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中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也可细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
在各温度带中,寒温带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2%。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为高寒气候,占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余占国土总面积的72.1%的地区属于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因此,中国以温暖气候为主。
扩展资料: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中国跨纬度广,热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温度带
壁内温度分布示意图怎么画
<strong>壁内温度分布示意图画法:</strong>
1. 画出一维稳态导热过程中,三层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曲线。已知,各层厚度相等,导热系数λ1λ2λ3, t1t2
2. 平壁中的导热为一维稳态导热,其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t)=λ0(1+bt),试着画出系数b为正或者负或者零三种情况下的温度分布曲线。
3. 画出平壁内稳定导热时,下面三种情况下的温度分布曲线,并用导热基本定律说明其原因。
(1) 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
(2) 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少;
(3) 导热系数不随温度变化。
4. 热流方向上的面积变化 A=f(x) =const,=const,请说明温度分布情况
地理气温曲线图怎么画
地理课上有标准。等温线——温度相等的区域画一圈,不同气温画不同的线条标注温度,曲线图要标上纬度。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分布图)
(1)如果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包括表示地势高的冬季陆地或夏季海洋有寒流经过)
(2)如果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还表示地势低的夏季陆地或冬季海洋有暖流经过)
(3)如果是面积大的海洋气温,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地区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4)如果受地形影响形成有暖热或寒冷中心,等温线呈闭合曲线。
如果你问的是简单的气候气温曲线图,可以参考气象台网气温走向图。如下图——
(截图来自天气网,仅供参考)
地球内部整体各圈层温度分布曲线
地球内部的热导率并非常数,它与介质物理性质、构造状态和深度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复杂。有人试图用解传导方程的办法来求取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但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普端斯(PressF.)和安德森(Anderson D.L.)等人依据高压下铁熔融试验曲线及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进行推断,即利用某些在确定深度发生的现象来得到温度曲线上的一些控制点(Press et al.,1974),并求得了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图8-10)。由图可见:
(1)在地下约100km深度处为地幔软流层的顶部,物质开始局部熔融。这里的温度等于玄武岩的熔点,即T≈1100~1300℃。
图8-10 普端斯和西弗尔推断的地球内部温度分布
(2)在300km下,地震观测表明此处完全是固体,故可由实验室测得的相应物质的熔点曲线作为该区间温度分布的上限,T≈1500℃(橄榄石→尖晶石)。
(3)在700km深处,地震波速度变化急剧,相当于一种矿物的相变,T≈1900℃(尖晶石→钙钛矿结构)。
(4)在2900km深处(核-幔边界),温度必须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以下,而在铁的熔点之上,T≈3700℃。
(5)在内、外核边界,温度为铁的熔点,即在深度约5100km时,T≈4300℃。
(6)在地心,即6370km处,T≈4500℃。根据这些控制点的温度值,则可得出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的大致曲线(图8-10)。
斯梅斯洛夫等人(A.A.CMbICJIOBИдp.,1979)汇总了全球著名地热学家对地球内部温度的推断结果(图8-11)。由图可见,大部分曲线表明地球内部的温度一直到地核中部,都具有持续增加的特点,如曲线3、7、8所示。曲线4及曲线9表示在地核上界以上温度不断增加,而在其以下温度不变。留比莫娃根据地核实际上不含放射性元素及其高热导性质则认为,地核的温度是恒定的,但具有较高值,约为4000℃。
matlab导入数据画温度分布图
准备数据文件和导入数据等。
1、准备数据文件,将温度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每行代表一个观测点,每列代表一个时间点,数据可以使用Excel或其他软件生成,然后保存为txt格式。
2、导入数据,在MATLAB中使用load命令导入数据,数据文件名为temperature.txt,可以使用以命令导入数据。
3、绘制温度分布图,使用MATLAB中的surf函数绘制温度分布图,以下代码使用第一列作为X轴,第一行作为Y轴,数据矩阵的其余部分作为Z轴。
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什么特点
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般用等温线的分布来表示。
下图是世界平均温度的分布图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这是因为低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北北半球平直。
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原因是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度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度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