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泾渭分明的意思是什么 泾渭分明的解释
- 2、泾渭分明的读音
- 3、泾渭分明怎么读
- 4、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
- 5、泾渭分明到底哪个清哪个浊
泾渭分明的意思是什么 泾渭分明的解释
1、泾渭分明,汉语成语,读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2、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3、成语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泾渭分明的读音
泾渭分明 [jīng wèi fēn míng]
基本释义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褒义
出 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妖尹鬼断家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泾渭分明怎么读
“泾渭”的读音:jīng wèi
释义:常比喻好坏标准,是非界限。
短语:
邓泾渭
2.泾渭分明
3.不分泾渭
4.关中泾渭流域
造句:
1.在现实世界中,该生命周期并非始终泾渭分明。
2.早期物质方面的教育使我们从小就对 “你的”和“我的”东西,或者具体一点,也就是金钱,泾渭分明。
3.并且在中国,建造电厂和修建输电线路的职责可谓是泾渭分明,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
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
01
泾渭分明,汉语成语,读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
02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译文:泾水因渭水流入而变浊,水底却清澈如故明晃晃。
03
成语辨析
【近义词】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反义词】不分皂白、泾渭不分、黑白不分
04
成语典故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泾渭分明到底哪个清哪个浊
泾河清渭河浊
泾渭分明,汉语成语,读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意思是泾河水、渭河水一清一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
“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
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
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鸟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
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
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