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南宋嘉定皇帝叫什么
南宋嘉定年间的皇帝是宋宁宗赵扩。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9日-1224年9月17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宋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次年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是为“庆元党禁”。嘉泰四年(1204年),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两年后削去秦桧封爵,打击了投降派。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韩侂胄北伐金朝,因北伐失利,被迫签订了嘉定和议。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7日,宋宁宗在临安宫中的福宁殿去世,在位30年,终年57岁,葬永茂陵。[2]宝庆三年(1227年)上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史载宋宁宗的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在他统治前期,朝政由韩侂胄把持,后期则由史弥远与杨皇后控制,且在两次宋金战争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但他平时虚心好学,生活节俭,并善于听取臣下意见,总体而言尚算一名忠厚之主。嘉定年间,南宋的人口、户口均达到峰值,官方还确立了江南禅院五山十刹的地位。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 ”分别死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之内就光被收掉的尸体就达到了惊人的八十万之多。 根据历史记载:在清朝三次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扬州城内血流成河,横尸遍野,简直人间炼狱。在嘉定年间,嘉定城内一幅死气沉沉的样子,人民没有一个投降的,最后被满清血洗成河。
扬州十日又被称作扬州惨案。 扬州之殇是指当值的守军将领:史可法带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战败以后,对扬州城内 居民进行惨无人道的灭种行为。我们有幸了解到当年的幸存者王秀楚在他的《扬州十日记》和计六奇的《明季南略》一书中这样写道:,屠杀将近长达十天之久,故因此取名为“扬州十日”。扬州屠城这一震惊中外的时间发生以后,清军在霸占扬州城以后,当时的清兵的将领是一个叫多铎的人,他下令士兵颗任意妄为,士兵烧的烧,抢的抢,作恶多端。屠杀过后,扬州城内横尸遍野,到处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根据不完全统计,八十万人在此次惨绝人寰的战场上死亡。
满清入关在中原大地建立了清朝,为了推翻原先的制度,清兵惊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上的变革,比较著名的就是“剃发令”,包括江南兵民,不得留长发,否则就原地问斩。汉人对此表示颇为不满,既改变了传统,也是对汉人一种极大的侮辱。因此就爆发了官民起义的情况,为了制造混乱的情况,嘉定很快就被起义军攻下,但是还是力量过于悬殊,寡不敌众,嘉定就这样被清兵所夺回。
随即清军的统帅李成栋下令学习嘉定,仅仅之用了一天,就有三万人命丧于清军的刀下,这是第一次;不久后,反清民众报复欲望强烈,于是李成栋又率领士兵镇压,这是第二次;过了不久,投降的吴之藩反叛,又重新攻下了嘉定城,随后李成栋又展开疯狂的报复,直冲嘉定城,这是第三次。这就是“嘉定三屠”的由来。
南宋嘉定年间刻碑时官职用的是什么字体?
这种字体叫做九叠篆。嘉定十一年正月,统制刘雄弃了大散关,完颜氏的金兵顺利入关,焚关而去。彼时,岳珂忙着为其祖岳飞鸣冤,编成了《金陀粹编》二十八卷。虽有个李全率部投宋,受诏得了个京东路总管。奈何也只能打打游击战牵制,搞不出什么大动静。宁宗擦不干净高宗赵构留下来的这烂了百年的臭屁股,自己死了八个儿子,于是侄子赵昀即位,不过“端平更化”也救不了南宋。
一甲子后,似乎天道循环,崖山一战南宋彻底灰飞烟灭。忠烈寒心,竖子成名。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不愿太多去了解那时候的文化发展,总感觉会有些犹唱后庭花的意味。个人觉得,这应该是南宋朝廷“某(可能是晋)江府”委派俞、陈二人至其下辖城就任的牒文,不过这种变体的九叠篆我只是粗略了解,故不敢妄谈内容,只能猜测一二。篆刻印鉴用的篆字别体是九叠篆,这种工艺始见于宋代。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是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了印面。折叠多寡,则是根据笔划繁简而定,有多到十叠以上者,九为数之终。九叠,形容其折叠之多,用九叠篆形式刻制官印,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中国的印章文字发生了多次变化,秦八体摹印汉六体缪印有明文记载,对玺印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金时期印章文字出现了重叠笔画,史称九叠篆。不过九叠篆的制度如何,名称的由来,其特征性的缠绕重叠的形体来源均尚多阙疑。
嘉全定宝是什么朝代?
嘉定全宝,中国古代货币之一。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