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自命清高的意思
- 2、自命清高是什么意思
- 3、自命清高是什么意思?
自命清高的意思
“自命清高”意思如下:
自以为清高,看不起别人。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近义词:自命不凡、洁身自好、孤芳自赏、自恃清高。”
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注音 ㄗˋ ㄇ一ㄥˋ ㄑ一ㄥ ㄍㄠ。
解释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例子 她向来性格孤僻又自命清高,所以很少跟别人交往。
辨析 自命清高与“自命不凡”有别:自命清高侧重于形容清高;“自命不凡”侧重于形容骄傲。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 自命清高是贬义词。
近义 自命不凡、洁身自好、孤芳自赏、不求闻达、落落寡合。
反义 同流合污、好大喜功、沽名钓誉。
清高介绍:
清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īng gāo。意思是指品德纯闷空洁高尚,枣册不同流合污。有时也指为人高傲,不合蚂岩瞎群。出自汉·王充《论衡·定贤》:“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清高之行,显于衰乱之世。”
自命清高是什么意思
自命清高,汉语成语。
拼音是zì mìng qīng gāo。
意思氏森是自以为清高,看不起别人。
成语出自: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白话释意:
还自许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一逗核消般人。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桀骜不驯,汉语成语。
读音为jié ào bù xùn。
比喻傲慢,性情暴躁不驯顺,不服管教。
成语出自:
东汉班固的《汉书山知·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白话释意:
他们还这样桀骜,怎么会以爱你而为人质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命清高
自命清高是什么意思?
自命清高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有言: 自爱不自贵。
意思是说: 爱惜自己, 但不要觉得自己就比别人高贵。
一个人如果自命清高, 认为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 对生活产生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想法, 那么他就要知道生活其实已经抛弃了他。因为,他已经不适应生活了。
正因为自命清高的人脱离了生活,别具一格,所以,他们总感觉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黑暗与邪恶。他们的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踏进了一个可悲的、孤立的境地。
自命清高者一般脾气倔强, 眼里容不下一丝邪恶。其实他们不懂得怎样去生活。他们心胸狭窄,看不起奸诈的人, 也看不起善良的人。对奸诈者抱着一种鄙视的态度, 但又认为善良者太老老败实,没出息。
他们之所以自命清高,是他们想塑造一种全新的自我,与生活抗衡, 却往往被生活所玩弄。
自命清高的人其实并不高尚, 也不伟大; 相反, 却是一种逃避生活的懦弱表现。
生活需要朝气蓬勃,需要形形色色的人们来衬托。自命清高的人不适应这种生活, 他们已经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社会,所以生活也必将抛弃他们。
故事一
名士嵇康曾在魏朝当过小官, 但他看不惯司马家族的所作所为, 便隐居到乡下。好友山涛给他写来一封信,劝他不要与司马氏顶撞,克服自己恃才自傲、自命清高的脾气, 还是继续去做官的好。
嵇康看信后, 当即回信,就是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信中, 他主张君子之行, 循性而动, 各附所安,阐述了自己入山林而不返的理由。
在信中表现出对贪官污吏的抨击态度。信写完后,让好友阮籍看。阮籍颤抖双手,哽咽着对他说:“从你身上看到了做人的骨气, 你是一个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勇士! 我即使不能像你这样疾恶如仇,也可以在醉乡沉睡不醒。而山涛,可惜还尊为我们的兄长,竟会为了官位而背叛自己的气节"。后来,嵇康被司马昭以“轻时傲世、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害。
嵇康以高尚的气节,留侍团颤名青史。可是, 他的死与其说是被黑暗势力所迫害,不如说是由于他的自视清高所致。也许他的智慧很高, 但恃才傲物就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忌妒与反感,遭到恶人迫害也就成为必然。
《菜根谭》中说: 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 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意思是君子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不可因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故事二
元朝末年有位名士叫倪瓒, 不但画得好, 而且诗词文赋无一不通。他非常爱干净, 使用的文房四宝都有人专管, 随时保持洁净。庭院前有棵梧桐树, 他吩咐家人每天用水冲洗两次, 结果硬是把这棵梧桐树给浇死了。
当时起义军将领张士信,是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非常欣赏倪瓒的画, 派人送重金, 请他赐画。谁知倪瓒不但不给面子, 还大发脾气说:“倪瓒不做王门画师。”张士信当然很不高兴,怀恨在心。
某日, 张士信和一班文人墨客泛舟太湖, 对面一艘小船上传来缕缕异香。张士信说:“如此异香, 必有高人雅士在其中。随即吩咐将船靠过去一看究竟。
谁知船上恰好是倪瓒。张士信大怒, 拔刀就要杀他。随从苦劝,才将倪瓒打一顿板子了事。倪瓒被打得很重,却始终没吭一声。后来有人对他说:“打痛了,应该叫喊才是呀! 兴许下手还会轻点。”他却说:“叫出声来,就太俗了,那我还能叫名士吗?”
自命清高的人,只是为了博得一个“清高”的名声,他们内心的修养和人生的境界其实并未达到自然通达的境地。
一个修养很高的人,绝不会缺乏容人的雅量,而会懂得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或答想。境界高的人,不会孤芳自赏,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所以,我们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 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