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二甲胺结构式
- 2、二甲胺简介
- 3、ch3nhch3是什么化学名称?
二甲胺结构式
二甲胺结构式为CH3NHCH3。
二甲胺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2H7N,为无色气体或液体,高浓度或压缩液化时,具有强烈的令人不愉快的氨臭,浓度极低时有鱼油的恶臭。用作生产药物、染料、农药、皮革去毛剂、橡胶硫化促进剂、火箭推进剂等。
二甲胺主要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皮革去毛剂、医药、农药、纺织工业溶剂、染料、炸药、推进剂及二甲肼、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中间体的原料。其中二甲基甲酰胺生产消耗的二甲胺占总消耗量的44.7%,农药生产消耗占38.9%,医药等生产消耗占16.4%。
二甲胺是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可以制备杀菌剂福美双、福美甲胂、福美锌、福美镍、福美砷、退菌特、二甲嘧酚;杀虫剂抗蚜威、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螟铃畏;除草剂绿麦隆、异丙隆、环嗪酮、氟草隆等。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单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二甲胺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标编号 4 CAS号 5 中文名称 6 英文名称 7 分子式 8 外观与性状 9 分子量 10 蒸汽压 11 闪点 12 熔点 13 沸点 14 溶解性 15 密度 16 稳定性 17 危险性
17.1 爆炸极限 17.2 引燃温度 17.3 燃烧热 17.4 危险标记
18 主要用途 19 健康危害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1 实验室监测方法 22 环境标准: 23 泄漏应急处理 24 防护措施 25 急救措施 26 二甲胺溶液
26.1 闪点
1 拼音
èr jiǎ àn
2 英文参考
dimethylamine
3 国标编号
21044
4 CAS号
124403
5 中文名称
二甲胺
6 英文名称
dimethylamine
7 分子式
C2H7N;(CH3)2NH
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浓时有氨味,稀时有烂鱼味
9 分子量
45.08
10 蒸汽压
202.65kPa/10℃
11 闪点
17.8℃
12 熔点
92.2℃
13 沸点
6.9℃
14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1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68;相对密度(空气1)1.55
16 稳定性
稳定
17 危险性
二甲胺(无水) 为易燃气体,遇火星、高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钢瓶和附件损坏会引起爆炸。
17.1 爆炸极限
2.8%14.4%,
17.2 引燃温度
400℃,
17.3 燃烧热
1741.8kJ/mol。
17.4 危险标记
4(易燃气体)
18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及沉淀氢氧化锌等
19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 *** 作用。液态二甲胺接触皮肤可引起坏死,眼睛接触可引起角膜损伤、混浊。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16mg/kg(小鼠经口);0.698g/kg(大鼠经口);LC508354mg/m3,6小时(大鼠吸入)
*** 性:家兔经眼:50mg(5分种),眼睛 *** 。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50μg/m3。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500μmol/L。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21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22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前苏联(1977)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005mg/m3(最大值,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嗅觉阈浓度 165mg/m3 23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24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25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26 二甲胺溶液
二甲胺溶液为中闪点液体,有异臭,浓时如氨味;易燃,受热极易气化,同时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时,成为爆炸性气体,遇火种易爆炸;蒸汽有毒,水溶液呈堿性,有腐蚀性。一般市售的二甲胺溶液为30%、40%的水溶液
26.1 闪点
ch3nhch3是什么化学名称?
ch3nhch3,其化学名称是二甲胺。
二甲胺是无色气体或液体,高浓度或压缩液化时,具有强烈的令人不愉快的氨臭,浓度极低时有鱼油的恶臭。是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的合成中是经常使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