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李世民畏魏征(李世民畏魏征文言文翻译 魏征为什么要久久不停止)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李世民畏魏征中魏征和李世民是怎样的人 李世民畏魏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说明他们俩太了解对方了,

李世民不是畏魏征,而是觉得他的建议的确是好,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作为皇上,也是普通人, 也会犯错,都需要人提醒.

魏征敢于提建议,说明他了解自己的老板是个讲理的人,能听得进谏言, 否则他就是有100个脑袋,也早掉光光了.

李世民畏魏征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团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李世民畏魏征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缝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上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举奏事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答案:(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答案: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征状貌不逾中人

答案:征状貌/不逾中人

译文: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李世民畏魏征》魏征向皇帝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简要分析。

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望采纳

《李世民畏魏征》的译文

《李世民畏魏征》白话译文: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扩展资料:

该文出于《资治通鉴》唐纪九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上之中贞观二年 (戊子、628)唐纪九唐太宗贞观二年 (戊子,公元628年)

文中的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23年,享年50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

相关阅读

  • 精选快乐的春节作文400字10篇
  • 关于动物的一篇作文200字以下
  • 克服恐高作文300字
  • 旅游的好处英语作文带中文
  • 难忘的2015作文500字
  • 别了母校作文500字
  • 路径是什么意思(职业发展路径是什么意思)
  • 围绕青年节的作文800字
  • 三年级中秋节作文300字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