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跑步技巧方法
跑步技巧方法
跑步技巧方法,跑步是一个从慢到快,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无论是慢跑还是竞速,你都能体会运动的快感,它会让你体会到内心愉悦、畅快。跑步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以下分享跑步技巧方法
跑步技巧方法1
一、找到适合自己的步频
跑步是一个“技术活”,掌握科学的跑步技能,才能久跑不累。而跑步的步频也就是你跑步的节奏,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跑步的能力。给大家推荐3种步频训练方法,想要提升跑步能力的朋友可以试试看哦!
技巧1:增加上身前倾角度
增加上身前倾角度可以加快步频。因为在运动中如果身体向前倾斜,人的重心会偏移,身体会受到更多地心引力的影响,迫使身体尽速踏出下一步来避免跌倒。
小伙伴们在进行步频训练时,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上身的前倾角度,一步步慢慢来,直至找出最舒适角度。这样既可以锻炼耐力,又不至于使人跑步后感觉过于劳累。
技巧2:了解自己的步频,计时训练
伙伴们在步频训练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现状,一个简单的基准就是进行一次中等强度跑步,数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后乘以2得到步频。
正常人的步频一般维持在150-190之间。经过训练的运动员,每分钟能到达180步以上的速度。伙伴们可以根据这个步频区间控制自己的步频。
技巧3:适时变换速度
步频训练到了一定阶段,需要及时改变速度。在相同步频的前提下,伙伴们可以试着去改变你的跑步速度,利用低速与高速的.差异,训练身体不论在何种速度下,步频都维持稳定。
这个方法的目的是让身体容易记住高步频的节奏,以后即便跑步环境改变,身体也能保持训练时的最佳状态。
以上三种步频训练方法,小伙伴们刚开始进行时可能会觉得乏味、枯燥,这时候伙伴们可以借用音乐来给训练加点“调料”。据说,步频训练过程中有音乐配合,效果会更好哦!
二、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明明你的体力足够,跑一下却气喘吁吁,还需要一直休息才可以继续跑,别人却可以一次就跑十几二十圈,到底他们怎么办到的?除了良好的睡眠品质、压力、饮食惯可以增强你的体力以外,在运动中是否正确的呼吸也会影响体力,下列4种呼吸方法都能提供肌肉最新鲜的氧气,让你能跑得更快、更远。
1、学会深呼吸
当你在呼吸的时候,肺会逐渐扩大,挤压横膈膜,让腹部和肺全部充满氧气,学会深呼吸可以帮助身体在跑步时获得更多氧气,防止晕眩和恶心。跑步时配合适度的呼吸调节和跑步前的伸展运动可以帮你增加耐力,让你可以跑得更久、更远。另外,瑜珈和普拉提运动都相当注重如何正确的深呼吸,可以增加耐力。
2、配合适当的呼吸节奏
跑步一定要配合正确的呼吸节奏,如果跑步速度加快,呼吸速度也要跟着加快,以提供更多能量让你跑得更快、更远,如果你的呼吸节奏跟不上你的脚步,代表你要重新调整步伐,找回自己的节奏,否则绝对会跑得很累又很喘。
3、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呼吸节奏
在寒冷的气候下跑步一定要用鼻子呼吸,因为寒冷的空气已经非常干燥,透过嘴巴呼吸空气会更干,肺部会难以承受,容易引发哮喘、咳嗽的症状。除此之外,用鼻子呼吸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也可以温暖空气,减少对肺的伤害。
4、学会用鼻子呼吸
不惯在低温下跑步用鼻子呼吸?平常的时候要多加练才能应付各种气候,可以先试着用毛巾或头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跑步,借这个动作吸取空气中的水份,避免进入肺的空气对身体造成负担。
三、加入跑团,让一群人陪你跑
如果你是一个跑步新人或者是一个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你可以选择加入一个跑团跟一群人一起跑。以(微)马为例,每周日都有全国(微)马队伍的例跑,平时各个队伍也会有自己的例跑安排,跑步前大家都会在(微)信群里报名接龙,一群人跟你一起跑步,想想就激动;而且开跑前都有专业教练带领你拉伸,同时给予你正确的跑步指导,跑步途中你坚持不下去会有队友有义工沿路给你加油,给你鼓劲,相信这些都会让你坚持跑下去!
四、使用一些工具辅助你
1、挑选一套合适的运动装备
对于一般的运动爱好者而言,在夏天只要穿上通风排汗的裤子、T恤,带件轻便的风衣就可以上路,早晨的话最好再戴顶帽子遮阳,冬天,除去基础装备,还是以保暖为主。此外,也建议初跑者买一双稳定、减震的鞋子,分担跑步时的撞击力道,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2、使用跑步APP、小工具等
记步器、心率表可以记录自己的运动成果。如果你有足够大的内存,也可以多下载几个免费的跑步APP(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跑步APP不仅可以计算你跑步里程、轨迹、时速、消耗热量,还能同步将你的成果放在网络上跟朋友们分享,提升跑步的成就感,毕竟能让自己快乐是最重要的。
3、跟着音乐的节奏前进
边跑步边听音乐是许多跑者的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是其中之一,或许你也可以尝试让音乐旋律带领你进入跑步的专注状态,Keep Moving…
跑步技巧方法2
1、跑步基础动作:跑步动作练:①慢跑:·所有的动作都是朝前的。 ·身体保持正直,放松。 ·肩膀后扩,手臂放低,脚尖自然落地。(即使是在进行加速跑或者间歇跑时,这些动作也不能变形!)②加速跑:稍(微)抬高腿,手臂也抬高一点,保持身体的正直与放松。③冲刺跑:膝盖和手臂抬得更高一些。
2、跑步时头要正不要前倾,更不要在加速时把高抬头后仰,这样做会在你的跑步生涯中使颈部和背部出现问题。头部基准,放松面部肌肉,这会节省大量体力。
3、臀部基准动作臀部基准:保持在身体正下方(不要让你的臀部变形撅起、你的身体向前倾,这会引发后背疼痛、降低跑步的效率,这样你就不能轻易将你的膝盖抬高,并且你会感到呼吸困难)。提示:在健身房加强锻炼你的腹肌和后腰会对臀部基准有很大帮助。
4、直腿交叉跳跑爆发力训练:·直腿交叉配合跳步:伸直双腿,脚跟着地,保持脚平直,尽可能迈出大步,迈出两步间尽可能大的距离。·曲腿交叉配合跳步:伸直双腿,脚掌着地,保持脚平直,小腿用力蹬,腾空,尽可能迈出两步间大的距离。
随着对此动作的逐渐掌握,你可以试着控制身体避免大幅度的上下跳动。·曲腿交叉配合跳步:用你的前脚掌蹬地并且小腿尽可能用力,脚掌扒住地面,腾空,像跳跃一样,每一步之间都有一定的空中停留时间,并不是追求高度,而是追求两步之间距离。通过这两项训练能够激活我们的腘绳肌腱。
5、高抬腿训练·慢速高抬腿:双手在腰间摆动,脚步要轻,手臂放低,只是在腰间摆动,手下摆时穿过两侧裤带的位置,脚自然弯曲, 抓住地面, 平直落地。
·中速高抬腿:比慢速抬腿稍(微)高些(手+脚)。·高抬腿训练:在跑步中3步一次高抬腿(比中速更高)。 ·头部,保证头在肩的正上方,面部肌肉放松。·臀部,保证臀部在身体正下方。
6、冲刺跑冲刺跑:跑出全速、手脚抬高,用心体会。
7、短距离间歇跑短距离间歇跑,休息时间是跑步时间的一半。跑步时间2分钟,用尽全力。减速、停下,休息1分钟;跑2分钟休息1分钟。重复跑400,或800米。
8、长距离间歇跑长距离间歇跑:6个1.6公里中间休息2分钟,3个4.8公里中间休息3分钟,找个标志物显示起点和终点。
9、节奏跑以短距离间歇跑开始(30分钟or9.6公里),然后在此基础上加量,可以增强体质。
跑步技巧方法3
跑步方式
1、放松
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怎样提高跑步状态?其实可以到赛场的终点线上,去观察跑在队伍前面的选手。
当然,这些选手速度都很快,但同时也都无一列外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直保持放松的状态。放松也是跑步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也是提高跑步状态的第一步。
2、站直
跑步姿势其实就是身体姿势要正确。将你的头、肩和髋部与脚部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劲的在跑动时,轻松的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带动起来。
3、身体略前倾
很多人跑步的时候背是塌着的,这样会降低肺部效率。开跑前,深呼吸放松,让肺部处于一种高效的状态。
呼气后,仍保持吐气前上体姿势不变。最高效的跑步方式是将头、颈、肩挺直。这样,在你前倾奔跑时,才能减轻重力的影响。
4、髋前倾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姿势就是跑步时撅着髋部和臀部。深呼吸,将髋部略向前提,跑起来就更轻松了。
5、步法
首先在开始跑步前要买一双适合自己的专业跑鞋。每个人的步法跟身体的体型、力量及腰部以下的肌肉平衡性有关。
在训练时,千万不要随意改变步法,因为这样会造成跑动不自然,而且可能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问题。
当身体其它部位产生长期的变化时,步法会自然而然随之改变。长时间的训练之后,身体素质和力量会增加,这时你会明显发现很多问题会自动得到解决。
如今的专业训练鞋也都是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设计以适应不同的脚,所以你所认为的问题很可能并不是问题。如果你的问题继续影响训练,请咨询医生或教练。
6、摆臂
每个人的摆臂姿势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摆臂应自然轻松,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其实还是说要放松,放松才能让你不至于将胳膊摆得过高或显得过于僵硬,从而节省体力。
而且胳膊不能摆到胸部的中间。要知道,你是想让身体向前走,而不是向两边走,所以胳膊也应该是前后摆动。最后,手要放松,不要握拳,可以尝试用大拇指轻轻触碰中指。
7、步伐大小
作为教练,根据我的观察,随着长跑运动员速度的提高,步子会缩短。腿的节奏或韵律是快速高效跑动的关键。保持轻步伐、快节奏能减轻疼痛,避免受伤。
短跑运动员抬膝很高,但是长跑运动员必须尽量降低抬膝高度。如果膝太高,就会过度使用大腿前的四头肌,跑完后四头肌会有痛感。所以,要腿要轻要快,跑起来要更像小跑而不是短跑。
8、头部和颈部
跑动时,目视前方20~30米处。放松头部和颈部,不要驼背耸肩,因为这样会造成肩部酸痛疲劳。
跑步的技巧
1.跑前热身运动。跑前进行十分钟的超慢跑热身。接着再做动态热身,帮助肌肉醒过来。
2.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跑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减少疲劳,从而为提高时间打下基础。正确的姿势在正面看来,身体在比较低的高度上下起伏,看不到左右晃动,这个在跑步机上面最直观。中长跑的姿势要保持于比较平衡,跑步的时候身体稍微向前倾,与地面的角度大概是80°到85左右,女生的速度相对慢些,保持85°左右就可以了。跑步的过程中要注意抬头收腹,双手自然配合脚步运动,减少身体左右晃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跑步的时候左右晃动最好让人在旁边纠正)。中长跑的后程,跑步者的体内乳酸增多、氧债增大,人体已处于疲劳状态,在这种困难的状态下,跑步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减低。要提高技术和跑速,确实是很艰难的。这时候就要求加大躯干的前倾,从而带动身体向前,为平衡这种前倾,自然要加强蹬摆的配合,增大上肢的摆动幅度,以促使后程技术动作不变形,最终达到提高后程的效果。3.缩短步幅,增加步频。
4.调整跑步时的呼吸方式以及呼吸频率。在3000米跑时,由于身体能量消耗大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加,为了供给机体足够的氧气,正确的呼吸方法十分重要。跑时,呼吸的节奉应和跑的步子配合起来。一般采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呼吸方法。初参加中长跑练习的人,首先感到呼吸急促,或感到胸部胀闷与难受,这是换气效率低缺氧的表现。为了改善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条件,就要掌握跑步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节奏,可用鼻和嘴同时呼同时吸,呼吸的节奏应当和跑的节奏相配合,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
5.加强训练等才能越跑越快。可以每天给自已定一个量来训练不能过度,合理规划训练时间。
跑步技巧
跑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跑出区外,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对您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的锻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绝佳的技巧将会是获得成功的必需法宝。那么正确的跑步技巧是怎样的?
正确的跑步技巧
跑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跑出区外,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对您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的锻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绝佳的技巧将会是获得成功的必需法宝。对技巧的关注将会获得更好表现,并有效减少出现常见跑步伤痛的风险。
1、抬起脚尖
大多数跑步时的损伤都是由于跑步时脚尖向下而造成。尽量保持脚尖上翘并用中间的脚弓落地。努力使您的脚跟在臀部下方向后向上运动。这将使运动姿势自动调整正确,从而在脚部落地时以弓起部位着地。
2、不要迈步过大
脚应落在臀部下方,而不是身体前方。避免迈步过大的方法之一:加快步频。更快步频的跑步将促使以更快速度抬起和落下双脚,从而使得迈步过大变得难以实行。双脚应以每分钟约 170 至 180 次的频率落地。。
3、让躯干也得到充分锻炼
在抬高脚部跑步时应保持腹肌收缩。尽量抬头使其远离尾骨,从而使肌肉尽量收紧,并在跑步时训练您的核心躯干。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供选择:全力关注在跑步时抬高脚部,就像是有绳子拉住臀部前进的方向。
4、放松拳头
保持双手微微弯曲,但不要紧握拳头。握拳会导致小臂紧张,这样会影响肩部的正常运动。此外,不要绷紧手指并在空气中滑动。这样可能会导致手臂进行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运动。
5、保持肩部下沉和后展
在感觉劳累的时候会有耸肩的趋势。保持肩部下沉和后展可保持挺胸状态,从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此外,应像钟摆一样,从肩膀发力带动您的手臂运动,从而使手肘弯曲角度保持稳定。
6、找到正确的角度
保持手肘固定在正确角度(弯曲 90 度)上,并将其向靠近身体的方向拉动, 不要让手肘外扩。这样做会使手臂运动更加高效。
7、眼睛直视前方
保持抬头姿势,将目光固定于地平线上,从而在跑步时保持腿部抬高和挺拔姿势。
1000米跑步技巧
中长跑讲究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一般情况下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后要冲一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起跑时,都要猛冲一下,不要慌,冲几十米就会慢下来。然后,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随跑,就是跟上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
注意:嘴不要张的太大,否则,进冷气会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标准场地,就是两圈半,在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根据你的能力,应该采用匀速跑战术: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呼吸方法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
或者采用跟随跑战术: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力争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
还有跑步的动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800米跑步技巧
1、姿势。
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跑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减少疲劳,从而为提高时间打下基础。正确的姿势在正面看来,身体在比较低的高度上下起伏,看不到左右晃动,这个在跑步机上面最直观。
中长跑的姿势要保持于比较平衡,跑步的时候身体稍微向前倾,与地面的角度大概是80°到85°左右,女生的速度相对慢些,保持85°左右就可以了。跑步的过程中要注意抬头收腹,双手自然配合脚步运动,减少身体左右晃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跑步的时候左右晃动最好让人在旁边纠正)。
中长跑的后程,跑步者的体内乳酸增多、氧债增大,人体已处于疲劳状态,在这种困难的状态下,跑步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减低。要提高技术和跑速,确实是很艰难的。这时候就要求加大躯干的前倾(男的80°,女的85°),从而带动身体向前,为平衡这种前倾,自然要加强蹬摆的配合,增大上肢的摆动幅度,以促使后程技术动作不变形,最终达到提高后程的效果。
2、步频和步长。
增大步长和提高步频对提高中长跑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步频和步长又是一对矛盾。当步长加大时,步频相对较慢,而步频加快时,步长有会变得相对较小。因此很难做到同时提高步长和步频。通常只能是保持步长,提高步频,或是保持步频,提高步长,来到达提高成绩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1.75M的男子,其步长应该可以达到1.8M-2m,一个身高1.6M的女子步长可以达到1.5M-1.7M米(按身高比例来说,男的下限也就是1.7M,女的是1.5M,上限男的是2.2M,女的是1.9M))。大家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计算100M的平均步长,换算一下,至少要达到步长的下限。
如果你刚好腿短身长,那么就需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步频,一般是一秒3.5次。
3、蹬摆送髋技术
蹬伸是由髋、膝、踝、趾的由上而下的发力,使各关节达到较充分的伸展,支持反作用力才能作用于髋部,使身体重心前移。在蹬伸的同时也是摆动腿折叠前的开始。蹬摆配合协调,就会起到髋关节迁移的效果,做到蹬要有力,摆要迅速,既能提高步长,又能加快步频,还能减小身体重心的上下起伏。800M中,蹬地腿伸直时应该和地面形成60°左右的夹角(夹角小小于50°,会加快速度和频率,是冲刺跑的技术)
4、着地缓冲的技术
落地要让跟先落地,但注意脚面不能和地面形成大的夹角(少于10°)或者整个脚落地,在着地缓冲时,要尽量减小阻力,迅速过渡到前蹬动作。在着地后身体重心向下移动的同时要向前移动。以上是着地缓冲的两大技术难点。一般大部分跑步者容易犯的毛病是着地前蹬阻力减少的不够充分,缓冲时身体重心向下但没有向前,甚至出现坐着跑的情况,身体重心留在后面,就给蹬身送髋加大了难度。
跑步的技术动作要领
跑步的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
跑步时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从颈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
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
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让冲击力迅速分散到全脚掌。
快速跑步的技巧
短跑虽然一直是黑种人的强项,但我们黄种人也有出类拔萃的,比如刘翔就是110米栏的跨栏飞人,所以说,提高短跑速度也讲究技巧。下面是对于怎样跑步快以及快速跑步技巧的叙述,对于提高跑步速度的有所帮助。
怎样跑步更快?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1、短跑概述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因而,认识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
鉴于上述,笔者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探索短跑专项的主要训练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实践依据。
2、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
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
(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 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实践表明,上述提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3、发展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不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缩的力量,动作速率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运动员掌握跑的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因而,在发展绝对速度时,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与空间的节奏。
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1) 20~40m行进间快跑练习;(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等。
4、发展速度耐力与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项目是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项目,其速度耐力是以无氧供能为其基础,并建立在有氧耐力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脏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多,从而为无氧耐力训练奠定基础。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1)反复跑;(2)组合跑;(3)变速跑;(4)节奏跑;(5)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他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原动力。鉴此,在短跑训练中,应将力量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
有关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非常多,无法一一阐述,简而言之,应注意如下原则:
(1)训练要全面、系统
注意选择合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不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训练,而且还要注重小肌肉群和远端肌肉群的协同发展。否则,不但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结合专项,有的放矢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专项训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所需要的力量素质。短跑运动员应侧重于快速力量、相对力量和爆发力量的发展。并且,要有利于所获得的力量水平尽快、有效地转移到短跑专项成绩中。
5、掌握跑的放松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训练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运动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释放出高能磷酸键而提供的,而这些高能物质在运动员体内,特别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科学训练提高其含量,短跑运动员在剧烈活动中欠下大量“氧债”会出现暂时能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如果运动员运动是紧张就会把能量消耗在无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响速度。
运动员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无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从而提高跑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跑的放松技能,主要取决与发展运动员专项知觉发展水平,主要的训练手段有:
(1)提高时间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间歇跑;
(2)提高节奏感,按照教练员的不同信号或标志的节奏跑;
(3)提高用力感,采用不同距离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离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复跑;
(4)提高速度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变速跑等。
6、加强心理训练
健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精神支柱。有的运动员虽然平时训练不错,但比赛过不了硬,赛前和比赛是思想紧张,吃睡不好,生活规律破坏,消耗精力过多,比赛时心慌意乱,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绩下降,赛后思想波动。
针对队员的具体情况,在训练中要做到严格要求,从实战出发,如改变训练环境条件,创造气氛,施加一定的压力,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的排除干扰、发挥正常,赛出好成绩。
7、加快跑步速度结束语
总之,要有效发展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能力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能力的训练,并努力掌握跑的合理技术。
对于专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选择,关键在于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对短跑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和对运动员个性的了解,选择和设计一些符合现代短跑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有个全面的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目的。
提高跑步速度除了先天的爆发力,后天的基础锻炼以及跑步方法技巧也很重要,坚持就会有突破,不过要突破极限就有点难度了。
100米跑步的技术动作
100米是人们关注度最高的田径比赛项目。美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海因斯,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以9、90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100米世界纪录,成为打破10、0秒的第一个运动员。那么,100米跑步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00米跑步技术 ,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00米跑步的技术动作
100米跑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
1、起跑
短跑的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和明抢三个阶段。
“各就位”时,轻快的走到起跑器前,先调整好起跑器两脚的距离,根据个人习惯一脚距离或一脚半距离。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丶后起跑器的低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后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头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
“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移动,身体重量落在两个手臂和前腿之间臀部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
明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这个动作开始于两手迅速推地和两腿有力的蹬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动作。
2、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的一个中间阶段,也是最为重要最能体现竞技水平的阶段。
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全身的爆发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
3、途中跑
保持最高频率和最大的动作幅度。也是速度保持阶段:在加速跑时获得的最大速度会有下降的趋势,后程能力强的运动员指的就是那些途中跑阶段速度还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运动员,实现后程的超越。
4、终点跑
终点跑的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加上重点跑冲刺技术。
1、终点跑技术:要求在离终点线15至20米处,尽力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
2、终点撞线技术:在运动员跑到离终点线约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胸部或肩部撞向终点线上空,并跑过终点线,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拓展:跑步注意事项
有很多人喜欢进行早锻炼,在清晨的时候,由于空气的湿度比较大,水蒸气以及水蒸气上面附着的灰尘离地面的距离比较低,所以如果我们在早上进行跑步的时候,很容易把空气中的灰尘吸入到肺中,所以,如果跑步,最好选择在早上太阳出来后,因为在太阳出来后,水蒸气会上升,灰尘也会随着水蒸气的`上升而上升。
早上最好不要空腹跑步,可以在喝一杯牛奶或豆浆后,再跑步,因为跑步会消耗能量,而如果空腹跑步,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造成人体出现不适现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在空腹跑步后,更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有时甚至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女性在月经期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月经量增多,影响身体健康,女性在月经期,可以通过散步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月经期结束后,再进行跑步等其他锻炼身体的运动。
女性在跑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衣,因为如果内衣不合适,在运动的过程中,内衣会和身体的皮肤产生摩擦,造成身体皮肤的损伤。在跑步以前,可以进行一些跑步前的准备工作,如压腿等运动。
在跑步的过程中,会流出很多汗液,汗液主要是有电解质和水分所造成的,在跑步结束后,休息一会儿,补充一些富含电解质的水分。最好不要饮用冰冻饮料和水,因为在饮用冰冻水和饮料后,会刺激胃肠道的黏膜,不利于胃肠道的健康。
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如果锻炼身体,可以采用一些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慢跑,体操,太极拳等方式,因为心脏病人本身就供血不足,如果进行无氧运动,会导致疾病加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下雨天,由于路滑,最好不要跑步,以免发生意外。在夏天,温度很高的时候,最好也不要跑步,以免出现中暑的现象。在雾霾天,尽量采取室内运动,如果要到室外,最好戴上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