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二战的导火线及背景?
-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3、二战爆发导火线是什么
- 4、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什么
- 5、二战导火索是什么事件
二战的导火线及背景?
二战导火线: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务委员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背景:苏联是红色帝国,和英法在意识形态上格格不入,敌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苏联确实也瞧不起英法(帝国主义国家)。双方互为敌视(毕竟之前的英法苏结盟也没谈拢)。巧的是,英法也看不上德国(没人权的法西斯国家),德国也看不起英法(帝国主义混蛋)。然而,希特勒看到英法和苏联结盟失败,变主动拉拢苏联。因为希特勒早已决定实施“白色计划”,拿波兰开刀,英、法绥靖政策,德国占领捷克连管都不管,自己进入莱茵兰非武装区,法国人武装到牙齿,仅仅是喊了几声而已。所以希特勒觉得英法不足为惧,认为还是要避免苏联参与其中,才是上策。可是但可是,签订条约却是斯大林提出来的,希特勒特别高兴,痛快答应了。因为斯大林知道,现在如果德国打过来,自己不能阻挡,自己刚杀了八成的军官啊,所以适时地必须要拉拢德国。
条约中有诸多关于军事上的协定,比如“其中一方与第三方交战,另一方不得给予第三方任何的支持。”其中还有秘密议约,苏德两国依此条约,瓜分了波兰。
接下来,苏军和德军就是同志了,德军和苏军就是盟友了。
这两个国家一旦结盟,德国免去了后顾之忧,希特勒可以放心的吃掉波兰大部分土地,以及攻打法国,继而拿下英国(拿下英国是臆想,没实现......),再扭头对付苏联这所摇摇欲坠的破房子。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为盟友。1939年9月1日,德国不宣而战,德军闪击波兰,波兰对德宣战。1939年9月3日,英、法因为是波兰的盟友,所以也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西线开始了长达半年的静坐战。而1939年9月17日,苏联军队跨过苏波国境线,同样不宣而战,对波兰发起了猛烈进攻,苏联的理由是保护波兰境内的少数民族(无耻啊)。苏德两国,一东一西,瓜分了整个波兰,苏联拿了较大的东部,德国拿了稍小的西部。
英法为了看到苏联和德国再度开战,选择牺牲波兰,开始静坐战。但是苏德是盟友啊,所以德国调转枪口,进攻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法兰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凡尔赛和约,主要是德国突袭波兰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凡尔赛和约,主要是德国突袭波兰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二战爆发导火线是什么
二战爆发导火线:1939年德国撕毁联合国制定的协议,发动闪电战突袭波兰,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战火,同年十月法国遭到攻击,希特勒跟意大利、日本、形成军事联盟,即为协约国,1941年1月德国把战火烧到英伦三岛,英国对德宣战。
同年七月十五号,日本法西斯轰炸了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宣布对德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1942年苏联、英国、中国、美国、成为同盟国,第二次世界战争进入高峰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扩展资料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这次战争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消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
第二,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法西斯在战争中大肆屠杀无辜居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战争打败了法西斯,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得人心。
第三,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战争彻底打垮了德、意、日帝国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崩溃;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力量得到壮大,为争取民族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战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战后,中国等亚洲和欧洲一系列国家,在共产党领导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和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五,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需的科学技术战后用于和平事业,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战导火索是什么事件
一般认为二战没有直接的导火索,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是二战的正式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以,希特勒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入侵波兰视为二战的导火线。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改变整个战争格局的三大战役: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摆脱了前期的劣势,转入攻势,战场自此开始向苏军有利方向发展。
2、阿拉曼战役:英军击溃了北非德意联军,从此全面转守为攻,攻克突尼斯,全歼了北非德意联军,登陆意大利,展开了战略反攻。
3、中途岛海战: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美太平洋舰队一举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粉碎了日军南进计划,从此在太平洋战场开始逐步展开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