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道光皇帝在位几年
道光帝在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即位,道光三十年正月去世,实际在位二十九年零六个月。
道光帝,是什么意思?
道光帝即爱新觉罗·旻宁。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通称道光帝,爱新觉罗氏,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满语,穆麟德:min ning)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清仁宗(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是清兵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分继承皇位的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在位期间清朝积贫积弱,他为挽救清朝颓势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去世。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道光帝叫什么名字
道光帝叫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为中国清朝第八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1821年-1850年),始于1821年(道光元年),至1850年(道光三十年),共三十年。
在位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出生于撷芳殿,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和硕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庆皇帝驾崩后,旻宁于同日即位,随即定年号为“道光”,于次年开始使用。
清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道光皇帝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一开始还能勉强支撑着临朝办理政事。
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已没有康复希望,忙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大臣载恒、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进宫,命令他们随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锦合,内有御笔两谕:先书“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封为亲王”。
后书“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立为皇太子”,并附有相应满文。中午,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内。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庙号清宣宗。葬河北易县清慕陵。
清朝道光帝的简介?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清宣宗爱新觉罗·_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_宁。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病重,宣布嘉庆四年的时候的诏书,立_宁为皇太子。嘉庆皇帝驾崩后,_宁在太和殿登基。
_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鸦片战争战败后,前方将帅还不断谎报战绩,掩败为功,责任重大的指挥官靖逆将军奕山竟被钦命“交部优叙”,赏白玉翎管。
礼部右侍郎曾国藩批评道光时代:“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缄默。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乃至太平天国兵起,地方官仍互相隐讳,不敢上报。
_宁在鸦片战争中立场动摇,指挥失败,使中国蒙受耻辱,与英军签订清朝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由古代步入近代,_宁也就成为惟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
扩展资料
后人评价:道光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史上,第一个同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鸦片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道光皇帝应负主要历史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光帝
道光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道光帝生平事迹及个人解析
道光皇帝,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值得一提的是,道光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唯一一个以嫡子之身继承皇位的,道光帝在位期间正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时,这一时期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或许是与先辈历经了九龙夺嫡相比道光帝的皇位来得太过容易以至于不知道珍惜,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道光是怎么做皇帝的,一起来看道光皇帝简介。
道光皇帝简介
道光帝清宣宗道光(成)皇帝(1782-1850年),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据记载,道光皇帝是嘉庆病死后继位,他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清朝皇帝道光帝生平事迹及个人解析
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虽然嘉庆皇帝很早就决定传位给宁,但嘉庆十八年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道光帝即位之前 起义军攻入北京城
当时反清复明的组织天理教在京畿非常活跃,一部分义军准备趁嘉庆皇帝出宫之际,拿下北京,他们的主攻目标是紫禁城,而且已经买通了几个太监做内应,义军按计划混入城中,准备从东,西华门冲入紫禁城。但东华门的义军过早暴露了身份,不得已总攻提前开始。
义军在太监的带领下迅速冲进了宫中,此时嘉庆皇帝正在避暑山庄,宫内一切由宁掌管,正在乾清宫上书房读书的宁得到报告后,带着另两位亲王冲了出去,当时内宫的大门已经关上,但还是有几个义军爬上了墙头。绵宁用鸟枪当场射杀了两个义军,其中一个因为找不到弹药,把黄金做的纽扣给扯下来当炮弹。
这时清军援兵到了,冲进紫禁城的义军被全部杀害。由于绵宁的行动,保住了内宫女眷没有受到伤害。事后,得到了嘉庆皇帝的赞许,并封他为智亲王,宁嗣皇帝的位子也就更加稳固了。
道光帝即位之初 史称“嘉道中衰”
道光即位之初,中国正面临最严重的内外危机。清王朝已经开始走下坡,史称“嘉道中衰”,其突出表现在吏治腐败,武备张弛,国库空虚,民众反清斗争频频;在外,西方列强势力东侵,鸦片荼毒国民。道光颇想有一番作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中兴。他虽然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以俭德著称。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
虎门销烟之后 鸦片战争爆发
道光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使他寝食不安。最后下决心严厉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共19179 箱、2119 袋,总计2376254斤,在虎门当众销毁。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销毒数量最多的一次。
关于清朝道光皇帝,你有哪些了解?
引言:清朝道光皇帝是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出生于撷芳殿,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清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一、道光帝对生活十分节俭
在鸦片战争开始前,道光帝一直继承着嘉庆帝的遗志。他本人生活非常节俭,传说作为皇帝,他身上的衣服并没有像历代皇帝那样勤更换,甚至来说还有一些破损,甚至打上了补丁。这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是不会出现的事情,因为在皇帝看来衣着是一个皇帝的外表面子问题,但是节俭的道光皇帝对此却并不在乎。
二、道光帝对大臣及妃子的要求
道光帝的节俭还表现在他对大臣们的一些要求规定上面。他曾经规定,朝中六品以下的官员一律不得穿着绸缎等名贵布料的衣服。只能穿布衣布靴上朝,就是因为这样许多臣子们都深受困扰。道光皇帝的节俭还远远不止如此。据说他会将一些已经用过的文房用具发给大臣们继续使用,甚至连自己后宫的妃子们,他也要求一律不得穿着丝绸或锦缎衣服,要跟他本人一样衣着朴素,如果有破损就补补丁。
三、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
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性格多疑,犹豫而且反复无常,所以在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的治国之举手脚甚微,他在用人时,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战争失败后,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鸦片战争失败、丧权辱国《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责任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的名字应当钉在中华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让那些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者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