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橇怎么读 橇的意思
- 2、橇的拼音
- 3、“橇”的读音是什么?
- 4、橇怎么读?
橇怎么读 橇的意思
1、橇,读音qiāo。
2、形声。从木,毳(cuì)声。本义: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同本义 /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史记·夏本纪》。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如:雪橇。
3、常用词组:雪橇xuěqiāo一种装在一对滑行装置上的交通工具,常用于雪地或冰上滑行。
橇的拼音
橇的拼音是:qiāo。
橇,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qiāo,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橇”的基本含义为古代人在泥路上行走所乘的东西;引申含义为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如雪橇。
字源演变:
橇字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形声字。从木,篆书之形像棵树,表示橇用树木制成;从毳,毳是兽的细毛,含有轻飘易飞意,表示橇滑行如飞。橇本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乘的一种交通工具。“橇”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橇”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橇的详细释义:
1.【名】形声。从木,毳(cuì)声。本义: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
2.【名】同本义。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史记·夏本纪》
橇的笔顺:1. 一(横)、2. 丨(竖)、3. ノ(撇)、4. 丶(点)、5. ノ(撇)、6. 一(横)、7. 一(横)、8. 乚(竖弯钩)、9. ノ(撇)、10. 一(横)、11. 一(横)、12. し(竖提)、13. ノ(撇)、14. 一(横)、15. 一(横)、16. 乚(竖弯钩)
康熙字典:
《唐韵》起嚣切《集韵》《韵会》《正韵》丘妖切,音跷。《唐韵》踏摘行。
又禹所乘也。《史记·夏本纪》泥行乗橇。《孟康曰》橇形如箕,㰅行泥上。
又《唐韵》巨憍切,音趫。同蹻。《抱朴子·杂应》乗蹻可以周流天下。
又子劣切,音蕝。义同。
又《韵会》充芮切。同毳。《前汉·沟洫志》泥行乗毳。《师古注》毳读如本字。
“橇”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qiāo
释义:
1、古代人在泥路上行走所乘的东西。
2、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冰~。雪~。
组词:
1、雪橇[xuě qiāo]
一种装在一对滑行装置上的交通工具,常用于雪地或冰上滑行。
2、冰橇[bīng qiāo]
即雪橇。用狗、鹿、马等拉着在冰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造句:
1、凡是到拐弯的地方,这小男孩总是让大雪橇减速。
2、雪橇在积雪的路上丁当前进。
橇怎么读?
读音: qiāo
部首:木
笔画:16
基本释义:
1.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雪~。
2.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乘的用具。
相关组词:
雪橇 冰橇 踏橇 跚橇 镠橇 高橇 水橇 泥橇 连橇 踏高橇 滑水橇
雪橇xuěqiāo
(1)一种装在一对滑行装置上的交通工具,常用于雪地或冰上滑行
(2)一种儿童雪橇
(3)短雪橇,通常用为由联接器连接起来的一对雪橇中的一个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起嚣切《集韵》《韵会》《正韵》丘妖切,𠀤音跷。《唐韵》踏摘行。
又禹所乘也。《史记·夏本纪》泥行乗橇。《孟康曰》橇形如箕,㰅行泥上。
又《唐韵》巨憍切,音趫。同蹻。《抱朴子·杂应》乗蹻可以周流天下。
又子劣切,音蕝。义同。
又《韵会》充芮切。同毳。《前汉·沟洫志》泥行乗毳。《师古注》毳读如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