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新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新古典主义美术什么产生背景

 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风靡西欧的美术样式。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与衰落的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 西方对于古典美术的关心早在18世纪初就已出现,特别是一些意大利文化遗址,如庞培故城被发掘(1748)后,美术家对古典美术非常向往,常去希腊﹑小亚细亚去考察旅行,从而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在美学上,德国美学家J.J.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模仿论》(1755)﹑意大利美术家G.B.皮拉内西的《关于罗马人的豪奢和建筑》(1761),对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决定性影响。19世纪,拿破仑对罗马帝国的向往更促进了这一倾向。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中,建筑师有英国的R.亚当﹑W.钱伯斯,法国的J.-G.苏弗洛,德国的K.F.申克尔;雕塑家有法国的J.-A.乌东,意大利的A.卡诺瓦;画家有德国的A.R.门斯,英国的B.韦斯特,法国的J.-M.维安。新古典主义至维安的弟子J.-L.大卫及大卫的学生J.-A.-D.安格尔,取得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新古典主义被19世纪的学院派视为典范,长期成为正统。但同时又由于它对远古和异国的热烈憧憬和官能性的倾向,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在斯托拉时代的德国一度也流行”新古典主义艺术”这一概念,但内涵则异样。在埃及美术﹑现代建筑和日本现代美术中,也常借用这一名称指某种追慕古典的美术样式。

代表人物:大卫 安格尔 普桑 布格霍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含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的画风都是怎样的?

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在画风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画风在于细腻二字,画法是循规蹈矩的,后者的特点是感性,颜色是不受拘束的,不是特别的细致,对比很鲜明,强调人的个性与自由。其实两种画风还有着政治上的联系,比如说新古典就是为了煽动人们的思想,让他们站起来反对国家的某种制度,形成革命,所以画作非常的严谨,不允许有哪怕一点的粗糙,不允许出现个性。而浪漫主义就是追求一种人性的解放,有那么一点印象派画家的意味在内。比如说有名的浪漫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画作就和梵高有着比较多的相似性,受梵高画风的影响很大。

在探讨一个时期的画风的时候,不仅要看艺术方面的,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推崇或者反抗。比如中国的文章亦是如此,清朝的八股取士,不允许考生学习其他的东西。而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也是在两种不同的思想下诞生的,自然有很多的不同点。但两者也有着很明显的相同点,就是是为了某种思想服务,还不能脱离统治阶级的控制。

提到新古典主义画作,很多人都会想到法国,在1784年的时候,路易十三请法国著名的画,加大为画了一幅《荷拉斯兄弟的誓言》。皇族是很珍贵的,通过画作就能显示自己奢侈的生活,彰显自身的权利,让御下的民众能够幸福,上述的画作就是这样的意思,展现了国家的实力可以巩固法国的统治。而新古典主义就像小编的上面所说的主要起煽动作用,革命者为了推翻法国的统治,在画画的时候也比较擅长运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英雄形象,让法国人民的好战心理被点燃起来,从而推翻路易家族的统治。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是在外国有如此的表现,在中国的古代意识如此,所以艺术是脱离不了社会的。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艺术特色是什么?

19世纪时,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挺起、大放灿烂之花的繁荣局面。

随着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表现女性的肉感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追求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以历史上的罗马作为借鉴,本是再自然不过的;庞贝城的出土更激起对古典艺术崇拜的狂热;而大卫(J.L.David,1748—1825)连续展出三幅歌颂古代英雄的力作《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大卫笔下,不论是手执利刃的战士,还是技布于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其中,为维护共和而处决了两个儿子的布鲁图斯在阴影中黯淡神伤的形象尤其令人荡气回肠。不过,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的大卫,并不满足于古代的理想美。《网球馆的宣誓》所描绘的就是该时代最重大的事件一自称占全国人口96%的第三等级代表宣布不制订宪法绝不罢休。《马拉之死》更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外。至于《加冕式》所歌颂的拿破仑到底是革命英雄还是反革命暴君,在法国尚无定论,但这幅巨画为该段历史留下真实写照这一点却是没有异议的。为了达到逼真,大卫把画中许多人请去作过模特儿,对于满是刺绣和金饰的服装,画家也作了一丝不苟的描绘。骄横一世的拿破仑,毕恭毕敬的约瑟芬,遭到胁迫而无可奈何的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场面中的每个角色,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外国使节和将军,都鲜明生动,决无雷同。大卫的肖像画也体现出同样的特点,蕾卡米埃夫人赤足侧卧在罗马式榻上,既高雅庄重,又婉约自然。恰到好处的虚实对比,爽利的用笔,简洁的艺术处理使它在绘画史上占有光辉地位。大卫晚年对革命阵营内的自相残杀痛心疾首,创作了《萨宾女人》,表现被劫掠后与罗马人结婚生子的妇女勇敢地冲人战阵,以血肉之躯隔开如林剑戟,使自己的丈夫和父兄化干戈为玉帛的场面。1813年拿破仑大败,大卫又完成了中断10年之久的旧作《利奥尼塔斯》。英勇的斯巴达王率百名战士为掩护全军撤退,在作死守山谷的准备。他们兴高采烈地告别亲人,以壮烈牺牲为无上荣光,应该说画家的隐喻是十分明显的。尽管路易十八买下了这两幅大画,流亡布鲁塞尔的画家仍拒绝作任何妥协,终于在异国他乡去世。

大卫的杰出弟子有热拉尔、维涅·勒布仑夫人、吉洛德、格罗。安格尔。

热拉尔手法细腻,长于用微妙色调表现人体。《丘比特与普赛克》绘出神与人爱情的甜美。《蕾卡米埃夫人像》虽完整工细,却比老师略逊一筹。《画家依萨贝与其女》是他肖像画中最精彩的一幅,画家抓住人物携犬出门的一瞬,突破了一般肖像画的呆板格局。

维涅·勒布仑夫人是专为王后写像的画家,但她流芳千古的作品却是画自己和女儿亲切拥抱的两幅《母女图》,母亲特有的温柔慈爱自然是它们感人至深的原因。

吉洛德是继大卫之后新古典主义众望所归的领袖,但其画却不乏浪漫主义气息。《安底米翁的睡眠》描绘爱神使牧羊美少年终日沉浸在梦境之中,神与人在垂直、水平方向上的动态、迷人的逆光效果都属极为成功的创造。《大洪水》更荣获了拿破仑10年绘画奖。如果说该画中死神的凶恶,妻离子散者的绝望挣扎已实在无法归人古典主义范畴,那么,取材于夏多勃里昂名剧的《阿塔拉之死》,则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典型浪漫派了。

被誉为质朴幽雅典范的普吕东(Prud’hon,1758—1823)成名很晚,他50岁所作的《正义与复仇女神追赶凶手》终使最反对他的人都不能不承认他是无可比拟的大师,而唯一的指责是说他把凶手画得太可憎了。《劫走普赛克》把人体美画得有如上界笙歌,爱神拥着沉睡的少女,在天空中邀游飞升,可谓温柔高雅之极。遗憾的是画家当年为臻于完美而大量用油和薄施透明色,以致刚画完时灿烂辉煌的颜色今日已灰暗得难以想象昔日华美。不过,《约瑟芬在马尔梅松》尽管也严重变黑,但人物略带忧伤的娴雅和微妙,以及优美的造型,仍然足以颉颉画家一生敬仰的达·芬奇。

格罗(Gros,1771—1835)的《雅法城的黑疫病人》以闷热的清真寺为背景,具有强烈的异国情调。瘟疫使法军损失惨重,可格罗却不忘歌颂皇帝的大智大勇。拿破仑不仅亲临死神横行之处,而且用手去触摸患者的肌肤。病人的悲痛、绝望、麻木令人不禁产生恐怖和同情。《埃罗战役》中的拿破仑由众将簇拥,巡视双方死伤数万人的战场,硝烟尚未散尽,遍地狼藉的武器,东倒西歪的尸体,燃烧的村庄,滩滩的血迹,都告诉人们战斗的规模与残酷程度。雪地上的俄国、法国、立陶宛、哥萨克兵组成没有确切形状的人堆,但每一局部又都可称为完整的画面,连持论最严的大卫都承认在历史画方面,格罗没有可以竞争的对手。

大卫的另一个学生是安格尔(Ingres,1780—1867),他的艺术典雅精美。《瓦平松浴女》华妙庄严,曲线和形有如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奏出完美的和声。安格尔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夸张。《大宫女》通过拉长人体、加强线条流动感和近似平涂的笔法,创造出接近东方美的新趣味。《泉》、《土耳其浴室》即富有音乐感的无数圆的配合使我们体会到他的格言:“在一切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安格尔自始至终地追求着理想化的美、使用具有生命的线,留下卓绝千古的素描《斯特马蒂一家》、《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他的油画肖像也是略施明暗,主要靠高超的亮部造型,突出人物的个性。《利维耶尔小姐》、《欧松维尔子爵夫人》、《贝尔丹先生》都坚实洗练,代表其天才的顶峰。

谈到新古典主义,我们不能忽略雷诺尔的学生盖兰(Guerin,1774—1833),这不仅因为他为卢浮宫留下6幅杰作,而且因为浪漫主义名家借里柯、德拉克洛瓦、施菲、高尼埃等均出自他的门下。《塞克斯图斯归来》把潜回罗马的政治家悲愤到几乎失常的精神状态描绘得惨不忍睹。《克莉腾纳丝刺杀阿林门农》则以笼罩着凶光的红色帷幕使行刺前的气氛惊心动魄。

新古典主义美术

兴起于18世纪后半期,并流行于19世纪前半期,在法国表现得尤为典型,它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相结合,成为具有时代革命意义的美术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仍保留有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

它遵循古典法则,选择严肃主题,追求塑造的完美,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它以古代的理想美为典范,同时又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它强调理性原则,同时又富于时代精神和思想热情。

新古典主义美术多表现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或借古喻今宣扬共和理想,或直接表现斗争宣传英雄主义。正是这种现实性、时代性使之成为新古典主义。

相关阅读

  • 霞的组词,霞的组词和拼音
  • 胜境打一成语是什么
  • 含有同义词的成语
  • 实木多层板图片(实木多层板图片 切面)
  • 怎样测量胸围,怎样测量胸围差
  • 罪上加罪打一字
  • 带有语字的成语有哪些
  • 既有反义词又有近义词的成语
  • 气象万千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