然而,柳飘飘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面前竟然对着周星驰的全部积蓄。她顿时心灰意冷,因为周星驰只将昨晚当作一次嫖妓而已。
所以,柳飘飘拿走了钱,冷冷说了句“谢谢老板”,转身离开。
这几乎是杜十娘的翻版。
只是,最后星爷嘴里冒出一句“我养你啊”,改变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为什么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也不愿意原谅李甲呢?
杜十娘是青楼女子,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值得争议的是,杜十娘为什么会出现烟花巷口?是因为贫穷导致了无法生存,不得以而为之。那时有多少青楼女子,渴望有人为她们赎身!仅凭这一点就知道,她们为了生存出卖了肉体,但她们没有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在那美德就是传统,贞洁就是观念的时代,笑不笑贫?今人无法穿越,但笑娼无可置疑!因为到现在不管好人坏人都想为自己立贞节牌坊……当杜十娘遇到一掷千金的李甲,可以说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把自己整个的身心都托付给了自己所爱的人……当杜十娘知道李甲是个负心郎,薄情汉时,她手捧百宝箱投江了……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李甲的钱是哪来的?是贪污还是受贿?是巧取还是豪夺?李甲蹲大狱了吗?恶人遭没遭天谴?再议杜十娘——如果杜十娘还活着,她会不会以富贵为荣而笑贫?……
面对杜十娘的质问,李甲原本以为她只是气恼自己被卖,哪会想到她居然会跳江?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他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无论是奇珍异宝,还是花容月貌,统统埋没江底,休想得到了。
恐怕李甲在追悔莫及之余,还会有深深的不理解:
就是一个风尘女子,卖身那么多年,如今只不过被多卖一次罢了?至于绝情成这样吗?
没错,像李甲这样的人反过来还会责怪杜十娘太过绝情、小题大做。
如今的我们,则会叹息:杜十娘啊,你太傻太冲动, 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罪过惩罚你自己?
只是,对于杜十娘本人来说,当时她确实只有死路一条了。不只是她, 明明身体能活下来,却在精神上自觉看不到活路的人,都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她恨李甲负心,更恨自己有眼无珠看错人。她本来满心欢喜,以为终于能摆脱肮脏风尘地、获得自由身,从此过上正常的日子,却转手就被这“良人”转卖。她哪能遂了他的意?必须让他后悔莫及。但是她一个弱小女子,无力抗争,除了一死。
她恨自己命运多舛,在花柳地沦落多年,如同货物,身不由己。长久以来,她无比厌恶这样的日子,她对正常生活的渴求越强烈,当希望落空,心中的失望也就越大,大到变成了绝望。
人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杜十娘的悲剧,也是古代女子的悲剧。就拿同样作为文学名著的红楼梦来说,尤三姐被意中人轻视,绝望地一剑抹了自己脖子。还有西游记中,唐僧生母殷温娇在真相大白、家人团聚后,却独自寻了死。
这还只是书中的故事,却也是现实的映射,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所谓的贞洁烈妇以死来证明自己。
杜十娘在思想上也是一名贞洁烈妇,这样的人都有精神上的洁癖。 如果说之前沦落风尘是身不由已,是非她所愿,后来主动寻觅情郎、企图改变命运来逃脱火坑,则是她自主自发。
因此,当被她选中的李甲却轻易负了心,她感到的是命运对她的又一次作弄,也是她对自己后半生的否定,她既恨对方,却更觉得是自作自受。流连花柳地的公子哥,怎么会是良配?
面对命运的嘲弄,她愤恨又无力,她可以选择继续生活,只要违心地又一次屈从。但是,这次,她不打算再忍了。
为了证明自己精神上的贞洁,也是因为深深的绝望,更是看穿污浊人世,她选择了永远的离开。
杜十娘的自杀就是典型的 “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怎么说呢?明明是李甲有错在先,她又何必执迷不悟要自杀呢?她的内心深处可能这样想的 :毁掉李甲的最爱,让李甲痛苦不堪,就是对李甲最大的惩罚。可是她却忘了关键的一点就是:李甲把她卖给了另一个男人,李甲对她还有爱吗? 一个男人用1500两银子从李甲手里买走了杜十娘。
换做是我,宁肯死也不会把自己的爱人卖给别人。所以说:杜十娘的最大的悲哀就是她遇到的不是我。真正地爱一个人,就会对她十分眷恋,因此希望永不分离。一旦对方离去,就会感到痛彻心扉,摘心之痛有如敲骨吸髓一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甲是明朝万历二十年间太学院的太学生,他父亲官居布政使,李甲是家中长子。
有一天,李甲和同学柳遇春同游,在教坊司院内邂逅了风尘女子杜十娘。那杜十娘怎生模样,单见她:
以上一段见《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杜十娘十三岁落入青楼,今年十九岁。七年之中,很多王孙公子对她意乱情迷,为了她倾家荡产者不乏其人。当时酒桌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 “坐中若有杜十娘,斗莦之量饮千觞。 由此可见杜十娘的魅力和大家对她的痴迷与追捧。
俗话说得好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 李甲年少风流相貌俊俏;杜十娘花柳情怀,两个人就一见钟情了。李甲就一门心思放在了杜十娘身上了,他对杜十娘是百般温存,又出手阔绰,于是两人相互之间情投意合很快就难舍难分了。
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心,见李甲忠厚志诚,又对她十分有心,就提出要从良跟随李甲。但是李甲惧怕父亲反对,不敢应承。虽然如此,两人还是终日厮守享受鱼水之欢就象夫妻一般。两个人经常是山盟海誓、永不变心,真的是 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再说杜十娘的“妈妈”见女儿被李甲独占,别的富家巨室闻名而来,求见一次都不能。开始时李甲大把撒钱,妈妈还面带微笑,奉承不已。一年以后,李甲囊空如洗,出手羞涩,妈妈就开始怠慢他了。李甲父亲对儿子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也略有所闻,就来信谴责于他并催促他早日回家。但是,李甲迷恋十娘的美色,就一再拖延归期。
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就是说,两个人交往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有利益。利益没有了,关系自然而然就疏远了。
但是,人家杜十娘跟李甲不是图利益啊!人家是喜欢上了李甲这个人啊!所以,李甲没有钱了,十娘对他的态度始终如一。只是妈妈心中不爽了。李甲没有钱了,别人的钱十娘又不去挣了,老顾客十娘也都冷落了。妈妈就开始朝着李甲使脸子了。她忽而对李甲冷讽热嘲;忽而对李甲大声呵斥。最后对杜十娘也骂上了,而且用词尖酸刻薄,简直是不堪入耳。
杜十娘忍无可忍了,就跟妈妈辩驳起来。最后两人越说越激动,妈妈一怒之下,赌气同意要李甲给杜十娘赎身,并且只要三百两银子。 其实是杜妈妈气糊涂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了,脱口而出说要三百两。按照十娘的身价,至少值一千两以上。另外,她当时也觉得李甲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三百两。 所以说,说话要留三分;做事要有余地。
这样,晚上杜十娘就趁热打铁对李甲吹起了枕头风,让李甲想办法凑钱赎她出去。李甲就开始四处奔波借钱。 人们常说:“谈钱就伤感情;谈感情就伤钱。” 真是一点不假,李甲这一借钱,京城里的亲朋好友都得罪了,也没有借到钱,连个首付都凑不起来。十天过去了,李甲分文没有借到。杜十娘和李甲流泪以对。杜十娘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百五十两,叫李甲想办法解决另一半。李甲又开始了求爷爷告奶奶的借贷之路,又一次毫无所获。
就在李甲心灰意冷之际,同学柳遇春倾囊相授,借给他一百五十两。柳遇春对李甲耳提面命,说十娘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好女孩,她才貌双全而又情深意笃,衷心希望李甲和十娘能够白头到老,一生幸福。李甲表示感谢并承诺日后必然报答。柳遇春说,他之所以帮助李甲是因为被杜十娘之真 情感 动,并提醒李甲不可有负于十娘。
这样,李甲就带着柳遇春给他的一百五十两银子乐颠颠地去给十娘赎身。结果妈妈反悔不准,十娘就以死相逼。妈妈知道十娘是留不住了,就只好同意了让十娘随李甲离开。
十娘临走的时候,姐妹们都来给十娘送行。她们把十娘打扮的焕然一新、漂漂亮亮,有如新娘子一般。她们又大排筵席,和十娘关系好的都相聚一堂,吹弹歌舞,把酒言欢。第二天十娘告别了姐妹们,踏上了去李甲老家的行程。十娘的姐妹们都来送别,个个都赠送给十娘丰厚的礼物,装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箱子。十娘把箱子随身带着。十娘望着自己曾经生活过近十年的青楼,百感交集: “鲤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再不来。”我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要跟自己的挚爱成双成对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这就是十娘的内心世界。
然而,李甲却是顾虑重重不敢回家见父亲。十娘就建议先去苏杭住下,然后李甲自己回家,托家中有威望的老者出面向李甲父亲求情,得到父亲谅解以后,再接十娘正式过门。于是二人就去了苏杭。一路上,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十娘就拿出五十两银子给李甲,说是姐妹们所赠。
到了瓜州,二人心情舒畅就到船头饮酒谈心。结果坏事了。 有道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杜十娘的美艳惊倒四方。她的出现惊动临船的一位巨富公子,叫孙富。
孙富对杜十娘一见倾心、心荡神弛,苦于无法见面,却天公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雪。这样,风雪阻渡,开不了船了,大家就纷纷出来赏雪。孙富就用尽心机,终于和李甲坐到了一个酒桌上喝酒聊天了。
俗话说得好:“酒越喝关系越近;牌越打关系越远。” 这李甲和孙富两个人在一起越喝越近乎,就无话不谈了。孙富就套取了李甲的实情。孙富对李甲使用了“欲擒故纵”、“疏不间亲”等等手法骗取了李甲的信任,又撺掇李甲把十娘卖给他,出价是一千五百两白银。孙富是这样说的:“ 兄把十娘卖给我,拿回一千五百两白银,老爷子就认为你不是那种迷恋烟花、挥金如土、弃家荡产之人,而是可以克绍箕裘、肯堂肯构继承祖业之人。从而父母欣慰,家庭和睦,父慈子孝,何乐而不为之?” 就这样,李甲在孙富的反复蛊惑下同意了孙富的意见。
杜十娘得知李甲的决定,心如死灰。她让孙富先付了一千五百两白银,然后拿出自己的百宝箱,当着众多乘客的面打开了箱子。百宝箱里都有些什么宝贝呢?
第一层:翡翠明珰、瑶簪宝珥价值黄金数百两。
第二层:玉萧金管。
第三层:古玉紫金玩器,约值黄金数千两。
第四层:有一小匣子,里有夜明珠一大把,是祖母绿、猫儿眼、奇珍异宝见所未见,价值无法评估。
在围观众人的喝彩声中,杜十娘大把大把地把这些珠宝纷纷投入江中。李甲追悔莫及,抱着十娘恸哭不已。十娘丝毫不为之所动。
原来,杜十娘所藏不下百万,她为了将来一旦李甲的父母不容,自己也不嫁他人,准备自己在外安家和李甲一生一世的生活费用也已经足够。杜十娘一片苦心却不想李甲中道见弃,辜负了她的一片真心。杜十娘最后说:“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
李甲羞愧难当,且悔且哭,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却抱着宝箱,纵身跳下了江中。一瞬间,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汹涌,十娘杳无踪影,众人捞救不及。杜十娘绝情一跳,留下了 “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耳!” 一句伤心欲绝的遗言。
看到这里, 我私自认为:夫妻双方最好都不要藏私房钱,也不要考验对方。否则,杜十娘就是前车之鉴。双方坦诚相待,无有保留,简单明了多好?尽管我能经得起考验,也发自内心的瞧不起李甲,但是我从来都不去考验任何一个人。捅破那层“窗户纸”有什么意思?留点念想不是更好吗?
对于李甲,人们觉得他碌碌无为之蠢材,无足道哉。只是对于十娘,明珠美玉一般本该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风,却遇人不淑,被李甲所负。以致恩爱变作情仇,万种风情化作流水,实在可惜。正是:
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
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
杜十娘虽身为青楼女子,却是为生活所迫,厌恶欢场的寻欢作乐,内心依然渴望纯洁的爱情,她的心是炽热的,是一个重情重义,对感情执着而忠贞的烈性女子。而那个她寄予了全部希望的纨绔子弟李甲,自私而懦弱,贪恋的不过是她的美貌,她的钱财,不堪 社会 的压力,竟为了钱财把她转让给他人。她看透了李甲的丑恶嘴脸和真实的面目,也为自己看错了人而伤心欲绝,对这个 社会 没有她的一席容身之地而深感绝望,即使有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无法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她不愿意原谅李甲,也不愿意再没有尊严的活着,所以她用死捍卫尊严,表达内心对人,对当时封建 社会 世道的绝望,让一江春水洗刷她的灵魂,归还她的清白。
在船上,杜十娘其实已经是进退两难。多重打击之下,只能是绝望跳江。
杜十娘离开了青楼就绝对自由了?非也。在那个年代,谁出面赎她,谁就是她的主人。
杜十娘可以给自己赎身?非也。必须有一户人家或者某个男人出面赎身,否则她出去了也没有合法的身份。
故事梗概
京师名妓杜十娘早就有从良的想法,为了保障以后的生活,她把平时积累的钱财存在了一个箱子里,这就是她的“百宝箱”。
为了考验男朋友,杜十娘隐瞒自己富有的事实,让李甲想办法借贷给自己赎身。经一番折腾,男朋友终于凑齐银子带着杜十娘离开。但这个李甲是一个软弱、自私的人,他一边舍不得杜十娘,一边又害怕来自于家庭和 社会 的压力。最终,坐船过江时,在富家子弟孙富的劝说下,李甲把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把杜十娘转让给了孙富。
看清李甲真面目后,杜十娘打开百宝箱,把所存金银财宝一批批的扔到江里。看到杜十娘居然是个富婆,李甲当即后悔求原谅,但杜十娘已死心,最后抱着百宝箱跳江。
杜十娘遭受的打击
01[男朋友居然会出卖自己] 李甲是杜十娘最信任的人。为了这个书生,她破釜沉舟自绝后路,甚至连赎身的银子也是她自掏腰包出了一半。杜十娘满心欢喜,以为即将脱离苦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到头来,她还是被这个男朋友无情的出卖了。
02[辛辛苦苦居然验不出男朋友真心] 杜十娘并不是脑子发热一时冲动。为了确保她看人没走眼,杜十娘多翻考验李甲之后,才放心的跟着离开。可没想到,她之前的努力没试出男朋友真心,反而是路遇的富家子弟孙富一顿酒菜加上区区一千两,就让李甲原形毕露。
03[再有钱也无力改变自己命运] 李甲一边是很喜欢杜十娘,一边是害怕家里不接受、害怕来自 社会 的议论。所以他嘴里说喜欢,可潜意识里还是嫌弃杜十娘,所以后来孙富要拿一千两买女朋友的时候,李甲如释重负……甚至还催着杜十娘快点。
杜十娘彻底绝望,哪怕自己再有钱,也改变不了她被歧视的命运。
为什么说杜十娘进退两难
赎身之后,杜十娘名义上就是李甲的人了,李甲是娶她或是卖了她,都由不得杜十娘做主。这就是青楼女子必须接受的现实,除了被人歧视,她们还得看主人脸色。正因为如此,杜十娘之前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富有,三番五次的考验李甲,怕的就是赎身之后被男人抛弃。你有钱归有钱,但名分上你还是别人的奴役。
被李甲转让给孙富之后,杜十娘进就是跟着孙富,退就是回到青楼(其实想退也由不得她了),这两者都是她极力排斥的。激愤之下,杜十娘只得以死来表达不满。
杜十娘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01[不思进取的男人不可靠] 李甲是一名在国子监读书的书生,可读着读着就读到青楼里去了,后来索性在那里住下了。这哪里还像一个书生的样子,简直比市井那些混混还要过分了。李甲读书没读出什么名堂,挣钱养家更没什么本事,他只会挥霍家里的钱,甚至没钱了的时候还得厚着脸皮靠杜十娘资助。用今天的话来说,李甲就是传说中的“吃软饭的”,可杜十娘却看上了他。
02[爱哭鼻子的男人不可靠] 李甲非常软弱,遇事动不动就哭。父亲不同意他找青楼女子,他哭着向杜十娘诉说;青楼老板给他十天时间凑三百两赎银,李甲听了之后没有想怎么做,反而一直哭。直到杜十娘说找亲戚朋友借,他才动身出去找人借;钱借不到,他干脆躲进了朋友家蹭吃蹭喝,一呆就是五六天。最后还是杜十娘派去的丫鬟揪着耳朵才给拉回来的;见了杜十娘之后,李甲又开始哭了起来……
03[无主见的男人不可靠] 李甲不仅软弱自私,而且很没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第一次借钱,朋友说青楼女子不可靠,李甲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呆在朋友那里几天,全然不顾杜十娘等着他着急。坐船遇到对杜十娘有企图的孙富,人家说了青楼女子不能娶,李甲又开始觉得别人有理,于是嫌弃杜十娘。
为什么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自杀,也不选择原谅李甲呐?
因为李甲做了一件让人无法原谅的事。
话说进京赶考的李甲,被青楼花魁杜十娘的美貌才情倾倒,为见上杜十娘一面,千金散尽不足惜。
杜十娘,才情美貌绝色美女,名动京城闻天下,冰清玉洁,尚未接客,在古时真是价值千金,富贾官员求之无数,只能喝茶谈诗听乐曲,而杜十娘,外表美心里更洁,一心想出离这个醉生梦死的风花雪月场所,暗自存攒钱财,准备为自己赎身。
书生意气的李甲,文质彬彬,一心用情,不惜钱财,感动了杜十娘。日久生情,杜十娘与他身心相许,不知妒恨了多少达官贵人。而杜十娘的梦想就是有情有义的李甲成为她的终身伴侣。
两人恩爱无比,信誓旦旦,困顿的李甲几经周折,终于在朋友的帮助和十娘的自助下,获得自由,双双对对赶往回家的路。
在回家途中,回到现实世界的他,想到面临父母的责罚,内心无底,在严酷的世俗道德面前,内心充满了忧虑,虽然和杜十娘商量了一个应对之策,他的内心还是不安的。最后在坏人的挑唆下,彻底打破他脆弱的心灵,违心的做出了卖掉杜十娘的举动。
而杜十娘,自从她踏入青楼的那一刻起,她无时无刻不是忧虑的,因为她的周围大都是薄情寡义,寡廉鲜耻之人,而她内心的洁傲,却与身处环境不相容,她不想卖欢强笑,她多么梦想获得自由,过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遇见李甲,从他身上看到希望,到和他在一起,赎身回家的过程,以及她对李甲的考验,无时不在清醒的忧虑之中。在和李甲双双回家的途中,可以说忧虑虽在,希望却越来越大,因为前面的大的障碍都过去了,只剩下父母家庭这一关了。她也深深的爱着李甲,极尽女性的温柔体贴,当她发现李甲“情绪不对”的时候,不断安慰。李甲无法相瞒,对她说出了卖她的实情的时候,她既震惊又绝望。仿佛她所有的忧虑挂怀都消逝了!一切又仿佛都在预料之中。这个消息,告知她,先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一切抗争都徒劳,她仍然成了被人交易的物品。无形之中已经被杀了!
虽然改变不了事实,她还念和李甲恩爱一场,念及他花费的银子,现在都可以还给他了,从此恩怨两清了,其实她这么做已经原谅他了!她以死明志,是不原谅自己。
所以,她异常冷静,梳妆打扮,等待李甲得到孙富交给他的卖身银子,才在众人面前,拿出自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抛洒财宝,最后怒沉江水,完成最后的抗争。
对李甲,杜十娘已经仁至义尽了!不是她不原谅李甲,是李甲自己没有那个福分了。
这篇小说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 社会 对她欺骗压榨所造成的。
这篇小说从整体结构来看,确实是不错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着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
杜十娘是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她将全部希冀寄托于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恶棍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痛斥李甲“相信不深,惑于浮义”,愤慨自己“中道见弃”,更痛心她想过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于是“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不惜以一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封建恶势力的反抗。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宝物一件件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十娘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使我们进一步看出她性格的刚强与坚定,同时,也表达了封建 社会 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女性,对自己痛苦不堪的悲惨命运的反抗精神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宁死不屈的捍卫自己的初心,维护女人的尊严。保全了一个女人的风骨跟硬气!
杜十娘此举确实是,使得活着的人感受到痛心,让自身的灵魂死得伟大!
红女子攀高枝是应得的结果,假若去与一贫穷男子结一姻缘肯定是不样的世界,但也不能携那百宝箱啊。
李甲为什么亲十两
贪图美貌和肉体。
李甲是江南的富家子弟,他贪恋杜十娘的美貌和肉体,两人每天腻在一起,半年多就花光了盘缠,不得已变卖自己的古玉,李甲的银钱越少,杜十娘的心头越热,她相信李甲是真爱她的。
李甲和十两出自于电影《花魁杜十娘》,是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及香港寰宇娱乐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