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潘安画像(潘安古画像)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兰陵王被誉为一代美男?快来看看他科技复原后的「 ”真实相貌”吧

某地方卫视于2015年推出一档姓氏揭秘互动脱口秀节目,声称是针对中国姓氏文化进行的深度挖掘,「 ”认清自己,从姓开始”,寻根问祖,寻找先人,谈古论今。其中在该年11月有一期是专门解读百家姓之高姓的。 主持人和嘉宾在聊历史上的高姓名人时,不可避免地聊到了北齐高氏一族。 北齐高氏一族中,又因2013年电视剧《兰陵王》、2014年电视剧《兰陵王妃》的大火而使兰陵王高肃成为了人气极高的历史名人。 高肃字长恭,又名孝瓘,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他有两大特点:貌美、能打。《北齐书》、《北史》中说他「 ”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 ”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 ”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 ”白类美妇人”。即兰陵王的美是超凡脱俗的。《北齐书》称其打仗「 ”骁勇,所向披靡”;《乐府杂录》则说「 ”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教坊记》说「 ”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现在尚流传在世的《兰陵王入阵曲》是纪念其以五百骑兵在邙山大破周军、解金墉城之围的作品。高肃功高,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终招致北齐后主高纬忌恨,赐毒酒毒死。 伶牙俐齿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叙说高肃个人历史时,一方面称高肃是「 ”战神”,一方面又称高肃是「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说他和宋玉、潘安、卫阶是古代F4组合,与西施昭君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相对。 节目气氛非常热烈,妙语连珠,笑语欢腾。 但是,主持人突如其来说了一句,都说兰陵王是美男,那他美到什么程度呢?他咽了一把唾沫,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说:「 ”就是兰陵王那个墓,后来也被发掘出来了,然后考古学家就公布了高长恭……就就拿了那个骨骼,是可以还原的嘛,生前的相貌,还原了以后,是真的非常清秀俊美。”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所谓的「 ”高长恭古尸容貌复原图”! …… 听着主持人的话,看着大屏幕上的「 ”高长恭古尸容貌复原图”,让人错愕莫名。 什么?兰陵王高长恭的墓什么时候被挖掘了? 电视里作客的嘉宾低低地说了一句:「 ”这复原图怎么跟现代动漫画一样呢?” 其实,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基本可以戳穿主持人所说事件的真相了——这样一幅现代动漫画怎么可能是科学家、考古学家们本着认真负责精神研制出来的严肃作品呢? 而紧接着,大屏幕上又出来了主持人所说的古代F4组合画像,这就更证实这一推想了。因为,四幅画像中,那幅代表潘安的画像,也是在网上被别有用心的人炒得沸沸扬扬的「 ”潘安古尸容貌复原图”! 我在前天写了一篇《潘安古尸容貌复原,专家:99%符合真人!潘安:确定那是本人尸骸吗》专门来揭穿这幅图属造假,原因很简单,潘安因为谋反被斩,尸骨无存,根本不可能有「 ”古尸容貌复原”的可能嘛。而我这篇文章发表后,也有读者指出,那幅「 ”潘安古尸容貌复原图”其实是一本耽美小说的封面,是封面设计师以演员袁弘为模型的手绘作品。 看看人家这幅作伪的「 ”潘安古尸容貌复原图”,再看看这幅作伪的「 ”高长恭古尸容貌复原图”,其劣拙程度差的就不止一点半点了。 还是来说说兰陵王高长恭墓地和尸骨的下落吧。 高纬于武平四年(公元574年)五月鸠杀兰陵王高长恭,该年,高长恭尚不足三十岁。兰陵王高长恭在武平四年五月遭鸠杀后,于武平五年五月才正式葬于邺城西北,北齐皇陵兆域之西南部,今磁县南刘庄村东路口。陵墓封土残高6米多,南北15米、东西20 米。其南30米处有墓碑,因千余年淤沉,碑下部已埋入地下。 光绪二十年,磁州知州裴敏中将之挖出,今立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南刘庄村东路口,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 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又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碑为青石雕成,龟座,碑首与碑身为一石,总高4.10米,碑圭额镌阳文四行16篆字「 ”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第一品。 1988年,兰陵王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严格规定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得擅自发掘。 事实上,自从1955年发生了发掘定陵的惨痛教训后,国家已经明确规定:「 ”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不具备,不再进行主动发掘任何陵墓。” 所以,说「 ”拿兰陵王骨骼还原生前的相貌”的「 ”高长恭古尸容貌复原图”应该是一些媒体为博人眼球而恶搞出来的闹剧! 早在「 ”高长恭古尸容貌复原图”出来之前,网上就流传过一份所谓的高长恭墓考古资料了。该文自称出自河北省文化局,却将墓中情境描绘得漏洞百出,已有网友将这些漏洞一一指出,全方位证明了这是一篇伪文了,在此不再赘言。且只说该伪文结尾的那一句:「 ”壁画布局严谨,人物各具神态,显示出东魏壁画艺术的较强”,就这一句,足以让人惊奇出一身瀑布汗! 还东魏呢,高长恭都已经是北齐皇子了。 只能说,这作伪者的历史水平还有待提高。

人们形容相貌好总会说"貌似潘安"潘安指的是谁啊?

分类: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解析:

子建是曹植

其实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如果您在古书中看到西晋的潘岳那就是指这位美男子潘安了。

潘安,对于很多人来说如同雾里看花。和潘安齐名的子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以一首《七步诗》名扬天下,名垂青史,而潘安除了美貌之外,其他方面鲜为人知。出于对这位古代名人的好奇,我们来到潘安故里—中牟县城关镇大潘庄村,试图通过寻访了解到一个真实、完整的潘安。

说到潘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潘安到底有多美?中牟县地方志主编王曜卿给我们讲了《晋书.潘岳传》里记载的一个小故事:他十七八时,每次夹弹弓出游,当地的妇女就联手萦绕往他的车上扔果子以表达爱慕之情,每次他都满载而归。应该说,潘岳的相貌在当时是比较美的。这在正史上有反复记载,如《潘岳传》:“岳,美姿仪”;《文心雕龙》:“潘岳,少有容止”。就是相貌好的意思。

成语“掷果盈车”就是从这里来的,当时书中记载的另一段故事更能突出潘安的美貌。当时也有一个有名的人叫张载,他也学潘岳出带车出游,但他的相貌丑,人家都给他扔石头,每次都是碎砖头瓦块的拉一车。

如今潘安故里竖着一尊潘安的塑像,这位传说中的美男子果然是仪表堂堂。他手持书卷,凝望远方,有一种儒雅之气。不过专家告诉我们:这座塑像是雕塑家凭借想象完成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潘安的庐山真面目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考古事业的发展,也许有一天,潘安的真实画像能够重见天日,让世人能够一睹这位美男子的风采。

其实,潘安这个名字能够载入史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貌,用才貌双全概括他是最合适的了。《中牟县志》主编王曜卿对这位家乡名人颇有研究,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了这位美男子的另一面。他告诉我们:潘安的文学造诣在当时可以说是顶尖级的。潘安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十二岁就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

(十六、十七岁时的《射雉赋》,风格清新、文词成熟,以大自然的感情,也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较大。)

西晋太康、元康时期,文坛上出现很多作家,潘安就是众多作家中的佼佼者。在文学史上,潘安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当时有种说法叫“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这在一方面证明其文学才华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文学作品具有清新质朴、清澈见底的风格。“陆才如海”风格浑厚不好理解,而潘岳的清新浅显既对于文人是上好的作品、便于流传,对一般的人也能接受,流传很广。)

在魏晋时期,赋是主要的文学题材。潘安的赋不仅多有名篇,而且无论在用典造句、审美立意上都是高人一筹。(从深度上说,他写的一个《西征赋》将近六千字,其长度就有文字以来无人超过。当时,很多文人都在写大赋,像左思的《三都赋》约三千字。而潘岳的《西征赋》却写了将近六千字,其词汇、审美都是很高的,在当时达到了无可匹敌的高度。而且从作品数量来说也很多。《藉田赋》、《闲居赋》、《秋兴赋》等都较有名。尤其是《闲居赋》、《秋兴赋》因表现出潘岳的为人处世及其经历而广为引用。)

潘安的作品以抒情见长,这点在他的名作《悼亡诗》三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潘安12岁与其妻杨氏定亲,婚后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夫妻情深。妻子不幸早亡后,潘安对她念念不忘,在他的许多诗作里面寄托了对亡妻的无限哀思。《悼亡诗》三首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悼亡诗》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因为他的三首悼亡诗都是怀念妻子的,后世就把悼亡诗限制在了悼念妻子的范畴,可见影响有多大;他的悼亡诗中名句也很多,象用比目鱼比喻夫妻情深,《悼亡诗》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比喻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

潘安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司马炎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建立西晋后,22岁的潘安任太尉贾充的撰吏,他做了一篇《藉田赋》被司马炎大加赞赏,却招致了朝中大臣的忌妒,由于他们从中作梗,潘安十年没有升迁。潘安一生之中做官最高做到黄门侍郎,还做过多年的七品县令。虽然怀才不遇,潘安还是勤政廉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任河阳县令时,他常常行走在百姓之间,调查民情民意,根据当地河流纵横、山川遍布的自然优势,号召百姓广种桃李,不但绿化了荒山,而且造福了后代。在整治民风上,潘安也是因势利导,以德育人。(四年后,他调到怀县任县令,上任后实行政策,谁来告状就先到花园浇花,用的桶大而且底尖,井上卡桶的钩是双环的,这项工作只有两人合力才能完成,往往两人在配合中矛盾就化解了大半,这时再审案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虽然潘安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无情的命运却总是在捉弄他。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京城做官,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关于潘岳疑案,得从二十四友说起,后人归之为政治集团,而事实上他们是“文人二十四友”,为首的贾谧是一个大文人,包括陆机陆云都是二十四友之一,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这是一个文人集团但每个人身份不同,石崇富可敌国但品质不好、无恶不作,贾谧是皇后贾南风的侄子。)

贾谧很欣赏潘安的才华,上朝的文辞多出自于潘安之手。贾谧的宠信,使潘安为其效力达到了忘我的地步,以至于在宫廷政权争夺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贾后、贾谧为达到长期左右朝政大权的目的,策划了一起谋害太子的计划。潘安被牵扯其中,招致“杀身灭门“之祸,潘安在这件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至今仍是迷雾重重,但史学家多数认为:潘安的死是个冤案。(这么大一件事东汉南北朝人写的史书中对此没有记载,而是在后代房玄龄的著作中提到的,当朝人未写而三百年后的人才写其依据何在?直接参与陷害太子是忤逆之罪而潘岳的传记中却只字未提,这在史官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同时赵王伦起兵诛贾后翼党理由就是为太子报仇,如果“元凶”是潘岳,为什么却没提到潘岳的事?这三个事联系起来,有疑点。)

潘安依附和结交的人物也使他遭到后人抨击。石崇是个臭名昭著的人物,因为和官僚王恺斗富而暴殄天物,千百年来一直遭后人唾骂,不幸的是潘安和石崇是好朋友,两个人一同被处死,临刑前潘安还称石崇为石友,也难怪后人对潘安的人品议论纷纷。

正是因为这些疑点和争议,潘安成了人格复杂并且被历史迷雾笼罩着的人,成了后世不好评说的人,倒是他的美貌有口皆碑,于是人们就只记住了他的美貌。

象母亲疼爱儿女一样,故乡没有忘记潘安这个游子。1996年中牟县城关镇 *** 投资600多万元兴建了“潘安故里游乐园”,潘安墓也在其中。在这里我们看到:圆形坟头上生着繁茂的茅草,墓后是一小片树林,墓前立有汉白玉的香炉和一整块不规则的石头做成的墓碑,墓碑上“潘安墓”三个黑漆大字显得静穆、哀戚。这位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才子如今门庭冷落,只有一些儿童在游乐,和其生前被女追星族狂捧穷追的景象真是有天壤之别。

潘安的人生,像他的作品一样清绮哀艳,令人感叹而又回味无穷

谁有古代四大美男的画像和详细信息?

1, 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潘安---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男儿。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给他。潘安对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 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名洒潘江陆海云尔”。自古潘岳与陆机齐名。潘岳诗歌名列钟嵘《二十四诗品》上品,另外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陆机传作序,则证明了潘岳陆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而潘岳大大的在西晋时期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

2, 宋玉:大才子

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他的代表作《九辩》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在文学史上,宋玉还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有人认为他还是第一个描写妓女的,并指出他的作品《神女赋》中的“神女”就是妓女。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唯《九辩》一篇文章,可以肯定是宋玉写的。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3, 兰陵王: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没有什么避讳的,即使母亲是妓女也没什么关系。他的一个弟弟的母亲就是妓女。兰陵王的母亲的地位难道低得连妓女也不如吗?历史记载没有给出答案,他的身世也因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一直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敌人团团围住。城上北齐守将只见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敌是友,正在犹豫之际,兰陵王突然脱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美丽绝伦的脸来。上面的人就认出了是兰陵王,群情激愤,万箭齐发,射向了北周的军队。下面的500将士在兰陵王的带领下更是越战越勇敢,结果北周的军队在这上下夹击之下溃败而归。兰陵王打仗自不在话下,问题是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着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他的画像流传下来,这倒也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他也有个缺点:贪财。在他家门口,行贿的人络绎不绝,这点是很遭人非议的。他的部下相愿曾经问他,你已经地位这么高,这么富有,你干嘛还要去贪财?兰陵王默不作声。相愿接着说,大概你是怕自己功高盖主,所以特意想要弄出点污点来吧。但你现在想往自己脸上抹黑,实在是没有用的。皇上要害你的话,这正好是个把柄。兰陵王流着泪跪下说,你说得对。相愿说你应该功成身退。兰陵王听取了他的建议,变得消极起来,打仗也没这么起劲了,生了病也不去治疗了,想把病搞大一点,可以早点退休。但是就这样还动作太慢,不久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4, 卫玠:看死

出生地不详,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壁人”。 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见《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这位帅哥大概是四大美男中死得最搞笑的一位。他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粉丝多得可以组建一个正规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怜卫大帅哥就这么香消玉殒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

潘安容貌复原图,潘安他到底有多帅呢?

潘安有多帅

自古以来,只要谈到中国古代的美男子,往往首推潘安,向来只要夸一个男性相貌俊美,“貌比潘安”似乎就成了最高的赞誉与评价,而这位世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美男子代表,潘安他到底有多帅呢?

潘安 画像

潘安能成为男性俊美代表符号一般的人物,他本人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眉清目秀的清丽,柔和忧愁的文人才子气息。潘安被记载在世说新语的容止篇中,讲述了他身形、相貌姣好,神情十分动人。他青少年时期,拿着弹弓外出洛阳道上打猎,凡是少女、少妇见了他,每个人都争先将手连起来把他围在其中。而当时有一个长得极丑的左太冲,想要仿照潘安的样子出游,结果被一群老妇们群攻吐口水。此外,世说新语还写到,当时的潘安与夏侯湛两人关系很近,相貌都十分出众,每次两人同行,世人都称他们为“连璧”,走在路上总是引得女性们纷纷驻足,争相观看。

尽管正史上并没有明确地记录潘安的相貌到底如何,身高究竟几尺,但是他的俊美已经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公认事实。在潘安生活的那个年代,他就已经是整个生活环境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他的“粉丝”也丝毫不亚于如今的明星鲜肉们。根据《语林》记载,当时的潘安每次只要走在路上,都会引得老妇们用各种新鲜的水果堆满他的车,可见他的受欢迎程度。

潘安容貌复原图

现在社会形容一个男子帅气一般都会用到“貌似潘安”这个词。而这个潘安就是西晋时代有名的大帅哥。前段时间传出有科学家做出了潘安容貌复原图的说法,那么这个说法是真是假呢?

潘安容貌复原图

事实上,目前为止,并没有传出真正的由科学家经过科学的机器做出来的复原图。大部分人们看到的潘安容貌复原图都是大家私下里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文字描述画出来的漫画。通过这张复原图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图片其实与当红影星袁弘长得有几分相似。其实在网上,所谓的潘安容貌复原图不止这一张,每一张都有点相似,但又有部分不同的容貌特征。

将这些图片总结起来看,可以发现,其实这些漫画都集中表达了大家对于现代美男子的定义,即:貌白如玉,五官立体,眉清目秀,眼神明亮等等。大家都知道,按照物种进化论来说,西晋的美男子到现在绝对不能是一个帅哥形象。所以网上这些流传的复原图只是大家的一种美好想象而已。那么潘安在那个时代到底长的怎么样呢?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潘安的容貌体现的唇红齿白的清秀和柔美多愁的文人之士的风流。成语掷果盈车说的就是潘安的容貌,因为他坐马车出行时,往往会被路边的女子用瓜果扔满一车。在《世说新语》中有提到潘安出门时,很容易就被发现,妇女们都会主动拉手围住他不让他走,能让矜持的古代妇女这般主动,足以见证潘安的魅力之所在。

被誉为“千古第一美男”的潘安,究竟帅到了什么地步?

古代四大美男:潘安、兰陵王、宋玉和卫阶。而最广为人知的美男子非潘安莫属,因为经常有人将长得好看的男子用貌比潘安来形容,所以“潘安”这二字似乎已经成为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众人只知这潘安长得风华绝代,可西晋时期离现代太过遥远,并没能留下潘安的任何画像,后人也只能从记载中得知西晋时期曾有过这样一位如仙人下凡般的美男子存于世间。潘安虽生得貌美,但在文采上并不输给任何人,这样一个如仙人般的人物最终陨落在政治权利的斗争之中。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追星族,这些女孩子所追逐之人都是些长相帅气,唱跳能力具佳的偶像明星,而在古代,像潘安这样文才兼备的美男子自然也是受到很多女子所追捧的。《世说新语》中就曾记载过潘安出街时的样子,潘安出门时都会坐在马车里,可即便如此,每次出去一趟在会到家中时,马车上总会多出来很多水果,而这些水果也正是那些爱慕潘安的女子所赠。

那么像潘安这样的美男子身边自是不缺乏女性的存在,但潘安并非那种爱慕女色之人,潘安这一生只有一位妻子,而潘安的妻子身体并不好,没过多少年就去了,可潘安在妻子走后并未续弦,甚至还为自己的亡妻做了很多首《悼亡诗》来缓解相思之情,这样一位专情的美男子更是让那些爱慕他的女子心神向往,有很多人家都抵不住自己家女儿的要求找媒婆上潘安家说亲,可潘安都一一回绝了,也正是潘安的这种做法,更是在那些女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很好奇潘安究竟是何模样,才能成为当时西晋千万少女心中的梦。科学家运用现代科技,在潘家后人所保存的典籍中,将年轻时的潘安样貌一点一滴俺的还原了出来,果真是如记载的一般,君子温如玉,公子世无双啊。

相关阅读

  • 隐匿的拼音,隐匿的拼音怎么写啊
  • 关于读懂身边的爱的作文(关于爱的作文:读懂身边的爱)
  • 关于做噩梦的作文800字
  • 语文实践活动小学作文
  • 关于自然之道的专题作文(自然之道的专题作文)
  • 关于书痴的作文(关于书痴作文)
  • 关于福娃邮票的作文750字(美丽的福娃邮票作文)
  • 争做美德好少年的作文(争做美德好少年)
  • 泰州中考作文题目:(中考作文题目预测:生命的努力)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