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月球地图(精神病其实是外星人)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NASA和USGS合作绘制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月球地质图

据外媒BGR报道, 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绘制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月球地质图。 这张地图可以在网上看到,它用颜色标注了环形山和其他地理特征,显示了构成月球表面的所有微小特征。它向我们展示了所有这些暗区和亮区的确切来源,并作为地球这个小邻居多年来所经历的众多撞击的视觉目录。

这张地图被称为 "月球统一地质图"(1 : 500 万的比例),其内容非常详细。USGS解释了这幅地图是如何形成的。为了创建新的数字地图,科学家们使用了六张阿波罗时代的区域地图的信息,以及最近的卫星月球任务的最新信息。对现有的 历史 地图进行了重新绘制,使其与现代数据集保持一致,从而保留了以前的观测和解释。在合并新旧数据的同时,USGS的研究人员还对月球的地层(即岩石层)进行了统一的描述。

绘制月球表面的每一个犄角旮旯似乎是一项毫无意义的工作,但事实远非如此。随着NASA、欧空局和其他科学机构对月球 探索 的兴趣再次升温,拥有一张准确的月球地图将证明在规划载人和无人月球任务时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最近还发表了一篇新的论文,解释了该地图的开发情况以及为构建该地图所做的所有详细工作。科学家们在其中解释了这幅新地图将如何用于未来的研究和任务规划。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行星地图数字博物馆中的天文学史话

公元1609年,明朝万历三十七年。

在东方的中国,为大明朝带来世界地图的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已经时日无多,他从北京寄出了最后一封去往远方故土的书信,次年就病逝了。而在他魂牵梦绕的欧洲大陆上,7月26日,一位叫做托马斯·哈里奥特的英国天文学家,正在盛夏夜仰望星空,用荷兰人才发明不久的望远镜观测月球。

他把观测到的月牙形状随手画到了一张纸上,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使用望远镜观测绘制的月球地图。

虽然地球依然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但科学家对神秘星空的 探索 从未停止。在托马斯·哈里奥特之后,世界上诞生了更多的星球地图,除了月球之外,还有火星、金星、水星等。

现在,我们可以在一个叫做“行星地图数字博物馆”()的网站上,找到这些罕见的古旧地图。该网站由国际制图协会(ICA)下属的行星地图制图委员会负责维护,提供1600年至今,关于星球地图的书目和图像数据。

除了托马斯·哈里奥特之外, 历史 上还有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也绘制过星球地图。在哈里奥特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并绘图之前,他的英国同胞威廉·吉尔伯特在1603年,已经依据肉眼观察绘制了首幅月球地图。

而在哈里奥特之后,伟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则在当年11月也对月球进行了观测,并在后来绘制了更准确的月面地图。

到了1637年,法国艺术家克劳德·梅兰则使用他的专业绘画技巧,绘制了一张非常逼真的月面地图。

1647年,月面学的奠基人,波兰天文学家约翰.赫维留斯发表了他的巨著《月球地图集》,并尝试将地球上的地名应用到月球上。图上似乎还有如地球一般蓝色的海洋,难道此时的科学家们,已经在畅想人类在月球上的生活了?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的动乱之中。

不过在地球上观测月球,始终只能看到月球朝向地球的这一面。在18世纪初期,有一位制图师将赫维留斯和意大利天文学家乔万尼·巴蒂斯塔·里乔利对月面不同的命名法绘制到了一起,看起来颇有些像当时流行的双半球地图。与赫维留斯不同的是,里乔利使用 历史 上知名的科学家来为陨石坑命名,这一方法后来延续至今。

不过科学家们的视野,不会只停留在月球之上,哪怕它是夜空中最耀目的星球。荷兰天文学家斯蒂安·惠更斯,在1659年绘制了已知最早的火星地图。虽然这张图如果不单独说明,你或许会认为这是水果或者饼干。

到了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托马斯·赖特,已经绘制出了土星和木星地图。我们可以图上看到土星环和木星风暴气旋。

1808年,中国的康乾盛世刚结束不久。近邻日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闭关锁国,但却一直通过与荷兰人的贸易,在不停的学习西方最新的科学知识。此时的他们已经绘制出了木星和土星地图。

不过平面的地图已经无法满足科学家们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制造像地球仪一样的月球仪。在1850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朱利叶斯·施密特,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月球模型,并运送到芝加哥自然 历史 博物馆进行展览。

而在1890年,比利时天文学家路易斯·尼斯特则制作了一个火星仪。这两者都不是最早的月球仪和火星仪,如果你去其它知名的地图收藏网站,比如大卫拉姆齐地图中心,还可以发现更多的星球地图。

不过人类真正知道离我们最近的这颗星球的另一面,还要等到下一个世纪。在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又一个新世纪,中国人的月球地图总算登场,虽然我们迟到,但却没有缺席;虽然我们落后,却在快速追赶。

我们的科学家出现在了博物馆的页面上,并和许多对人类太空 探索 做出过贡献的国家一样,拥有了一个单独的分类。

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月球仪,有了对月面的中文命名,有了月球地图集。

还有了可以遮阳避雨的月球雨伞,让普通人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和朦胧夜空中也可以仰望星空。

不过,我觉得我们还需要这个,就是把灿烂星空的梦想留给孩子们。

以上地图均可在行星地图数字博物馆网站中浏览,部分地图使用了其它网站提供的高清版本

手把手教你制作第一张月球地图

当你仰望星空时,从关于“月亮人”的讨论和想象,再到关于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象,并不是仅仅具有一般科学 探索 的意义,或只是为公众提供 娱乐 ,还有着某种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将来真的会有“月亮人”。

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亮人”其实就是地球人类——因为世界各大国对月球的竞逐早已经开始。

# Space Day of China #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本返回地球,宣告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圆满完成。也就是说,中国带着古时嫦娥的幻想,迈进了我们的宇宙征途。

本次月球之旅即将开启,请系好安全带

等等,加勒比海盗都有藏宝图,我们的月球地图呢?没有地图我们要怎么 探索 月球呢?做一个合格的“月亮人”呢?

别急,这就教你手把手做月球地图!在了解做月球地图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投影。投影是一张地图能够成形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要把这么一颗巨大的月球装进我们能看到的一张纸上,这就是投影的作用。

投影的实质就是我们要投影的物体上的点与我们要投影的面之间点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月球而言,月球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同于地球,月球的三轴半径分别为1738.1km、1737.1km、1736.0km,类似一个圆球,所以可以把月球表面当作一个球面来进行投影处理。

我国利用嫦娥工程多种数据源解算得到全月球地形数据,获得了“全月球正射影像图”。采用正射投影,即投影平面切于球面上一点,视点在无限远处,投影光线是互相平行的直线,并与投影平面相垂直的一种投影方式。得到了迄今为止国际上变形程度最低、位置精度最高、图像色调最一致和空间覆盖最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图,将成为新的月球“标准像”——月球基础地图。

可谓人类的智慧是无尽的,除了如此炫酷的一种投影方式,还有许多种不同的投影方式,像采用摩尔魏特投影、正射投影、平射方位投影、横轴墨卡托投影、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等距圆柱投影图几种不同方式的投影,在中高纬度分别进行对比。

向下滑动查看投影方法 为什么人类要发明这么多投影呢?

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我们 探索 月球奥秘的需要罢了,我们就像航海家,用着自己的语言标记属于自己的月球“藏宝图”。了解完制作月球地图的第一步——投影,知道了有哪些方式来把月球投影进地图里,接下来可是我们的重头戏——月球地图是如何绘制的。

当月球探测器进入正常的运行阶段后,地面应用系统根据月球探测器轨道和它的运行状态,制定出探测器的立体相机开关机时间,调动立体相机进行拍摄工作。立体相机工作后,把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发射天线送回地球,在地面上由位于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的地面接收站负责接收。接收站接收相关数据后,将通过光纤传到国家天文台,进入数据处理阶段,科研人员进行数据的进一步研究和处理,最终生产出 社会 公众期待的月球图像。——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昌

一句话总结来说,月球地图的绘制需要遥感影像和数据处理的结合。

这么说起来好像过于简单了,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这不是很简单吗?不就是拍照+p图吗?

其实非也,别小看就月球的“原图”,在宇宙中,是我们的“嫦娥一号”三天三夜,绕月598圈拍摄、拼接校正以后的图像。同时,还需要“激光高度计”的帮助,在916万个点的数据基础上,制作一幅精确的月球高程模型图,并在这个图的基础上绘制月球等高线图和真实影像图。最后,又在这些月球模拟图的基础上,把整个月球分成188个区块,然后就像分省地图一样,把月球每一个区块都绘制成图,构成一个全世界最好、最全的月球地图集。

这就是一副完整的月球地图所有的步骤了。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根据人类对月球的了解,月球上的地质环境是什么样的?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科学家们利用阿波罗计划的数据绘制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月球地质图!

这份新的月球地图为人类提供了登陆月球的蓝图,揭示了地球岩石伙伴的真实性质。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科学家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合作,绘制了有史以来第一张完整的月球地质图。在这张名为“统一月球地质图”的新数字地图中,整个月球表面都被完整地绘制出来,所有的特征都被统一分类。你可以在网上找到这张地图,它以1:50万的比例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细节。

这张地图详细描述了月球表面各种美丽的黑点和光点的组成。它的目的不仅是作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工具,而且它还可以在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宇航员、现任美国地质勘探局局长吉姆·赖利在一份声明中说:“人们一直对月球很着迷,很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重返月球。所以,很高兴看到美国地质勘探局创造了一种资源,可以帮助NASA规划未来的任务。”

这张新的数字地图如此全面,部分原因是它使用了过去50年的数据。该地图背后的合作团队使用了最近的月球卫星任务的数据,以及美国宇航局阿波罗登月和绕月任务期间收集的数据和绘制的地图。

最近的数据包括:地形照相机在JAXA的SELENE(月球和工程探测器)任务上进行的立体观测所获得的高程测量数据,以及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月球轨道激光高度计(LOLA)仪器获得的地形数据。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科里·福特佐在同一份声明中说:“这幅地图是一个历时数十年的研究项目的成果。通过将月球上特定地点的探索与月球表面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它为新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这些科学家合并了旧的和新的数据集,并用最新的数据更新了阿波罗时代的地图。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种新的统一的方法来描述月球的岩层。以前,月球地图对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岩层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名称,而这种新的统一描述方法消除了这种不一致。

月球地图

月面风光

月海

1 LS:梦湖 2 MC:危海 3 MFe: 丰富海 4 MFr: 冷海 5 MH: 湿海 6 MI:雨海 7 MNe:酒海 8 MNu:云海 9 MS:澄海

10 MT:静海 11 MV:汽海 12 OP:风暴洋 13 SA:暑湾 14 SI:虹湾 15 SM:中央湾 16 SR:露湾

环形山名称

21 阿耳巴太尼 22 阿尔芬斯 23 阿拉果 24 阿基米德 25 亚利斯塔克 26 阿里斯基尔 27 亚里斯多德 28 阿尔扎赫

29 阿特拉斯 30 奥托利克 31 贝塞尔 32 布利奥杜 33 卡西尼 34 凯莎琳娜 35 克拉维 36 克劳默特 37 库克 38 哥白尼

39 西里勒斯 40 德兰布里 41 恩迪米昂 42 爱拉托逊 43 欧多克苏斯 44 弗拉卡斯托利斯 45 弗涅里厄斯 46 加桑迪 47 格里马第

48 哈雷 49 赫里克利斯 50 赫歇耳 51 赫韦吕斯 52 伊巴谷 53 朱利厄斯凯撤 54 开普勒 55 朗格林诺斯 56 兰斯伯格 57 朗哥芒坦

58 麦克里比厄斯 59 马格努斯 60 马尼利厄斯 61 马斯克林 62 毛罗利奇 63 默塞尼厄斯 64 纽康 65 佩塔维斯 66 皮克罗米尼

67 柏拉图 68 普林尼乌斯 69 波西当尼斯 70 托勒玫 71 莱因霍尔德 72 罗斯 73 西尔卡德 74 席勒 75 斯涅利乌斯 76 斯梯文

77 塔龙替斯 78 捷奥非勒斯 79 提莫恰里斯 80 第谷 81 威廉 82 文德林 83 杰米纳斯 84 梅萨拉 85 高斯 86 皮卡德 87 康多塞

88 费米卡斯 89 阿波罗尼厄斯 90 普罗克勒斯 91 梅西耶 92 勒伊塔 93 梅蒂乌斯 94 法布里修斯 95 比格 96 暮塔斯 97 霍梅尔

98 弗拉格 99 比拉 100 皮蒂卡斯 101 斯泰因哈尔 102 斯蒂波里乌斯 103 庞斯 104 费玛特

105 泡莱比斯 106 卡佩拉 107 戈丁 108 阿格里帕 109 兰布奇努斯 110 维尔纳 111 弗马格里修斯

112 施特夫勒 113 沃尔特 114 普尔巴赫 115 牛顿 116 沙伊纳 117 麦卡托 118 扎古特

山脉、山谷

A 阿尔派恩山谷 B 阿尔卑斯山谷 C 莱布尼茨山脉 E 阿尔泰山脉 F 亚平宁山脉 G 阿尔巴阡山脉 H 高加索山脉 K 海玛斯山脉

M 朱拉山脉 N 比利牛斯山脉 R 勒伊塔月谷 S 里菲山脉 V 斯皮兹柏金 W 竖列 X 竖墙西斯山脉 Y 金牛山脉 Z 泰纳里夫山脉

月面风光

月面表面存在着各种地形,被称为:环形山、山脉、山谷、月海、湾、湖等。大部分月海都集中在月面正面的北半球,

环形山则集中在南半球,尤其是南极附近地区。下面我们由月龄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些月面的主要风光。

月龄3.8

这样形状的月亮一般被称为娥眉月,这时,威海(MC)是特别引人注意的观测目标。这个孤零零存在的月海显得比较黑,

它南北长月560公里,东西宽约500公里。威海内稍偏西的海底上有两座小环形山可仔细找一找,南面的叫皮卡德(86),北面的是皮卡斯(Pierce)。

威海的北面是直径超过120公里的克劳默特环形山(36),环形壁上的一座山峰高达3000米。

月龄3.9

佩塔维斯环形山是一个值得一看的环形山(65)。它南北长约160公里。环形山壁中存在着许多山谷,环形山底部则矗立着高达1600米的山峰。

观测这座环形山的最佳时间是在满月后1天左右。

郎格林诺斯环形山(55)的直径约128公里。紧挨在它西北方向的是3座成三角形的小环形山口,可仔细搜寻一下。它南面的文德林环形山(82)呈梨形 ,很容易辨认。

克劳默特环形山(36)的北面是伯克哈特环形山(Burckhardt),再往北则是杰米纳斯环形山(83),后者的直径在80 公里以上,其东部环形山壁高达5000多米。再往北是高斯环形山(85),

它南北长约170多公里。

月龄5.5

略似菱形的丰富海(MFe)和在它西南方的酒海(MNe),是两个最明显的观测目标。酒海略呈五角形,紧挨在它南面的是弗拉卡斯托利斯环形山(44),其北部的环形壁已破损。

继续往南,可以看到3个挨得很近的环形山口,他们是法布里修斯梅蒂乌斯(93)和勒伊塔(92)。在南边缘上的莱布尼茨山脉(C)有可能看到一部分。

东北边缘上的恩迪米昂环形山(41)看起来呈椭圆形,它的东环形壁高达5000米。观测这个环形山的最加时间是在塑之后的3日7小时,或者满月之后的2日9小时。

恩迪米昂南面的赫尔克利斯(49)和阿特拉斯(29)两环形山看起来很明显,观测它们的最加时间是在塑之后的五六天,或者在满月之后的三天半左右。赫尔克利斯只是个深坑直径约74公里;阿特拉斯略大,直径约88公里,

底部还有个中央山峰。

位于丰富海北侧的梅西耶环形山(91)的直径只有约15公里,它和它附近被称为梅西耶A的小环形山组成的这片区域,值得你用望远镜搜索一下,你也许能分辨出有两条略带分叉的地形构造,

从梅西耶A向西延伸开去一长段距离。

普罗克勒斯环形山(90)位于危海西面,它的西面是一片略带浅栗黄色的菱形区域,而且有一个诗意般的名字:梦沼。

你可以先熟悉一下现在能看到的一些月海和山脉。除了已见到过的危海、丰富海和酒海之外,靠北面又出现了静海(MT)和澄海(MS),这时能看到的山脉有金牛山脉(Y)、海玛斯山脉(K)和阿尔泰山脉(E)。

普林尼乌斯环形山(68)位于静海的北部,离海玛斯山脉不远,它的直径略大于50公里。在普林尼乌斯的东北方是阿格厄斯山(Argaeus),高约2500米,在月龄5前后,它看起来特别漂亮。

波西当尼斯环形山(69)位于澄海的东海岸边上,直径约100公里,它的底部比月面还低600米以上。观测它的最佳时间是在塑之后6天前后。它里面还有座小环形山口。波西当尼斯的北面是

呈V字形的海湾状地形——梦湖(LS)。

酒海的西面是一处颇引人注目的地区,这里集中了好几个环形山,像捷奥菲勒斯(78)、西里勒斯(39)、凯莎琳娜(34)等。捷奥菲勒斯的直径为100公里弱,它的环形山壁高达6000米,低部的中央峰在塑以后约5天可以在明暗界线附近看到。

西里勒斯的形状有点像不规则的梯形,底部有两个小山峰,它东北环形山壁是不完整的,捷奥菲勒斯的环形山壁刚好从这里通过。

法布里修斯(94)和梅蒂乌斯(93)两环形山的南面是三个小环形山口:霍梅尔(97)、弗拉格(98)和皮蒂卡斯(100)。它门的东北是斯泰因哈尔环形山(101)。阿尔泰山脉的两侧则是庞斯(103)和泡菜比斯(105)。

月龄7.7

位于月面南部的毛罗利奇(62)和施特夫勒(112)两环形山看起来都比较显著,前者的直径达240公里,在上弦时,它看起来最清晰,而满月时,它基本上是看不见得。

在明暗界线的中段,紧贴在界线东面的是阿尔巴太尼环形山(21),直径约104公里,环形山底部很深,环壁比较完整。往北面一点是伊巴谷环形山(52),直径在140公里以上,从它的环壁比较破碎看来,它形成的年代早于阿尔巴太尼。

两座很显著的环形山欧多克苏斯(43)和亚里斯多德(27)位于月面的东北方向,后者的直径约80公里。其南面为高加索山脉(H)。

澄海(MS)的长径约700公里,宽也差不多,这个近乎圆形海的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横贯澄海的那条直线代表来自第谷环形山(80)的一条辐射纹,而我们知道,第谷远在南面3000公里以外呢!辐射纹在这里穿越了几乎位于澄海中心的贝塞耳环形山,

贝塞耳环形山(31)直径约22公里。

静海(MT)西面的两座环形山都不算大,戈丁(107)37公里,阿格里帕(108)43公里,当它们位于明暗界限附近时,看起来都很好看。

阿尔泰山脉(E)和皮克罗米尼环形山(66)的南面,是一组3座成三角形的环形山,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扎古特(118)。

月龄9.2

月球南极附近的克拉维环形山(35)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目标,它的直径约220公里,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它东环壁上的一座高峰高度超过5000米。环形山内部丰富多采,光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就在90个以上。

克拉维以北是著名的第谷环形山,直径约86公里,从形状的完整性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环形山,以环形山为中心的辐射条纹系统特别有名,辐射纹在满月时看的最清楚。

第谷的北面,在紧挨明暗分界线的东面,是两组各包括3座环形山山群,北面那组的3座环形山受到人们更多的注意,它们是阿尔扎赫(28)、阿尔芬斯(22)和托勒玫(70)。

亚平宁山脉(F)在汽海(MV)以北,这条月球大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从4500米高的哈德利山(Hadley)开始,向西南720公里到雨海(MI)边的爱拉托逊环形山(42)止。后者的直径约60公里,底部深2400米以上,有三座惹人注意的中央峰。

阿尔卑斯山脉(B)不长,却包含着一条大峡谷,这条大裂缝长约130公里,宽约5-10公里,深度在3500米以上。

这时期观测月面时,不要忘记观看一下汽海南面的暑湾(SA)。

月龄11.8

首先找到月海(MNu),支海的东边缘附近是著明的竖墙(X),这个削壁长约100公里,高约300米,是一个很壮观的地形构造,观测它的最加时间应选择在上弦之后的一两天。云海西边缘附近是步利奥杜环形山(32),直径60公里,环形山底部深约2700米。再往西,在湿海(NH)西边缘附近的是

加桑迪环形山(46),直径88公里,它的环壁中存在着不少奇异的裂缝。湿海略呈圆形,是月海中看起来颜色最深的海之一。

哥白尼环形山(38)是月面最显著的环形山之一,直径约93公里,底部深3700米以上,中央峰群至少有8座,有3座比较亮,其中的一座峰高700多米。隔着雨海与哥白尼遥遥相对的是柏拉图环形山(67),直径96公里,这里是月面上最暗的地区之一。

柏拉图的西面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虹湾(SI),它最宽处215公里,湾的两个端点非常明显,东北端点被称为拉普拉斯海角,西南的为赫拉克莱特海角,后者高1200多米,在太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非常清楚,最加的观测时间是在月龄为11的时候。

哥白尼的北面是喀尔巴阡山脉(G),最加观测时间在塑之后的10天。开普勒环形山(54)位于喀尔巴阡山脉的西面,这座直径为35公里的环形山看起来很明亮。

克拉维南面的牛顿环形山(115)已经很接近月面南边缘了,环形山直径约227公里,底部深7000多米,是底部最深的环形山之一。

满月

满月的月龄是14.7-14.8,月面的情况请参考前面的月面图。

不少人以为,满月是用望远镜看月亮,大概是最好看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满月时,月面垂直反射出来的明亮光线,使我们看不了一会就目眩眼花,就无法继续再看下去了,月面太亮则使衬托物体轮廓的影子全部消失,使月面那些有趣的细节统统看不见了。对于观测者来说,除了

必须在满月时观测的现象,譬如某些环形山的辐射纹等之外,如此平淡的满月月面不会引起观测者的多大兴趣。

西边缘上格里马第环形山(47)的大小为236*206公里,是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之一,也是最暗的斑快之一。在它的东北面,是亚利斯塔克环形山(25),它的直径不大,只有45公里,然而它是月面上最亮的环形山。亚利斯塔克位于闻名于天文工作者的风暴洋(OP)中,风暴洋是月面最大的月海,面积约500

万平方公里。

满月时,可观测里菲山脉(S),它就在湿海以北不远的地方。雨海的北面有一东西方向的长条暗黑区域,它东面从高加索山脉(H)开始,向西一直延伸到风暴洋,它被称为冷海(MFr)。虹湾西面的另一个湾为露湾(SR),正是它把冷海和风暴洋联系了起来

由于满月时月面太亮的缘故,月面的东、南两部分地区,几乎是什么细节都看不清楚。

月球表面的各类地形非常丰富,我们在这里只是举例说了很少的一些,如果你有一架小型望远镜的话,认真、仔细、系统地观测月面吧,你会发现那里有无穷无尽的宝藏,而且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尤其应该选择在农历初三四之后,到十一二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而且要特别注意明暗界线附近的月面地区。这里正是日出或日落的地区,在太阳光的斜照下,环形山、山峰、凹凸不平的地形等的后面,往往拖着长长的影子,把月面物体衬托的更加立体化,真是我们欣赏它们的最好时光。

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明暗界线之外的月面黑暗部分,几个亮点或者几个环形山那样的光圈,在黑暗中发出诱人的光芒,景象使人惊讶不已。那是因为,那里虽然是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月亮表面已经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可是,那里高耸的山峰和环形山壁是还在阳光的照耀之下。

对这类现象的观测,是十分令人赏心悦目的。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做好你的观测记录,尤其是那些比较特殊的现象,一定要记下来。配合你的文字记录,最好能画成图。你会发现,这些记录对你日后的观测是非常有用的。

就观测月亮来说,还有不少工作可以做,譬如:观测不同月龄时月亮出没的方向,并与太阳的出没方向进行比较;观测不同月龄时月亮出没的时间,并与太阳的出没时间进行比较;画一套比较完整的、不同月龄的月面图;观测和记录月食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包括月亮被黑影遮住和后来又从黑影中脱出来的

方向、时间和种种现象;仔细观测某几个环形山的细节,等等。

玛雅建筑上刻有月球地图,究竟是怎么回事?

玛雅文明是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的一个古文明,其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玛雅文明处于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现在的墨西哥等地。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不同,玛雅文明竟然有着极其发达的天文学、数学、文字等方面的知识。有着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在繁盛时期拥有几百座城邦,其中有阶梯金字塔、宫殿等建筑。但是玛雅文明的突然消失使这些知识都未流传下来。

玛雅文明的神秘和超前大部分来自于它的天文学知识,玛雅人对天体的运行规律计算的非常精确。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发明于1608年,天文望远镜更晚,连哥白尼的日心说都没有,但是玛雅文明的历法却在世界的天文学艰难发展之前就已经精确地计算出一年为365.2420天,与现代计算值仅仅相差0.0002天。除此之外计算出的金星年历为584天,与现代计算的583.92天相差无几。

在玛雅文明庙宇中一个弧形拱门上刻有一幅月球背面的地图,有着类似于金字塔形状的“尖顶物”。我们都知道月球一直以一面朝向地球,月球的背面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所以在人类没有进入太空之前月球背面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后来我们拍到一些月球上有类似的尖状物,与玛雅人刻画的非常相似。从玛雅人曾经高度的天文学文明来看,玛雅人有可能去过月球或者从更高文明处获得。

玛雅文明高度发达的文明是超脱了当时的实际生活生产条件的。比如当时的玛雅人还没有纺织技术,仅仅以兽皮或植物遮羞。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玛雅人以石器为主要生活工具,没有使用铁器。农业方面仅以刀耕火种为重,且玛雅人生活的热带雨林不利于耕种,效率低下。玛雅人超前的文化发展与当时实际的生产需求十分不符,这些都给玛雅文明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相关阅读

  • 城市里的温暖作文
  • 武汉市有多大面积(武汉市有多大面积和人口)
  • 贵阳属于哪个省份(贵阳是哪个省的)
  • 作文风景优美的地方350个字
  • 我梦想中的城市作文
  • 粉笔英文(粉笔英文单词)
  • 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300字三年级
  • 机器人之城作文400个字
  • 单桥(单桥自卸车)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