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的意思?
人的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勤奋学习积累的;有才能的人是靠努力积累得来的,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远大的目标才能实现。天才出自勤奋,如果你为勤奋做事,那就一定有成功的希望。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是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名言。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扩展资料:
华罗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就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儿,踏踏实实地走着每一步。靠着一张初中文凭,华罗庚走向了数学巅峰。
因病左腿残疾后,华罗庚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华罗庚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罗庚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是谁写的?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
意思是一个人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有了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丰富积累,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才能获得成功。
相关信息: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谁写的?
引用自: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意思是一个人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有了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丰富积累,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才能获得成功。
华罗庚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华罗庚勤奋的故事也有很多。在他小的时候,因为家境不好,于是初中毕业因交不起学费便辍学在家。
辍学后的他对数学格外热爱,五年之内,自学成才,他将高中到大学的基本数学课程都学会了。可是学习资料太少,在他手里只有一本关于几何和关于代数的书,另有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微积分。
在辍学期间,他一边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忙打理,一边在空余时间学习数学,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可见他对数学的痴迷。
白天,他在店里帮助父亲招呼客人,顾客来了便招待一下。顾客走了,他再次埋头苦读或做练习。
有时候实在是太专注,客人来了他也不知道。日子一长,父亲便很生气,于是把他的练习或草稿撕烂扔到大街上或是扔进火炉烧掉。每当这个时候,华罗庚就拼命护着自己的宝贝,不让父亲抢走。
在邻居还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他已经点着油灯在学习了。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出去乘凉,他却躲在屋子里喂蚊子,只因对数学太痴迷。在寒冷的冬天,他把砚台放在脚边,一边磨墨一边做练习。每到了逢年过节,他都不去走访亲戚,只会在家里埋头看书。勤奋到了这样的地步也是一种境界。
华罗庚的太过专注与勤奋常常不被人理解,但是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越不被人理解就越要坚持。他承受的磨难比常人多得多,也正是这样能吃苦的精神使他成为天才数学家。
扩展资料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