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翻译是什么?
这句话来自道德经,是老子用来描述大道的运行状态和作用。道的运行状态像冲入盅里的水流,激荡打旋,道的作用,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盅①,而用之或不盈,渊②兮!似万物之宗③。
【翻译】大道的运行空虚开形,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深不可测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宗主。
①盅,容器,如酒盅,茶盅;渊,深水,本意为有漩涡的水面; ③宗:宗主,祖宗。
道运行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向水杯里倒水的过程中,水流的运行轨迹状态。但这个杯子巨大无比,杯子的水永远也不会倒满,而外来的水也无穷无尽,水流在杯子中激荡,打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④,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⑤之先。
【翻译】(道总是在)折损万物的锋芒,化解平衡万物的纷争,调和光线(或万物)色彩的明暗,与尘土同在。多么清澈通透啊!大道好像存在,我不清楚大道是怎么产生的,道存在于大象之前。
④和其光,同其尘。成语 ”和光同尘“的出处。和光,调和光线的明暗;同尘,与尘土同在,无处不在的意思。和光同尘,指道的作用无处不在。
⑤象帝,象,现象,表象、征兆;帝,最高、最大;象帝,大象的意思。
道不偏爱任何一方,总是在折损物的锋芒,调和物的纷争,平衡万物各方的利益,不让谁一直锐不可挡,风光无限,其隐没踪迹于万事万物之中,与尘土同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什么意思?
大道无形无影,空虚开形,但其作用又是无穷无尽。
出自于:老子(李耳)《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这里的“冲”的意思是:虚无。
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又名《老子》)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道是不可见的虚体,虽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不可估量它是那样深邃,好像是万物的主宰。
该句出自《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冲”,即中和、虚中之义。是言阴阳造化的机理。“或不盈”,不自满之义。大道以虚为体,以和为用。以虚为体者,体之于静也;以和为用者,用之于中也。故“冲”之所用,就是无为自然。换言之,冲就是虚而不满,但又源远流长,绵绵不绝。
“冲而用之”的内涵,就是用中之道,凡事执两用中,器物不盈满才能盛物;山谷不盈,才能纳气;江海不盈,才能汇聚千流。
凡是太过尖锐,或是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需冲之,使之平息。倘若尚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杂念,需要冲虚解脱。对于气息与精神,也要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太和之炁,自然畅通无阻;心中的天地,自能太平祥和。
扩展资料
老子说“道”就像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永远注不满却也永远不会空,庄子也说过“道”是广阔深远,用之不竭的,就像可纳百川的大海,又像无穷无尽的神秘难测的虚空。
因为大海永不满溢,所以才有千万条河流汇聚于此。而“道”的虚幻也正是他的源泉所在,正是因为他的虚无才使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邃可包容世间万物,乃万事万物的根本。
“道”虚无缥缈,看不见,也摸不着,看似飘渺,可又真实存在。顺应道的人,能够看见“道:,对于背道而驰的人,道就不存在,而且遥不可及。
真正的”道“是没有锋芒纷扰,与万物浑然一体,因此”道“是圆润谦卑的,可也因此深奥莫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有点像”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