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南昌从古至今都很出名,现今除了刘涛和邓超还有哪些名人?
- 2、历史上的南昌
- 3、出自于南昌的古代名人
- 4、江西出过哪些名人
- 5、南昌从古至今都很出名,现今除了刘涛和邓超,还出现过哪些名人?
- 6、南昌有哪些文化名人?
南昌从古至今都很出名,现今除了刘涛和邓超还有哪些名人?
还有田小洁,鲍方,胡丹丹,杨钰莹,黄磊这些明星也是南昌的。感觉南昌的明星不少呀。
历史上的南昌
1.历史上的南昌名人有哪些
徐孺子,东 *** ,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别人不能享用。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子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邓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南昌人。四代为官,初为州西曹主簿,后为南海郡太守。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助晋安王刘子勋在当阳称帝,任镇军长史兼浔阳内史,行江州军政大权。当时皇族诸王夺位剧烈,孝武帝死,他拥戴刘子勋在浔阳称帝,建号义嘉元年(466),封左将军、尚书右仆射。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南昌)分宁(今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
陈恕(946—1004),字仲言,南昌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大宋一代名臣。
熊良辅(1310—1380),字任重,号梅边居士,南昌人。元朝文学家。他是当时誉满江南的文学家,且精通易经。所著《小学入门》、《风雅遗音》、《周易本义集成》等书,名重一时。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晚号尚泉,南昌府新建县沙田魏村人,明代戏曲音乐家。
舒芬(1487—1531),字国裳,号梓溪,明进贤县人(今属南昌),经学家,正德状元。
汪大渊字焕章,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地中海出红海,横渡印度洋,前后历时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傅炯(1502—1585),字朝晋,号石渊,进贤县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嘉靖二年(1523)殿试进士。历任山东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疾恶如仇,是大明一代名臣。
魏良弼(1492—1575),字师说,号水洲,新建县人。明朝理学家。
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为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由于长期积忧抑郁,遂患颠狂之疾,颠态百出。清代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
陈弘绪(1597—1665),字士业,号石庄,南昌府新建县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程懋筠(1900—1957),字与松,新建县人,近现代中国最著名音乐家之一,前朝《中华民国国歌》作者!
刘和珍,女,江西南昌人。民国学生运动领袖,“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2.南昌市的历史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
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
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
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
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汉兴,高祖刘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积相当于今江西全境,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从西汉至三国归晋,前后历500余年,南昌一直为豫章郡治。
三国时,南昌属吴,吴主孙策、孙权等先后在豫章郡内分立庐陵、鄱阳、安成、临川等郡。汉代以来,南昌地区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
东晋时,南昌既是江州州治,又是豫章郡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隋唐时期将豫章郡改为洪州,设总管府,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
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宋建隆二年(961)将都城从建康迁往南昌,号“南都”,李璟死后又迁回建康。北宋时南昌仍为洪州,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
宋徽宗时期,南昌行政区辖地2.5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30人,每平方公里达21人。南宋孝宗将洪州改为隆兴府。
元代称南昌为隆兴路,后改龙兴路,是江西行中书省和布Politics所。明代先后称南昌为洪都府、南昌府。
民国初年立豫章道,1926年设南昌市,古城墙因修筑环城马路于1928年拆毁。
3.南昌历史上曾被称为什么
古称豫章、洪都。
南昌,简称 “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 ,是江西省省会。南昌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南昌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世界重要的光伏、光电和VR产业基地。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 *** 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曾是中华民国军事首都。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南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大一统王朝统治下的。在先秦时期,南昌地一直处吴、楚交界。春秋时期,南昌地属吴国。战国时期,后占据吴地的越被楚灭后,南昌地归属楚国。
之后的一段时间南昌归秦汉这俩个统一的王朝所管辖。三国时期,南昌归孙权所建立的吴国豫章郡管辖。南北朝时期,南昌则是依次归属南朝的东晋、宋、齐、梁、陈。
南北朝之后,南昌归大一统的隋朝。隋末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江西地区也出现了以林士弘为首的农民起义。
并几乎占领了整个江西地区,南昌也在其统治境内,后其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所以隋末时期,南昌还归属过林士弘的楚国。
林士弘被唐所灭后,南昌又归属了大一统的唐朝。唐末出现五代十国,南昌先是归属杨行密的吴国,后来吴被权臣徐知诰取代,徐知诰开始改国号为齐,后其自称唐室之后。
因此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所以南昌又归属南唐。而在这段时间,南唐中主李璟甚至曾有过一段时间把都城定于南昌,史称南都。
南唐被赵匡胤所灭后,南昌地属北宋,靖康之变后,又属南宋。元灭宋后,南昌归大一统的元朝。元末时期,此地为陈友谅所占。
因其登基称帝,定国为汉,所以南昌这时归陈友谅的汉国所有。朱元璋灭陈友谅后,归大一统明朝。清军入关后,又属南明,南明被灭后,则最后归属大一统的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南昌
4.历史上的南昌名人有哪些
徐孺子,东 *** ,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
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别人不能享用。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子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邓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南昌人。四代为官,初为州西曹主簿,后为南海郡太守。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助晋安王刘子勋在当阳称帝,任镇军长史兼浔阳内史,行江州军政大权。当时皇族诸王夺位剧烈,孝武帝死,他拥戴刘子勋在浔阳称帝,建号义嘉元年(466),封左将军、尚书右仆射。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南昌)分宁(今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
陈恕(946—1004),字仲言,南昌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任澧州通判。
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大宋一代名臣。
熊良辅(1310—1380),字任重,号梅边居士,南昌人。元朝文学家。
他是当时誉满江南的文学家,且精通易经。所著《小学入门》、《风雅遗音》、《周易本义集成》等书,名重一时。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晚号尚泉,南昌府新建县沙田魏村人,明代戏曲音乐家。 舒芬(1487—1531),字国裳,号梓溪,明进贤县人(今属南昌),经学家,正德状元。
汪大渊字焕章,南昌人。 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
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地中海出红海,横渡印度洋,前后历时五年。
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
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
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
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傅炯(1502—1585),字朝晋,号石渊,进贤县人。
明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嘉靖二年(1523)殿试进士。 历任山东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等职。
他为官清正,疾恶如仇,是大明一代名臣。 魏良弼(1492—1575),字师说,号水洲,新建县人。
明朝理学家。 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
江西南昌人,为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
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由于长期积忧抑郁,遂患颠狂之疾,颠态百出。
清代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 陈弘绪(1597—1665),字士业,号石庄,南昌府新建县人。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程懋筠(1900—1957),字与松,新建县人,近现代中国最著名音乐家之一,前朝《中华民国国歌》作者! 刘和珍,女,江西南昌人。
民国学生运动领袖,“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
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5.南昌的历史
南昌,这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却蕴涵着不平凡的历史.文化和风情!
这22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片红色的故土上,塑造了南昌金色的田园,打造了南昌的古色风情,增添了南昌的特色魅力。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称,成就了南昌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的壮观。
早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当时,南昌还上著名的造船之都。不知道有多少条装载着我国富饶的产物历经海上丝绸之路,畅游邻国的船只是出自南昌呢?
即使那些沧桑的影子早已慢慢褪却,可仍然隐藏不了岁月的痕迹,湮没不掉历史的足迹..。在这片绿色的原野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逸事存墨。
1927年8月1日,就是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 *** 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 *** 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抒写了南昌历史的新篇章,开创了新纪元。虽然南昌起义失败了,但是它标志着我们中国 *** 逐渐走向成熟,擦亮了新的曙光,点燃了星星之火。也正是南昌见证了这一历史的时刻,感受了耀眼的光辉。
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袅袅余音,处处弥漫着历史的香气。屹立在广场南端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高耸入云,成为南昌革命历史的丰碑。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更增添了南昌历史的韵味。隆重得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动人景致。古树参天,清净幽雅的青云谱道院,真实的记录了明末清初水墨写意派大师在八大山人的隐居生活。还有岗峦叠翠,飞瀑流泉,景色清幽,气候宜人,素有“小庐山”之称的梅岭,以及经历三百多年风雨的洗礼,至今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的洪崖丹井。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景观陆续诞生。各种风味,不同情调的风景区,为南昌刷亮了新的历史!
纵使南昌没有北京胡同的历史绵情,也及不上那的古色古香。纵然南昌没有上海大都市的繁华热闹,也没有发达城市的热情豪迈。但是它的特点,它的历史,它的一切,都不是其他地方能比拟的。在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和鱼米之乡上,交融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历史传情。
南昌,不仅仅是风景秀丽,古迹众多;而且还凝聚了各路英雄好汉的点点滴滴,真不愧为“英雄城”
深呼吸,刹那间,感受到了南昌历史的气息,品味到南昌悠久的文化和古老的风俗民情。
我爱南昌,我爱这山水之都,我爱这历史名城!
6.南昌历史上曾被称为什么
南昌,简称洪,又称洪城、英雄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省会,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
南昌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因为在南昌有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 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 ***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故而得名。
“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故名有豫章、洪州、隆兴、龙兴、钟陵、宜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祝您愉快。
如果满意,请点击我的回答左下角“…”,这个点开,有个采纳,请采纳,谢谢
7.南昌有多少年的历史
南昌,江西省的省会,全国 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105、320、316国道纵贯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南昌已成为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地区。
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入新世纪,南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委、市 *** 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建设“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利用南昌的“五大优势”,紧紧抓住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市场取向改革两个关键,以大力实施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为核心战略,狠抓工业、农业、三产、招商引资、个私民营经济五个着力点,全力打造“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四最”品牌,吸引了许多国际大财团、大项目前来落户
8.南昌的古代名称是什么
南昌,简称 “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洪城、龙兴路、英雄城、南都、洪州、隆兴府。
前202年(汉高祖5年)刘邦派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设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修筑“灌城”,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
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
589年(隋开皇九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复为洪州。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称洪州。
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
975年(宋开宝八年)复名洪州,北宋年间,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置隆兴路,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是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1914年(民国二年)为豫章道。
扩展资料:
南昌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珍贵的人文印记,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
南昌名人辈出,孕育了中国音乐鼻祖伶伦(洪崖先生),汉代南州高士徐孺子,净明道派创始人晋代治水专家许逊,明末清初写意画大师八大山人(朱耷)等历史名家,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大家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和不朽诗文。
南昌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拥有600余处文化遗址,滕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曾在此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释义: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的千古佳句。
西山万寿宫为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绳金塔屹立1100多年不倒,是南昌的“镇城之宝”;汉代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同时,南昌还是中国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摇篮。
出自于南昌的古代名人
南昌历史名人:
徐孺子,东汉人,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别人不能享用。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子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邓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南昌人。四代为官,初为州西曹主簿,后为南海郡太守。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助晋安王刘子勋在当阳称帝,任镇军长史兼浔阳内史,行江州军政大权。当时皇族诸王夺位剧烈,孝武帝死,他拥戴刘子勋在浔阳称帝,建号义嘉元年(466),封左将军、尚书右仆射。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南昌)分宁(今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
陈恕(946—1004),字仲言,南昌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大宋一代名臣。
熊良辅(1310—1380),字任重,号梅边居士,南昌人。元朝文学家。他是当时誉满江南的文学家,且精通易经。所著《小学入门》、《风雅遗音》、《周易本义集成》等书,名重一时。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晚号尚泉,南昌府新建县沙田魏村人,明代戏曲音乐家。
舒芬(1487—1531),字国裳,号梓溪,明进贤县人(今属南昌),经学家,正德状元。
汪大渊字焕章,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地中海出红海,横渡印度洋,前后历时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傅炯(1502—1585),字朝晋,号石渊,进贤县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嘉靖二年(1523)殿试进士。历任山东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疾恶如仇,是大明一代名臣。
魏良弼(1492—1575),字师说,号水洲,新建县人。明朝理学家。
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为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由于长期积忧抑郁,遂患颠狂之疾,颠态百出。清代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
陈弘绪(1597—1665),字士业,号石庄,南昌府新建县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程懋筠(1900—1957),字与松,新建县人,近现代中国最著名音乐家之一,前朝《中华民国国歌》作者!
刘和珍,女,江西南昌人。民国学生运动领袖,“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胡先骕,(1894~1968),号步曾,江西新建人,植物学家,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胡先骕,被誉为“植物分类学之父”。
黄秋园(1914—1979),名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南昌县人。现代山水画大家。
江西出过哪些名人
问题一:从古至今,江西省出过哪些名人? 文化文人类。 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进士10495名,占全国的10.99%;有状元41名。江西历史上,文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有如夏夜星空灿烂、光耀夺目。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黄庭坚、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洪迈、刘过、汤显祖、蒋士铨、周行清、朱耷、宋应星、裘日修、雷发达、宋祁、刘恕、马端临、陈寅恪、傅抱石……数不胜数,一位又一位的文化巨擘,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
革命先驱。 *** 、李井泉、余秋里、邹家华、许德珩、康克清、萧华、王恩茂等人也是祖籍江西或是江西人。位于南昌市的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内珍藏著24万为新中国牺牲的江西籍革命烈士。1955年至1965年被授军衔的中国人民 *** 江西籍将帅人物共325位,占中国人民 *** 将帅总数的20%。
王安石(1021-1086)埂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 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清运道人。明代杰出的 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被誉 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 词人。
文天祥(1236―1282)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又名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德佑二年(1276),元兵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文天祥赴元军议和,被扣留押送北方,行至镇江,得与战友等逃脱南归,至温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元兵南下时,一再起兵抗御,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囚于燕京(今北京)四年,不屈就义。年四十七。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人。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芦荻画地教其识字,发愤苦学,二十四岁时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副宰相等职,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同时,他又是北宋古文革新群体的领导者,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他积极奖掖后进,王安石、苏东坡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 *** ,南宋江西婺源人。父朱松,进士出身,对二程理学窥研弥深,因不附和议,得罪秦桧,失官居家,以教书为业,恪守孔孟之道。其父对朱熹要求严格,不仅以儒家经书对他进行严格教导,而且对他讲授“古今成败兴亡大致”,教育他关心民族社稷安危和社会现实问题,树立抗金必胜思想和信念。朱熹严守父训,刻苦读书,青少年时代,精心研读儒家主要著作,广泛涉猎各家学说和各种格致之学,学业猛进,十九岁登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曾任南康军两年零一个月。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李烈钧(1882-1946),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号侠黄,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 *** 二级陆军上将。
吴学周,化学家。江西萍乡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同年冬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
袁隆平 (1930.9.7 -),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氏”、“米神”等。...
问题二:江西出过什么伟人啊?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赣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奥义为:“文、章、节、义”。可以说自古以来文章与节义并重,不仅是对赣文化主体精神的评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单就诗家而言,唐时“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时,则转而为“宋诗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欧王苏黄”,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并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况且宋朝是华夏文化的造极之世,宋明时期又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二个诸子百家时代,江西文化人无疑是其中的主角。两宋时期,众多文化巨子从江右喷薄而出,叱咤风云,开宗立派,引领潮流,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也无疑是江西人文辉煌灿烂、如日中天的极盛之期,并且为华夏文化之登峰造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中华文化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余烈,在正统的文化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后也在比较高的水平上运行。元代以来江西所产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马端临、虞集、揭菟埂⒘跏敝小⑽獬巍⒙耷账场⒔忡啤⑽毫几ā⑻老宰妗⑺斡π恰⑼蹰喽ā⑽红、朱耷、蒋士铨、陈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陈寅恪、萧公权、傅抱石、梅汝H、程懋筠、胡先X、黄秋园、古龙、公刘等等,亦可称得上超超玄箸矣!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化极盛之期取得最高成就的省份应该占据其中之一席。
问题三:江西出过哪些名人? 徐稚、陶渊明、綦毋潜、来鹄、林士弘、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曾巩、黄庭坚、姜夔、杨万里、
朱熹、陆九渊、京镗、石孝友、文天祥、虞集、揭菟埂⒔忡啤⑼舸笤ā⑺斡π恰⑽毫几ā⑻老宰妗⒅燹恰
王猷定、彭元瑞、蒋士铨、魏禧、詹天佑、陈寅恪、傅抱石、胡先X、梅汝H、程懋筠、罗隆基、黄秋园、
欧阳竟无、古龙、袁隆平、李安、刘颁、刘敞、方志敏等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问题四:江西古代的名人有哪些?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徐稚、陶渊明、綦毋潜、来鹄、林士弘、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曾巩、黄庭坚、姜夔、杨万里、朱熹、陆九渊、京镗、石孝友、文天祥、虞集、揭菟埂⒔忡啤⑼舸笤ā⑺斡π恰⑽毫几ā⑻老宰妗⒅燹恰⑼蹰喽ā⑴碓瑞、蒋士铨、魏禧、詹天佑等等.
徐稚(公元97―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今丰城白土乡隐溪村)。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綦毋潜(691年-756年,綦音qi齐),字孝通,江西南康人。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
林士弘(?-622) 隋末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江西鄱阳人。占据虔州(今江西赣州),起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一度据有北起九江南达番禺(今广州)的广大地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 抚州 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 进贤)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0~1106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 。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 *** ,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文天祥(1236―1283)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抚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解缙(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今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宋应星(1587-1661),汉族,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朝科学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54~1638)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汤显祖(1550~1616) 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M,(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蒋士铨(1725~1784) 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
问题五:江西有什么名人 秦汉之交 吴芮、梅m、章文 汉朝 徐稚、李朝、唐檀、程曾、张遐、李淑、范延寿、何汤、沈友、谌重、罗珠、张盛 三国吴 聂友、徐整、谌礼 晋朝 周访、湛氏、陶侃、陶渊明、许逊、吴猛、熊远、熊鸣鹄、熊襄、修肃、喻归、喻希、张须无、张僧鉴、张野、邓德明、周续之、周景式、陈重、雷义、雷次宗、雷焕、湛方生、翟汤、释慧远 南朝 胡谐之、胡藩、邓琬、湛僧智、熊昙朗、黄法氍、周敷、周迪、周罗T、吴迈远 隋朝 林士弘 唐朝 钟绍京、卢肇、黄颇、卢迈、杨相如、李思元、李俨、綦毋潜、来鹄、来鹏、王贞白、郑谷、王季友、刘Y虚、陈陶、施肩吾、吴武陵、熊孺登、湛贲、彭伉、喻凫、贯休、袁皓、彭构云、许和子、饶娥、行思、胡惠超、陶玉、霍仲初 五代十国 钟传、卢光稠、危全讽、谭全播、宋齐邱、元德昭、萧俨、王定保、孙鲂、廖匡图、廖凝、陈岳、陈F、陈乔、沈彬、虚中、刘洞、夏宝松、董源、巨然、徐熙、李颇、曾文{、刘江东 宋朝 王钦若、乐史、晏殊、晏几道、刘沆、陈彭年、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布、王韶、黄庭坚、蒋贲、刘恕、刘、刘敞、夏竦、京镗、陈恕、陈执中、姜夔、杨万里、 朱熹、陆九渊、李觏、彭汝砺、孔文仲、郭知章、周必大、杨邦V、胡铨、赵汝愚、孙逢吉、何昌言、洪皓、洪迈、洪适、洪遵、洪刍、石孝友、马廷鸾、江万里 、文天祥、谢枋得、邓光荐、王炎午、元绛、王庭、 刘过、刘辰翁、汪应辰、罗大经、罗烨、罗泌、危稹、曾原一、曾几、曾安止、曾民瞻、侯叔献、徐梦莘、张潜、李仲容、舒翁 元朝 虞集、揭菟埂⒊填曳颉⑽獬巍⒎Z、危素、阴时夫、刘时中、汪大渊、朱思本、马端临、周德清、萧德祥、赵善庆、燕楠芝庵、杜可用 明朝 解缙、黄子澄、胡广、胡俨、王艮、杨士奇、陈循、金幼孜、曾綮、曾鹤龄、彭时、彭华、张位、舒芬、陈诚、周忱、况钟、谭纶、费宏、夏言、严嵩、邓子龙、毛伯温、朱权、汤显祖、魏良辅、魏良弼、宋应星、郭子章、王猷定、胡居仁、欧阳德、颜均、何心隐、罗伦、罗汝芳、罗洪先、罗钦顺、聂豹、邹守益、邹元标、艾南英、刘同升、邓志谟、喻嘉言、张自烈、姜曰广、杨廷麟、郭维经、廖均卿、娄妃、周颠仙、邓茂七 清朝 魏禧、朱耷、牛石慧、罗牧、李绂、彭元瑞、蒋士铨、裘日修、戴衢亨、程焕采、程鹬采、黄爵滋、文廷式、陈炽、陈宝箴、王猷定、江永、蔡时翔、雷发达、齐彦槐、詹天佑 民国 李烈钧、张勋、陈赞贤、张国焘、蔡公时、黄维、桂永清、刘峙、熊式辉、方志敏、熊雄、古柏、刘英、邱金辉、刘和珍、王造时、罗隆基、欧阳竟无、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熊佛西、吴有训、胡先X、曾炯、康爱德、程懋筠、李瑞清、许德珩、杜宣、蔡若虹、陈邦柱、蒋彝、梅汝H、邹韬奋、 张其德 影视娱乐界 陈红、高希希、杨钰莹、刘涛、邓超、黄磊、闵春晓、喻恩泰、程前、文清、邓建国、石兰、罗琦、谈芳兵、陈创、盛中国 名模 谢东娜、吕燕、李冰 运动员 许艳梅、童非、熊国宝、彭勃、杨文军、吴静钰、高玉兰、何汉斌、欧阳鲲鹏
问题六:江西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 江西音乐名人习小林,大名显赫,风麾互联网!
用百度搜狗日业洋锍甙艘衾置师习小林,发现网上有数十万个网页都是有关他在笛箫尺八制作研究演奏方面的内容!
确证就是笛箫尺八音乐名师习小林
问题七:历史上江西九江出过什么名人? 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九江的山水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陈三立、李烈钧、许德衍等一代代成就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康有为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释慧远、陆修静、吕洞宾、虚云法师等高士名僧。九江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亦给九江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词书画、铭文碑刻、轶文趣事和种种文化胜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诵;东林净土、云居禅院天下佛门景仰;白鹿洞书院、粟里醉石、周瑜点将台、白司马花径、灌婴浪井、南崖山谷祠驰名四海。它们交相辉映,闪耀着九江文化的灿烂光辉! 周敦颐是著名的理学家,他在的时期还没有九江一中呢
九江名人
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虚云、李烈钧、蒋彝、许德珩(附夫人劳君展)、杜宣、蔡若虹、杨叔子、殷有为、陈邦柱、袁隆平
古代名人
陶侃、陶渊明、朱熹、黄庭坚、江万里、
问题八:江西有哪些名人??? 秦汉之交 吴芮、梅m、章文
汉朝 徐稚、唐檀、程曾、李朝、陈重、雷义、何汤、沈友、张遐、李淑、范延功、谌重
三国吴 聂友、徐整、谌礼
晋朝 许逊、陶侃、陶渊明、慧远、周访、吴猛、雷焕、周续之、湛方生、翟汤、熊远、周景式、湛氏、熊鸣鹄、熊襄、修肃、喻归、喻希、张须无、张僧鉴、张野
南朝 雷次宗、胡藩、邓琬、邓德明、吴迈远、胡谐之、湛僧智、黄法氍、熊昙朗、周敷、周迪、周罗T 隋朝 林士弘
唐朝 钟绍京、行思、綦毋潜、刘Y虚、许和子、吴武陵、卢肇、舒元舆、来鹏、来鹄、郑谷、王贞白、陈陶、贯休、王季友、胡惠超、熊孺登、袁皓、黄颇、施肩吾、陶玉、霍仲初、饶娥、卢迈、杨相如、李思元、李俨、湛贲、彭伉、喻凫、彭构云
五代十国 董源、巨然、徐熙、李颇、王定保、沈彬、孙鲂、钟传、卢光稠、危全讽、谭全播、刘江东、曾文{、宋齐邱、元德昭、廖匡图、廖凝、萧俨、陈岳、陈F、陈乔、虚中、刘洞、夏宝松
宋朝 王钦若、乐史、晏殊、晏几道、刘沆、陈彭年、欧阳修、王安石、王、曾巩、曾布、王韶、黄庭坚、蒋贲、刘恕、刘、刘敞、夏竦、京镗、陈恕、陈执中、姜夔、杨万里、朱熹、陆九渊、李觏、彭汝砺、孔文仲、郭知章、周必大、杨邦V、胡铨、赵汝愚、孙逢吉、何昌言、洪皓、洪迈、洪适、洪遵、洪刍、石孝友、马廷鸾、江万里、文天祥、谢枋得、邓光荐、王炎午、元绛、王庭、刘过、刘辰翁、汪应辰、罗大经、罗烨、罗泌、危稹、曾原一、曾几、曾安止、曾民瞻、侯叔献、徐梦莘、张潜、舒翁、杨无咎、谢逸、惠洪、徐俯、汪藻、向子湮、赵长卿、张辑、陈郁、吴曾、萧立之、徐元杰、欧阳守道、李燔、饶鲁
元朝 程钜夫、吴澄、虞集、揭菟埂⒎Z、马端临、危素、朱思本、汪大渊、刘时中、周德清、赵善庆、汪元亨、饶自然、燕楠芝庵、燕公楠、刘埙、陈苑、熊朋来、刘将孙、何中、阴时夫、杜可用、危亦林、赵友钦、陈致虚、杜本、方从义、梁寅
明朝 解缙、黄子澄、胡广、胡俨、王艮、杨士奇、陈循、金幼孜、李时勉、曾綮、曾鹤龄、彭时、彭华、张位、舒芬、陈诚、周忱、况钟、谭纶、费宏、夏言、严嵩、刘一G、邓子龙、毛伯温、朱权、汤显祖、魏良辅、魏良弼、宋应星、郭子章、郭诩、吴与弼、胡居仁、娄谅、欧阳德、颜均、何心隐、罗伦、罗汝芳、罗洪先、罗钦顺、聂豹、邹守益、邹元标、胡直、刘元卿、王时槐、陈九川、邓以赞、邓元锡、章潢、章衮、张羽、刘崧、艾南英、刘同升、李昌祺、邓志谟、张自烈、喻嘉言、姜曰广、袁继咸、杨廷麟、郭维经、廖均卿、娄妃、周颠、邓茂七
清朝 魏禧、彭士望、王猷定、周亮工、朱耷、牛石慧、罗牧、闵贞、谢文、朱轼、李绂、江永、蒋士铨、乐钧、曾燠、吴嵩梁、彭元瑞、裘曰修、曹秀先、谢启昆、刘凤诰、舒梦兰、戴衢亨、李宗瀚、蔡上翔、纪大奎、杨希闵、黄爵滋、高心夔、勒方、文廷式、陈炽、陈宝箴、雷发达、齐彦槐
民国 李烈钧、张勋、陈赞贤、张国焘、蔡公时、黄维、桂永清、刘峙、熊式辉、方志敏、赵醒侬、傅烈、熊雄、古柏、刘英、邱金辉、刘和珍、王造时、罗隆基、杨杏佛、萧公权、许德珩、欧阳竟无、陈三立、陈寅恪、陈师曾、夏敬观、汪辟疆、龙榆生、游国恩、萧涤非、白采、罗黑芷、饶孟侃、张恨水、熊佛西、吴有训、饶毓泰、杨惟义、陈桢、胡先X、程懋筠、萧长华、李瑞清、傅抱石、黄秋园、陶博吾、王梦白、柳子谷、蔡若虹、蒋彝、梅汝H、邹韬奋、张其德、詹天佑、曾炯、康爱德...
问题九:江西婺源出过哪些名人 南宋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朱熹、明篆刻家何震、清经学 音韵学家江永、清科学家齐彦槐、詹天佑、程门雪、 *** 、金庸等家乡或祖籍地所在。出进士522人,仕宦2665人,历代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
问题十:从古至今,九江出过哪些名人? 九江名人
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虚云、李烈钧、蒋彝、许德珩(附夫人劳君展)、杜宣、蔡若虹、杨叔子、殷有为、陈邦柱、袁隆平
古代名人
灌婴、周泰(三国,吴)、陶侃、庾亮、慧远、陶渊明、狄仁杰、白居易、李渤、周敦颐、黄庭坚、岳飞、朱熹、江万里
南昌从古至今都很出名,现今除了刘涛和邓超,还出现过哪些名人?
南昌: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在汉代,在江西境内设立豫章郡,郡治南昌县。在隋朝,废郡设州,豫章更名为洪州。元朝洪州改名龙兴路,明朝改成南昌府,沿用到清末。民国改成南昌市,沿用至今。
徐孺子。南昌在唐朝之前,籍籍无名。直到滕王阁南昌著名宴会,诞生了王勃的千古绝唱,南昌才渐渐闻名。追溯南昌名人,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徐孺子。也就是《滕王阁序》所说的“徐孺下陈蕃之榻”的中徐孺。
(汉代豫章郡18县地图)
黄庭坚,宋代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成就极高,书法界有“苏黄米蔡”叫法。
(黄庭坚书法)
八大山人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八大山人画作)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
(傅抱石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
南昌有哪些文化名人?
南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春秋战国时期,孔丘弟子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中原文化开始传入。
西汉至清,南昌孕育了汉代南州高士徐稚(徐孺子),净明道派创始人晋代治水专家许逊,唐代杰出的小说家王定保,五代南唐名相宋齐丘,南方山水画的开山大师董源、巨然,北宋词人晏殊、晏几道父子,名相陈恕、陈执中父子,南宋词人宰相京镗,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航海家汪大渊,明代阁臣胡俨、张位,“昆曲鼻祖”戏曲家魏良辅,研究日食的杰出天文学家欧阳斌元,明末清初写意画大师八大山人(朱耷),“三大医家”的喻嘉言,清代《四库全书》编辑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文学家王猷定等等。
历代许多名人文士,如梅福、王勃、张九龄、孟浩然、李白、白居易、杜牧、韩愈、曾巩、欧阳修、苏辙、周敦颐、朱熹、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唐寅、汤显祖、宋应星等都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或不朽诗文,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近代以来涌现的文化名人有:植物学家胡先骕、数学家曾炯、画家傅抱石、法学家梅汝璈、音乐家程懋筠、桥梁专家梅旸春、烈女刘和珍、画家黄秋园、诗人公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