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裴"这个字在姓氏里面怎么读
- 2、裴读音 裴读音是什么
- 3、裴怎么读
- 4、“裴”怎么读?
- 5、裴字怎么读 裴念啥
"裴"这个字在姓氏里面怎么读
"裴"这个字在姓氏里面拼音为【péi】。
解释:作姓氏用。
笔画
组词
裴徊 裴航云英 裴宽瘗鹿 事裴成锦 裴坦家法
扩展资料
裴徊 [ péi huái ]
1.亦作“裵徊”。回环。
2.同“裴回”。
裴航云英 [ péi háng yún yīng ]
传说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买舟还都。
裴宽瘗鹿 [ péi kuān yì lù ]
裴宽瘗鹿指为官清廉。
事裴成锦 [ shì péi chéng jǐn ]
表述一个人的,事业成绩裴然,成就锦上添花。
裴坦家法 [ péi tǎn jiā fǎ ]
指裴坦节约崇俭的家规。
裴读音 裴读音是什么
1、裴,读作:péi。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为伯益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颛顼的玄孙伯益之后飞廉有一个裔孙非子,非子的支孙秦后子被晋平公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山西省临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2、先秦时期,裴姓最初活动在陕晋地区。进入秦汉以后,裴姓向东迁移进入河北、辽宁。自陕西南下进入四川。南北朝时,裴姓已经进入湖北,长江的北岸。唐、宋时期,裴姓已经全面南挺,首先定居江西,随后进入浙江。到明朝时,裴姓已经分布于大江南北。
裴怎么读
简体:裴 。拼音:péi。
繁体字:裴。
解释:从衣,非声。本义:长衣下垂的样子。
笔画数:14 。
部首笔画:6。
部首:衣 。
造字法:形声。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五行:木。
五笔86: DJDE 。
裴子造句
1、一枕南柯梦,裴子玉一觉醒来,只想说“呵呵”。
2、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
3、对于这些卖*的乞求,裴子明不屑一顾,概予回绝。
4、谁知他话未说完,却见眼前寒光一闪,裴子书手腕翻转,那柄欧子仙师剑倒转锋芒,飙发电举,径直刺入他腹腔内,直没了剑身为止。
5、那是我记忆中最后一个清晰的画面,恍惚中,我仿佛看见我们一起度过的第一天清晨,我傻傻地抱着被子,裴子煜凑过来拽住了我的被角,嘴角还噙着一抹笑。 这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闹剧啊,我大笑,眼泪却疯狂地涌出来。
“裴”怎么读?
读音:【Péi】
用法:常做姓氏,裴姓。
一、裴姓
2.解释: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为伯益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原字为上非下邑)(山西省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来源:
源于嬴姓:为伯益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原字为上非下邑)(山西省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源于周朝秦国:以城邑为姓,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秦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为侯爵,并被封为裴乡(今山西省闻喜县的裴城)的首领,称裴乡侯,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世子孙便已封邑为姓,称裴姓。
源于春秋:晋国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晋平公将颛顼的一个裔孙封到裴中(今陕西省岐山县北)那个地方做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代遂以"裴"为姓,称裴姓。
裴字怎么读 裴念啥
1、裴,读作:péi。
2、形声。从衣,非声。本义:长衣下垂的样子。
3、部外笔画:8。
4、五笔86:DJDE。
5、五笔98:HDHE。
6、仓颉:LYYHV。
7、笔顺编号:21112111413534。
8、四角号码:11732。
9、Unicode:CJK统一汉字 U 88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