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罗斯福夫人的简介
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夫人:安娜.埃莉诺·罗斯福。以下是这位“罗斯福夫人”的相关资料:
埃莉诺·罗斯福(1884—1962)联合国外交家,人道主义者,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当时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妇女之一。她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兰求学。1905年与其远房堂兄富兰克林结婚。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后,杜鲁门总统任命她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她对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和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190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安娜结婚。结婚当时的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还在任职期间,总统亲自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因为安娜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他们婚后共有五子一女。
罗斯福夫人的简历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传统的白宫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载入历史史册的。埃莉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关键因素之一是她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婚姻关系。
主要事迹
协助丈夫
自从1905年与富兰克林结为夫妻后,埃莉诺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富兰克林逐渐向政治权力巅峰努力期间,她对政治也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对此,她说:“我总是从我应该做些什么这个角度来考虑一切事情,而很少根据我的个人愿望。因此,我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妻子的义务就是要与她丈夫的兴趣爱好保持一致,不管丈夫喜欢的是政治、书籍或某一种菜肴。” 因此,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埃莉诺全力支持丈夫的一切活动。1910年,她支持丈夫竞选成功,当选为纽约州达奇斯县的参议员,丈夫的胜利促使埃莉诺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加深。通过参加更多的政治活动,埃莉诺逐渐学会了正确评价各种各样的人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渐渐懂得政治是如何真正起作用的。同时,这些活动丰富了埃莉诺的头脑,使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促使她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1912年,埃莉诺第一次参加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使她对政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年,富兰克林由于帮助威尔逊竞选成功而被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此时,埃莉诺认为自己更应该助丈夫一臂之力,当好他政治上的助手。
突破传统角色
1905年—1918年:初涉政坛时期
在表面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很完美的,一个主外——从事政治;一个主内——协助丈夫,夫唱妇随,可谓珠联璧合。尽管这样,他们的婚姻还是出了问题。1918年,埃莉诺发现丈夫爱上了一个名叫露茜·佩吉·梅瑟的女人,当时她极为震惊,感到心灰意冷。婚姻出现危机主要由于他们的性格不同。富兰克林自信、有魅力和社交能力;而埃莉诺则真诚、正直,讲原则、讲理想。这些品格当初使他们相亲相爱,结合在一起,而如今,这些品格已经蜕变成他们冲突的根源。但他们都不会为对方改变自己,所以经过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之后,他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露茜事件极大地打击了埃莉诺做妻子的自尊心,她突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她说:“此时此刻,我的整个世界翻了个底朝天,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地面对自己,面对我周围的一切,面对我的世界。”这个事件使得罗斯福夫妇的亲密夫妻关系从此结束,而被政治上和事业上的合作关系所取代。对此,他们的儿子吉米·罗斯福评价道:“为了社会地位、孩子和未来,他们同意继续他们的婚姻,但是作为事业合作伙伴,而不是丈夫和妻子。”[他们的婚姻继续着,但对埃莉诺来说,这是一条崭新的路,这意味着她得到了某种解脱,再也不用一味地迎合富兰克林的需要了,她可以将宝贵的精力投入自己所感兴趣的事业之中,而不是局限于丈夫的政治活动范围之内。
这是埃莉诺初涉政坛的时期。在婚姻危机之前,虽然她已开始参与政治,但她从来没有从中获得满足,而且那时她无法突破一个年轻妻子的传统角色,无法摆脱习惯势力和丈夫对她的约束。自从发现丈夫的婚外情后,她就可以同他建立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伙伴关系,自由地追求新的成功之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逐渐放弃过去并获得自信的过程,一个逐渐与丈夫建立起平等的政治伙伴关系,同时拥有自己政治事业的过程。
默契伙伴
1919年—1932年:奋勇登攀时期
虽然埃莉诺与富兰克林在性格上差别很大,但他们却是一对配合默契的政治伙伴。婚姻危机过后,他们依然在为政治事业奔波。1920年,埃莉诺参加了富兰克林竞选副总统的活动。在竞选中,她在许多问题上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敏锐性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她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政治才干使舆论界和政界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天有不测风云,富兰克林在1921年患上了脊髓炎,并一度陷入了绝望。对埃莉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她知道,惟一能让丈夫振作起来的办法就是让他继续留在政坛,因为他是决不会甘心在有生之年过默默无闻的生活的。而且她认为,政治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头脑、智慧、口才、应变之术、治国之道,身体则在其次。由于丈夫的疾病,埃莉诺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她与他的关系更密切了,先是作为他的护理人,后来又作为他政治上的代言人,代替他到各地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作为民主党的一员,埃莉诺参加了民主党州委员会妇女部的工作,于1922年春天发表了她的第一个政治性演讲。1924年,埃莉诺作为民主党妇女部的负责人参加了艾尔弗雷德·史密斯竞选纽约州州长的活动。她在竞选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和管理才能给职业政治家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史密斯想借助她的力量为1928年总统竞选助选。这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使埃莉诺在丈夫接受民主党纽约州州长提名时,比她丈夫在民主党内更有影响力。对这一段经历,埃莉诺后来回忆说:“我丈夫的疾病迫使我最终要自力更生,这个病使我对于他的、我的和孩子们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变化。” 埃莉诺把1921年到1922年间的那个冬季描绘为对她生命的最严重的考验,她经受住了考验,并逐渐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新星。1928年,富兰克林在埃莉诺的帮助下当选为纽约州州长。从富兰克林瘫痪到当选为纽约州州长的7年里,埃莉诺的政治贡献和出色的组织才能使她成了纽约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她的务实精神在民主党内及妇女政治组织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纽约时报》对她的影响大肆宣扬,称她是“具有政治头脑和号召力的女人”。
大王叫自己的妻子什么?
大王的妻子叫什么名字
20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曾经采访过哈伍德教授,因表现出色,被派去采访著名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并得到了“走向生活”的启示,写了一篇名字为《走向生活》的文章。
2、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曾赢得美国民众长达7周的高支持率,创下历史记录。
3、埃莉诺·罗斯福 埃莉诺·罗斯福(1884—1962)联合国外交家,人道主义者,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当时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妇女之一。她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曾在英格兰求学。1905年与其远房堂兄富兰克林结婚。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后,杜鲁门总统任命她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她对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和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罗斯福夫人的小故事
圣诞老人的故乡
芬兰北极圈以北的地方称为拉普兰(Lapland),由于交通方便,这里成为旅客观赏白夜(永昼)和北极光美景的胜地。拉普兰首府罗宛基米被称为圣诞老人的故乡,你可在这里试试搭乘“驯鹿雪撬”的感觉!当地人还会扮成精灵和圣诞老人一起迎接您的到来。
历史上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芬兰和前苏联于1927年确定以拉普兰省“耳朵山”为两国通往北冰洋的国界线。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从中获得灵感。他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
而圣诞老人的新居北极村则是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来访的启示下所建。二战结束后,罗斯福夫人访问芬兰,前往北部拉普兰首府罗宛基米市参观。主人为供罗斯福夫人驻足领略极地景物,在北极圈这点上,修建了一个面积不过十平方米的小木屋。罗斯福夫人对此颇感兴趣,这小小木屋就是北极村的雏形。芬兰人由此开始建设北极村,设立了标有极圈位置的地图标志板,并陆续建成了售极地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和专门受理圣诞老人邮件的邮政点。另外,在北极村这个小镇的镇口、树起北极圈纪念牌。北极村有许多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夏季,你可以观赏难以忘怀的午夜太阳;冬季,你可以在昼夜不见太阳的空中看到世上罕见的北极光。从此,这里就成了圣诞老人新的故乡。
罗斯福夫人的名言
当你停止奉献,必然也开始凋零。
没有你的承认,无人能使你自卑。
你一定要去做不能做的事。
罗斯福夫人的文章
共享读书乐趣
我从不曾忘掉看书的习惯。我认为,如果你在年轻时养成这习惯,你就会体验到文字是多么重要的东西。今日,分散孩子们注意力的事物太多了:电视、电影、收音机。
有一件事情我感到很有意思,有一天,我的一个男孩对我说:“我希望我看书的速度能够快一点。”我同意道,“真的,我也这么盼望。”他答道:“啊,你看书要比我快一倍。”也许最近他看的书不够多,否则,我相信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念得快起来的。
但是,这指出一个理由:为什么许多孩子们读的书不多?他们不能读得很快。我想,我们应该给他们各种机会,让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如何更快地把他们所读的吸收进去。
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能够领会好书的习惯,这一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著,看着它,别把它丢掉。
我们之中太少人真正地把我......
大王叫老婆什么
古代蒙古大王的妻子叫斡儿朵。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并同时册立数位皇后。她们分居在四个斡儿朵(原意为毡帐,后指宫室)中。每个斡儿朵排名第一位的,既是该斡儿朵的首领,其余后妃按实际地位排名。所有后妃中,又以第一斡儿朵的正妻孛儿帖地位最高。第一斡儿朵:孛儿帖皇后(諡为‘光献翼圣皇后’);忽鲁伦皇后;阔里桀担皇后;脱忽思皇后;帖木伦皇后;亦怜真八剌皇后;不颜忽秃皇后;忽胜海妃子。第二斡儿朵:忽兰皇后;古儿别速皇后(又称为‘哈儿八真皇后’或乃蛮部落‘太阳汗妃’,名叫璧,是漠北第一美人);亦乞列真皇后;脱忽思皇后(与第一斡儿朵第四人同名);也真妃子;也里忽秃妃子;察真妃子;哈剌真妃子。第三斡儿朵:也遂皇后;也速干皇后;忽鲁哈剌皇后;阿失仑皇后;秃儿哈剌皇后;察合皇后(名叫李嵬名,又称为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阿昔迷失皇后;完者忽都皇后。第四斡儿朵:公主皇后(金国之岐国公主,完颜永济第四女);合答安皇后;斡者忽思皇后;燕里皇后;有秃该妃子;完者妃子;金莲妃子;完者台妃子;奴伦妃子;卯真妃子。
战国时期大王怎么叫自己老婆
战国时期只有大国君主才能称为大王,大王有很多老婆,正妻(指的是大贵族出身的女子)被称为王后,其她的小老婆(指出身小门小户的女子)被称为“姬”。如秦始皇的生母来自赵国妓户,被称为赵姬。
大王的老婆叫什么
压寨夫人
大王的老婆应该称呼为什么
娘娘啊
大王的夫人叫什么
战国时期只有大国君主才能称为大王,大王有很多老婆,正妻(指的是大贵族出身的女子)被称为王后,其她的小老婆(指出身小门小户的女子)被称为“姬”。如秦始皇的生母来自赵国妓户,被称为赵姬。
古代蒙古大王的妻子叫什么
你要知道,内蒙的独立是由于苏联的压力才能成功的,目前虽然苏联解体了,但这种沉重的历史包袱想想都知道由谁来背.问题是目前中俄两国和则两利,斗则具伤.那就便宜山姆大叔啦!比之收复故土,这更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再加上蒙古人的倔强,恐怕不会承认自汉朝就开始的民族融合.更不会因为元庭的统治中心在中原而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虽然这是事实].而这样如果提出归并,那跟蒙古不战亡国几乎是化等号的.你觉得以蒙古人纵横亚欧大陆的傲劲,可能吗
在国际上看,中国已经是一个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泱泱大国,还有数百万海疆.一但蒙古回归.不等于又加了诺大一块土地.哪个国家见了能宽心都得给你使绊子.中国是绝对受不了的!
在国内,内蒙的顾虑也是要考量的!外蒙回归,中国就额外多了个牛羊肉生产基地,可这不就分薄了内蒙利益!对咱来说,当然还是内蒙亲些!自然得照顾到了!
林林总总,原因很多,也希望渺茫!我们只能希望把现在的领土看住,建好.有朝一日再重整旧山河,朝天阙!
为什么我有十四个老婆,他们都叫我大王
你希望自己被宠爱被重视,可是你又没有那么多的自信,你是对自己哪方面不够肯定吗?
石油大王中国第四任妻子叫什么
在中国,石油公司都是国家的。中国没有石油大王。。。
石油大王哈默的妻子是杰克逊的女儿哈达苏
皇帝对妻子的称呼
梓童
罗斯福总统夫人:相貌平平嫁总统频遭背叛,却活成世界第一夫人
1884 年 10月 11 日,安娜·埃莉诺·罗斯福在纽约出生了,当初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女娃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埃莉诺出身不俗,父母来自显贵的罗斯福家族和利文斯顿家族,而她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在1901年成为美国第26任总统。
然而,她的童年却并不幸福。
母亲是美女+颜控,对埃莉诺百般嫌弃,原本寄希望于培养她的气质来拯救颜值,然而多番努力无果,最终只能弃疗,甚至当众把少年老成的女儿讥讽为“小老太”。
而母亲越是恨铁不成钢,埃莉诺就越发内向自卑。
幸而父亲给了她大量的爱,他亲昵地叫她“小内尔”,还带她参加骑术俱乐部的郊游。
遗憾的是,父亲嗜酒如命,而父母的婚姻也因此破败不堪。
但生活的磨难远不止于此。
她八岁那年,母亲死于白喉;十岁那年,酒鬼父亲在一次酒后从窗户跃下身亡。
比她小七岁的小弟哭着喊埃莉诺做他的母亲,埃莉诺的心痛得稀碎,此后一直溺爱弟弟。
俗话说,福祸相依。
经历了巨大的生活变故后,埃莉诺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埃莉诺和两个弟弟一起迁居到富有的祖母瓦伦丁·豪尔那里,也开始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埃莉诺学了骑术、芭蕾、歌唱、音乐和文学,15岁那年被送入了伦敦的“阿伦斯伍德”女子寄宿高中。
起初,埃莉诺对周边的一切充满了戒备,但女权主义校长发现了她独特敏锐的智慧。
在校长的鼓励下,埃莉诺越来越开朗自信,开启了对科学的热爱,了解了政治和宗教的相关知识。
更甚至,她学会了得体的穿着打扮,慢慢蜕变成一个才华横溢的气质少女。
高中毕业后,18岁的埃莉诺正式进入社交场合,参加各式舞会和聚会,然而这个“长得像马”、身高一米八的彪悍妹子并不是太受男青年们欢迎。
直到一场家庭聚会上,她遇到了远房堂哥-超级高富帅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出身显赫,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外交界和商业界的活跃人物,母亲萨拉·德拉诺是教育良好的上流 社会 名媛。
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希望。
他从小就跟着家庭教师学拉丁语、法语、德语、书法、算术和欧洲 历史 ;长大后酷爱 体育 ,擅长网球、高尔夫球、骑马和驾驶帆船;18岁时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 历史 学和新闻学;22岁时又进入哥伦比亚法学院进修。
如此天之骄子,眼界自是不俗。
富兰克林慧眼识珠,发现了埃莉诺身上独特的美,他们志投意合,同样对生活有着严肃的态度,也同样对 社会 和政治问题深感兴趣,两人相谈甚欢、彼此吸引。
他们的爱情并非始于颜值,而是陷于才华。
1903 年 11 月,富兰克林向埃莉诺正式求婚。
当时,埃莉诺深陷于不可思议的梦幻当中,“我将不会把他和我连在一起,他是那么的帅。”
在努力平复了小鹿乱撞的内心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好的!”
当富兰克林满心欢喜地向母亲告知了这桩喜事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母亲认为宝贝儿子尚且年轻,并且十分病态地不舍得他这么早离开自己。
年轻男女爱得炽烈,富兰克林不顾母亲反对,坚持要与埃莉诺结婚。
1905 年 3 月 17 日,富兰克林与埃莉诺在纽约举行了婚礼。
嫁给爱情的埃莉诺穿上婚纱那刻成为了她人生中最美的瞬间。
由于双方的父亲均已去世,婚礼由他们共同的亲戚-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主持,这桩婚礼也因此得到了 社会 的巨大关注。
富兰克林意识到总统之名带来的极大荣耀,从此激发了他从政的决心。
婚后,夫妻俩生下了五子一女(三子早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埃莉诺都是富兰克林的最佳贤内助。
丈夫加入了民主党,开始在政坛驰骋,从纽约参议员到海军助理部长,再到竞选副总统(失败),可谓平步青云;埃莉诺负责相夫教子,以及帮丈夫在家举办接待各式政治家的宴会......
她为丈夫感到骄傲,并且沉溺在自以为的幸福当中。
直到1918年,埃莉诺无意中发现了丈夫与秘书露西·默瑟的往来情书。
不同于埃莉诺的理性强势,露西·默瑟是个温柔似水、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与年轻有为、风度翩翩的富兰克林互相吸引。
埃莉诺的幸福之梦碎了,“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了”,她提出了离婚。
富兰克林拒绝了,但并非舍不得妻子,而是考虑到政治前途和孩子们,他承诺会与露西断绝关系。
“善解人意”的露西表示尊重富兰克林的决定:“为你的伟大而感到非常自豪,你没有选择逃避现实世界,享受安逸的生活......”
最终,露西被解雇了,并于1920年嫁给了一名50多岁的富有鳏夫。
尽管如此,富兰克林的婚外情并未因露西的离开而终止,他们之间一直鸿雁传情,甚至在富兰克林首次当选总统时,露西受邀以贵宾身份在就职典礼的前排就座。
除此以外,富兰克林一生中还有至少4位绯闻对象。
“出轨事件”让埃莉诺重新审视了自己,她原谅了丈夫,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与他亲密无间。
一种全新的婚姻关系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埃莉诺将丈夫视为家庭和事业的合作伙伴,她不再是富兰克林的附属,而是渐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政治事业当中。
她成了凡尔赛和平会议的见证人;参加了国际劳动妇女大会,为美国妇女谋求平等和福利;帮助丈夫撰写演讲稿,公开支持国际联盟......
在埃莉诺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她的人生再次遭遇到命运的重击。
1921 年,他们一家前往坎波贝洛岛休假,遭遇了一场森林大火。
富兰克林奋不顾身参与了救火活动,在大火扑灭后立刻下海游泳,之后便高烧不止,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从此下肢瘫痪,余生只能以轮椅为伴。
一家人深受打击,连最爱富兰克林的母亲都劝诫儿子退出政界,安心养病。
埃莉诺内心之痛不亚于任何一人,但她逼迫自己必须坚强面对,一边悉心照料丈夫的病躯,一边鼓励他在政治生涯上重振旗鼓。
在妻子的帮助和鼓励下,富兰克林身残志坚地重返政界。
1928年,他成功当选纽约州长;1933年,他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埃莉诺也随之成为了“第一夫人”。
富兰克林任职期间,正是美国最不太平的时候。
当时的美国人民正深陷于经济大萧条的水深火热之中,富兰克林致力于重振经济,埃莉诺则亲下民间,每年跨越4万英里,探访贫民区、孤儿院、工厂和黑人社区,为贫苦百姓谋求利益。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富兰克林别无选择地对日宣战,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埃莉诺不仅将四个儿子送上了战场,自己亦以身作则奔赴前线慰问伤兵,足迹遍及欧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区,与士兵们交谈、给他们签名,并为他们传递家信。
1945年4月,战争进入尾声。
埃莉诺在华盛顿接到一通电话,让她立即赶回白宫,她即刻产生了强烈的不祥预感,之后便得知富兰克林在沃姆斯普林斯短期休假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讽刺的是,富兰克林病危时,妻子埃莉诺在外忙于公务,而情妇露西则陪伴在侧,最终他死在了情妇怀里。
富兰克林是美国 历史 上首位连任四届的总统,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辉煌成就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埃莉诺。
虽然总统丈夫去世了,但埃莉诺的人生依旧辉煌。
她以独立政客的身份继续活跃在美国政坛,写专栏、发表文章、赴各国访问、关注有色人种问题和世界和平,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和平团体负责人,以及妇女权利委员会主席等等。
晚年的埃莉诺患上了白血病,她一边与疾病做斗争,一面继续为种族平等、世界和平与妇女权益大声疾呼。
1962年11月7日,埃莉诺去世,享年78岁。
曾经的“丑小鸭”最终活成了世界第一夫人,被公认为20世纪全美乃至全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罗斯福的夫人成就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第一夫人,她不是以传统的白宫女主人的形象,而是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被载入历史史册的。埃莉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关键因素之一是她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婚姻关系。
她作了12年的第一夫人,创了美国历史之最。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会活动、独立意识、公开讲话及作家生涯都是其他第一夫人无法相比的(甚至在美国20世纪的妇女中都找不到与她相比的人)。在此期间,埃莉诺从本质上改变了白宫女主人的传统形象,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倡导者、政治活动的热情参与者、丈夫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伙伴,这种现象是前所未有的,并为后来的第一夫人们所效仿。
自从1905年与富兰克林结为夫妻后,埃莉诺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富兰克林逐渐向政治权力巅峰努力期间,她对政治也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对此,她说:“我总是从我应该做些什么这个角度来考虑一切事情,而很少根据我的个人愿望。因此,我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妻子的义务就是要与她丈夫的兴趣爱好保持一致,不管丈夫喜欢的是政治、书籍或某一种菜肴。” 因此,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埃莉诺全力支持丈夫的一切活动。1910年,她支持丈夫竞选成功,当选为纽约州达奇斯县的参议员,丈夫的胜利促使埃莉诺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加深。通过参加更多的政治活动,埃莉诺逐渐学会了正确评价各种各样的人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渐渐懂得政治是如何真正起作用的。同时,这些活动丰富了埃莉诺的头脑,使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促使她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1912年,埃莉诺第一次参加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使她对政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年,富兰克林由于帮助威尔逊竞选成功而被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此时,埃莉诺认为自己更应该助丈夫一臂之力,当好他政治上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