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帽石混凝土?
- 2、涵洞台帽和帽石的区别
- 3、涵洞帽石建筑工程介绍?
- 4、涵洞帽石在什么部位
- 5、涵洞帽石属于墩台还是基础
什么是帽石混凝土?
一般是指涵洞端翼墙顶部,前沿伸出墙面5厘米左右的那部分混凝土,合称帽石混凝土。
涵洞帽石位于翼墙及出入口上部,略宽于下面墙体,厚度一般为20cm,是翼墙的一部分,作用是:与翼墙形成整体,保护下边墙体;美观。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涵洞台帽和帽石的区别
涵洞台帽和帽石有3点不同:
1、两者的使用位置不同:台帽就是沿路线横向,盖板接触的那个就叫台帽;帽石是涵洞顶部路面上呈长方体形状的混凝土构件。
2、两者的长度不同:涵洞帽石略宽于下面墙体,厚度一般为20cm,宽度一般35cm,一般悬出量5cm,是翼墙的一部分;而台帽的长度取决于涵洞的长短以及受力大小。
3、两者的作用不同:帽石起到与翼墙形成整体,保护下边墙体和美观的作用;台帽起到保护涵洞和分解涵洞受力的作用。
扩展资料
翼墙不宜采用90°转角,以水工模型试验结果,水流出闸孔口集中于河道中心线上,以致两岸坡上产生直轴回流,影响流量系数,且对岸坡及河床有冲刷作用。
闸门的旋倒未能达到统一步调,有先有后,加上缺乏专人管理,使多股水流速不平稳地相继进入下游河渠,引起横向水流折冲,方向混乱。
翼墙未端90°转角进入下游开阔水面,使两岸壁产生立轴回流,造成冲刷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翼墻
涵洞帽石建筑工程介绍?
涵洞帽石?以下中达咨询带来关于涵洞帽石的简介,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涵洞帽石位于翼墙及出入口上部,略宽于下面墙体,厚度一般为20cm,宽度一般35cm,一般悬出量5cm,是翼墙的一部分。
涵洞帽石作用是:1、与翼墙形成整体,保护下边墙体,2、美观。
涵洞是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有洞身、洞口建筑两大部分组成。洞身由若干管节组成,是涵洞的主体。它埋在路基中,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以便排水;端墙和翼墙位于入口和出口及两侧,起挡土和导流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路堤边坡不受水流冲刷。涵洞组成,涵洞一般横穿路堤下部,多数洞顶有填土,采用单孔或双孔,孔径0.75~6m。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涵洞帽石在什么部位
涵洞帽石位于翼墙及出入口上部,略宽于下面墙体,厚度一般为20cm,宽度一般35cm,一般悬出量5cm,是翼墙的一部分,作用是:
1、与翼墙形成整体,保护下边墙体,
2、美观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 。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涵洞是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有洞身、洞口建筑两大部分组成。洞身由若干管节组成,是涵洞的主体。它埋在路基中,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以便排水;端墙和翼墙位于入口和出口及两侧,起挡土和导流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路堤边坡不受水流冲刷。涵洞组成,涵洞一般横穿路堤下部,多数洞顶有填土,采用单孔或双孔,孔径0.75~6m。
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安全。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涵洞在公路工程中占较大比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工程数量和工程造价上。据有关资料介绍:涵洞工程数量约占桥涵总数的60% 一70%,平原地区,每公里约有1~3座;山岭重丘区,每公里平均约有4~6座。涵洞工程造价约占到桥涵总额的40%左右。
扩展资料
涵洞特点
由于涵洞是处于大自然环境(风、霜、雨、雪、冰冻、高温、水流冲击)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因此要求涵洞必须具备如下特点:
(1)满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证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顺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构件不产生位移和变形。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证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完好,不发生破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涵洞
涵洞帽石属于墩台还是基础
涵洞帽石属于基础,这是因为它们是用来建造桥涵的基础构件。涵洞帽石与其他基础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用来连接涵管的,是构成桥涵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