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越南战争是怎么开始发生的?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越共在北方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此后,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1954年,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 转自铁血社区 ]
1959年,越共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暴动。1960年,由越共控制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到1961年,民族解放战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乡村,美军战斗部队开始进入越南。1964年,北部湾事件之后,美国正式介入越南内战,致使越南战争不断升级。
1973年,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至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统一,组成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数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处决,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权并统治至今。
详细请看参考资料
对"越南的内战""法国入侵越南""美国入侵越南""中国反击越南"进行排序和说明。
1、法国入侵越南
1858—1862年,法国为使越南沦为殖民地而发动的侵略战争。1858至1862年的法越战争,是法国侵略越南的开端。拿破仑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他进一步向亚洲,首先是向中国渗透的战略阵地。西班牙同法国结成同盟参加了作战。1858年9月1日,法国海军上将里戈·德热努亚率领远征军(约3千人),在14艘战舰的支援下侵占了土伦(岘港)要塞和港口。随后,主力调去夺取主要产粮区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只派少量守备部队驻守岘港。经3天激战,法军于1859年2月18日攻占西贡。
2.3、越南内战和美国入侵越南是前后相连的,统称“越南战争”
(1961年—1975年),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共称抗美救国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也是该国至今战败的战争(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北越军和南越共军最终打败了南越政府军队,攻占了全越南。
4、中国反击越南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越南的内战(上世纪60年代)具体起于何时
1、起源于1955年。
越南战争是指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至1975年间冷战中在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原因:越南战争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
3、美国参战: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共产党中国对美国安全利益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
印度支那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1948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即48-2号报告。该报告使美国坚定地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对法属印度支那应给予特别的注意”。
4、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美军在当地留下大量越美混血儿 。
随后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扩展资料: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 。
“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的过度扩张,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在70年代初率先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并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以此为突破口营造美中苏大三角关系。并触发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的军事改革。
美军汲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在冷战时代终结之前不再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进行传统的持久消耗战争,转而依靠巨大的海空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作战,强调首战制胜、速战速决,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低强度战争理论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作战样式。
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简介
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编辑本段战争简介
越南战争(1945年~1979年)有多重解释(包括:法国的越南战争、美国的越南战争、越南内战、中国的越南战争),最著名的是美国的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
本文所指的是美国的越南战争。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越南称为抗美救国战争);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反抗美国和越南共和国的战争。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美国称为光荣的撤退)。越南战争是冷战下的一次实战,希望统一越南的越南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