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时间)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

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了什么

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岁答轿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乎肆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举闭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哪个会议?

为全国土地会议。

为了总结《五四指示》颁布以来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土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并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完善党的土地政策,中央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于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

从7月17日至8月下旬,主要是由各解放区代表汇报土地改革的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查存在的问题;从8月底到9月13日,主要是讨论土地改革的政策,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并研究了结合土改进行整党的问题。

全国土地会议的相关内容:

1、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中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2、分给各人的财产归本人所有,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适当的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分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力。

3、对于一切违抗和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之。

中国土地法大纲时间

1947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正式颁布。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力,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而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

1947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正式颁布。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力,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而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

1947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正式颁布。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力,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而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

名词解释: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山林、水利、芦苇地、果园、池塘、荒地等可分土地按标准分配;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矿山、大牧场、大荒地、湖泊归政府管理。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这个大纲在分配土地时,允许中农保有高于贫农的土地量,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土地。既适应了农民的愿望,巩固了后方,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提供了经验。 经过土改运动,大约在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一亿多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生产的发展,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广大农民普遍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并且积极参加民兵、出民工,支援前线。解放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相关阅读

  • 童装店名字(童装店名字大全 创意)
  • 荆棘载途(荆棘载途是什么意思)
  • 魔方第二层怎么拼,3层魔方第二层怎么拼
  • 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名词解释历史)
  • 天生卧蚕眼图片(女人极贵的面相眼睛)
  • 女星露毛,女星露肩
  • 陈腔滥调,陈腔滥调是贬义词吗
  • 南京灵异事件,南京灵异事件大全
  • 公司更名通知函的简单介绍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