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京字头的字有哪些?
京字头的字有:亢、充、亩、亦、兖。
1、亢(拼音:kàng、gāng、h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亢的基本义是颈项,也指颈的前部,引申指咽喉,读gāng(又读háng)。
2、充,汉语汉字,读作chōng。其本意为满、足。如:充足、充实、充分(fèn)(a.足够;b.尽量)、充沛、充裕。
3、亩,通用规范汉字,一级字,读作mǔ,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指中国地积单位,市亩的通称。
4、亦(拼音: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用左右两点指明两腋所在,应是“腋”的本字,指腋下。后来“亦”被假借作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
5、兖Yǎn【名】同“沇”。水名。也作“渷”。地名。古州名,我国古代九州之一。汉武帝置十三郡刺史。
京字头的字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京字头是一种偏旁名称,指以“亠”为偏旁部首。亠是汉字偏旁,称为京字头,点横头。读tóu。
偏旁,是指对合体字进行切分后得到的某个部分。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位于字的右边,叫“右偏旁”。
传统的汉字结构学说里,根据汉字的构成单位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合体字两类。独体字(日、月、牛、羊、上、下等)由笔画构成,合体字(休、取、涉、森、竿、架等)则由偏旁构成。
所以,偏旁是传统汉字结构学说里的一个名称,指的是“六书”中会意、形声字里的组成部分,或表义或表音。如“休”中的“亻”和“木”,“取”中的“耳”和“又”,“架”的“加”和“木”等。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部首为京字头的字根据笔画数,常见汉字如下:
1、总笔画数为3:亡。
2、总笔画数为4:亣、亢、卞、六。
3、总笔画数为5:玄、市。
4、总笔画数为6:充、产、亥、交、亦。
5、总笔画数为7:亨、亩、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偏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亠
京字头的是什么字?
是汉字偏旁,“亠”称为京字头。京字头的汉字有:京、市、亩
一、京拼音:jīng
释义:
1、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2、大。
3、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5、姓。
二、市拼音:shì
释义:
1、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2、买: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3、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市。都(dū)市。市镇。
4、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市。南京市。
三、亩拼音:mǔ
释义:
1、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
2、田中高处,垄:“居于畎亩之中”。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京腔[jīng qiāng]
戏曲剧种。弋阳腔的一个支派高腔,明末清初传入北京后称京腔。
2、京景[jīng jǐng]
用一个小篆体“京”字作基本形状。
3、京京[jīng jīng]
忧心京京。
4、京挺[jīng tǐng]
茶名。
5、京员[jīng yuán]
即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