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元顺帝在位多少年
- 2、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 3、元朝末期的皇帝元顺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4、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最爱的皇后是谁?
- 5、元顺帝是怎样的皇帝
元顺帝在位多少年
元顺帝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做盯1370年5月纯物和23日,在位蚂液37年。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孛儿只斤建立北元政权之后,依然意图南下恢复大元的社稷,但是为时已晚,后来孛儿只斤病逝,北元政权再无任团明何翻身的可能,而孛儿只斤死后,蒙古人给他的庙号是元惠宗,那么元顺帝又是怎么来的呢?
是朱元璋给的。
朱元璋给予孛儿只斤元顺帝的尊号。
元惠宗死后,朱元璋感觉到很“悲伤”,尽管这只是装出来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还真让别人感觉到了自己的悲伤,为了“表彰”元惠宗果断撤出元大都的功劳,朱元璋就以“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尊其为元顺帝。
说到这,不少人就说了,朱元璋脑袋烧糊涂了吗,尊元惠宗为元顺帝,这不是对于敌对政权的褒扬吗,朱元璋这一步棋走的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朱元璋这步棋走的很是精妙,虽然这一行为并不为一些大臣所认可,但朱元璋就是这样做了,而且这一决定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为朱元璋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尊元惠宗为元顺帝,不仅肯定了蒙古人在中原的政权,而且降低了蒙古人对于明朝的敌对心理。
朱元璋在攻破元大都之后,就改变了对蒙古人的态度,从之前的驱逐和打击,变为了争取和认可,也就是从这时期,朱元璋显示出了一个帝王的眼光和手段。
朱元璋给予元顺帝尊号的背后。
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没错,但他却有天生的帝王之能,而给予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元顺帝,就是朱元璋睿智的表现,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诱因呢?
首先,朱元璋意识到了矛盾的变化。他攻破了元大都之后,矛盾已经由明朝和元朝的对立转变为了朱元璋如何坐稳江山,而他的江山,北元政权是最大的威胁,所以他要积极正确北方蒙古人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彻底地从内部瓦解北元政权。
其次,朱元璋看到了元顺帝依然有军事实力。元顺帝从元大都撤退是主动撤走的,而是带着整套领导班子和军民走的,并不是被朱元悔或培璋打的无还手之力后逃跑的,这也就是说元顺帝手里依然握有军事力量,并且这力量让朱元璋很是忌惮。
最后,朱元璋想要争取蒙古人的支持。坚固的城堡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而这也是朱元璋要考虑的,他给予元顺帝尊号,意味着朱元璋肯定了蒙古人在中原的政权,肯定了元顺帝的合法性,当然也是肯定了蒙古人在中原的合法地位,这对于碧唯蒙古人的归附那是很有帮助的。
也就是说,朱元璋尊孛儿只斤为元顺帝,并不是一件未经深思熟虑的临时性的决定,也并不是被孛儿只斤男人的魅力所吸引,而是想以简单的事情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说,朱元璋虽出身草根,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具有权谋的皇帝。
元朝末期的皇帝元顺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元朝的末代皇帝是元顺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其实客观说他并非一无是处的昏君,他也曾经打算励精图治,挽救危局,可失败了。到了后期他又逐渐怠政,沉湎享乐,让自己成为了亡国之君。而且不得不说,元顺帝挺有个性的,其实他才真的是木匠皇帝呢,技术很好,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
元顺帝名毁老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当年他的父亲被迫流亡察合台汗国,于是他就在那里出生了。但此后,元朝的皇位更迭频繁,不过按道理来说他登基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让他做了皇帝。所以和一般的亡国之君一样,其实元朝的灭亡不能完全的认为他是造成的。要知道他登基的时候,元朝已经混乱不堪了。
关键在于他登基之初,只是一个傀儡,但他重用脱脱扳倒了权相,还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脱脱更化”。这场改革一度让人看到了希望,但最终还是徒劳。脱脱一死,元朝再无乱余陵起色,直至灭亡。而到了后期的元顺帝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不再有至正之初的那种勤政朝气,开始宠幸佞臣,声色犬马,沉溺密宗,各地的农民起义纷纷爆发了。
虽说元朝没有被消灭,但却被赶走了,袁元顺帝面对明军仓皇逃到了蒙古高原上,元朝在中国哗戚大部分地区的统治结束,北元也开始了。
其实令人很奇怪的一件事就是元顺帝在近30年政治生涯中,似乎判若两人。虽说他后期荒淫无度、昏庸无能、制造内乱是个典型的昏君,但对他前期的一些所作所为还是要值得肯定的,我们并不能一味地完全否定他。
元顺帝这个人兴趣爱好非常奇特,他是元朝的木匠皇帝,在建筑工艺、机械工程等方面是一个天才,这一点和明朝的木匠皇帝一样,他们的手艺非常好。
而且,元顺帝还是一个诗人,他有三首汉诗流传于世。当年他逃到北方后,朱元璋曾打算招降他,结果元顺帝回了一首诗。
但不管怎么说,他作为亡国之君还是实至名归的。
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最爱的皇后是谁?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的第衡颤十一位皇帝,在位37年,先后立过三位皇后,在这三位皇后中,元顺帝最宠爱的是来自高丽的奇氏。
答纳失里是元顺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顺帝于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日登基后,马上扒判就将答纳失里封为了皇后。
元顺帝封答纳失里的原因并不是有多爱她,而是因为答纳失里的家族势力太大了,元顺帝不封她为皇后的话,可能自己的皇位都坐不稳。
元顺帝在登基前是一个被流放的囚徒,在朝廷中没有一点自己的势力,而答纳失里的父亲是把持朝政多年的权臣,就连立谁为皇帝,都是答纳失里的父亲燕帖木儿说了算。
元顺帝登基的时候,虽然燕帖木儿已经过世了,但是燕帖木儿家族的势力依然还很大,况且燕帖木儿死后,另外一个叫伯颜的权臣又崛起了。
元顺帝的皇位要想坐得稳,他就必须得找一个支持他的势力去制衡伯颜,于是燕帖木儿的家族势力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所以元顺帝封一个与自己并没有任何感情的女人为皇后,绝对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形势所迫,让他不得不这样做,答纳失里也就可以从元顺帝最爱的皇后人选中排除了。
伯颜忽都是元顺帝的第二任皇后,伯颜忽都能成为皇后,是因为元顺帝第一任皇后答纳失里的兄弟准备谋反杀伯颜,废顺帝失败后,答纳失里被伯颜逐出了皇宫,并且最后用毒酒毒死了她。
答纳失里被毒死后,元顺帝准备立他宠爱的高丽人奇氏为皇后,但是在丞相伯颜的阻拦下,元顺帝只好立伯颜忽都为皇后。
伯颜忽都与伯颜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元顺帝立伯颜忽都为皇后,完全是因为伯颜左右了元顺帝的思想,让元顺帝只能在高丽人奇氏以外的人选中择优选择一个。
所以说伯颜忽都能成为皇后,完全不是因为元顺帝对她的感情有多深,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毕竟当时伯颜的势力比较大,元顺帝也不敢与伯颜明着作对。
奇皇后是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她也是元顺帝最爱的一位皇后。
奇皇后出生于高丽幸州,原是高丽人奇子敖的女儿,后来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奇皇后当时是元顺帝身边的奉茶宫女,因为她长得美丽,又十分乖巧伶俐,时间一久,元顺帝就临幸了她。
元顺帝在册封伯颜忽都为皇后不久后,奇氏又被册立为第二皇后。
1365年的时候,元顺帝的第二任皇后伯颜忽都去世了,高丽人奇氏被册咐此败立为正皇后。
结语:尽管元顺帝在位期间拥有过三位皇后,但是他最爱的还是高丽来的奇皇后,对第一位皇后答纳失里更多的是利用,对第二任皇后伯颜忽都更多的是敬重。
元顺帝是怎样的皇帝
元顺帝惠宗(1320~1370) 中国元代末代皇帝。元明宗和世瓎长子,名妥欢贴睦尔。至顺四年(1333)六月,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任命有拥戴之功的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伯颜独秉国政,专权自恣,排斥儒生,废除科举制。为了加强统治,他下令严禁汉人、南人私造私藏兵器和喂养马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后至元六年(1340),元顺帝支持脱脱逐走伯颜,起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复科举取士,开马禁,减盐额,修辽、金、宋三史 ,颁《至正条格》,史称脱脱更化。至正四年(1344)黄河泛滥,国库空虚。他被迫于十年改变钞法,十一年用贾鲁修治黄河。钞法变更,导致物价上涨;修河时紧工迫,官吏乘机对百姓敲诈勒索,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二十三年后,朱元璋势力壮大,渐次统一南方,元王朝已无力对抗。顺帝听信谗言,贬脱脱,于是国家大权尽归哈麻、雪雪兄弟。十六年,哈麻、雪雪谋废顺帝,事败被杀。其后,宫廷内分为两派,一派拥护皇帝,一派支持太子。两派矛盾尖碧团塌锐化 ,顺帝的号令已失去作用。悔圆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兵逼近大都。七月二十八日,顺帝率后妃太子奔上都。八月初二,明兵入大都,元亡。洪武二年六月,顺帝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北),次年四月,因痢疾死于或歼应昌。庙号惠宗,朱元璋加号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