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原文_翻译及赏析
- 2、江南曲(一作韩翃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 3、《江南曲》原文翻译赏析,江南曲全诗的意思
- 4、《江南曲》(李益)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 5、江南曲的全诗意思是什么?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原文_翻译及赏析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唐代·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唐诗三百首闺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鉴赏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创作背景 唐代出现了大量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作,这些是做主要有两大内容:一类是思征夫,另一类是怨商人。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就属于此类闺怨诗。 评价
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李益的这首诗与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都是“无理而妙”。钟惺在《唐诗归》中评这首诗说:“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切。”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说:“不知如何落想,得此急切情至语。乃知《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是怨怅之极词也。”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江南曲(一作韩翃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唐代·李益《江南曲(一作韩翃诗)》 江南曲(一作韩翃诗)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唐代·李世民《除夜》
除夜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肃肃清庙,巍巍盛唐。配天立极,累圣重光。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唐代·佚名《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
肃肃清庙,巍巍盛唐。配天立极,累圣重光。
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唐代·武则天《唐享昊天乐。第一》
唐享昊天乐。第一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江南曲》原文翻译赏析,江南曲全诗的意思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作者】: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注释】:
①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②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③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④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⑤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获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赏析】: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这首诗运笔自然,但内在的逻辑很严密。思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全诗感情真率,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
《江南曲》(李益)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江南曲 李益 系列:唐诗三百首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注释 1、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2、贾:商人。 3、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候夫不归的闺怨。诗的首二句,以商妇口吻,道破夫外出经商,独守空闺的孤寂。后二句,写商妇想入非非,悔不嫁个弄潮之人,能如潮守信。语言平实,不事雕饰,空闺苦,怨夫情,跃然纸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看似轻薄荒唐,实则情真意切。 从「早知」二字,可见商妇并非妄想他就,而是望夫不止之痴情痴语。
江南曲的全诗意思是什么?
《江南曲》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江南曲》是唐代李益写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白描手法叙述了丈夫常年在外经商的妇人的闺怨之情。前两句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件可悲、可叹的事实,后两句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以空际运转之笔,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全诗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展示了闺中少妇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深刻地展示了这她的苦闷和怨恨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