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涅盘是什么意思
- 2、涅槃是什么意思
- 3、佛经中的涅槃是什么意思?
- 4、涅槃是什么意思?
- 5、什么是涅盘
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涅盘能解脱生死轮回。唯识宗将涅盘分为四种:
1、有余涅盘,即真如好模庆出烦恼障。这种涅盘相当于小乘所取的灭尽定,灭尽定能破除我执,从而一点烦恼也没有,但是色身与末那识仍在,这就是“有余”,还不能解脱生死轮回。
2、无余涅盘,即真如出生死苦。这种涅盘为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阿罗汉取灭尽定后,只要能舍弃色身与灭掉末那识,就可以取无余涅盘而能解脱生死轮回。
3、无住码帆处涅盘,即真如出所知障。这种涅盘为佛所证。无住处涅盘就是破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样就能安住于真如理境中。这种涅盘不同于无余涅盘,无余涅盘中是一法不生,不能度化他人,而无住处涅盘中是能出生万法度化众生的。无住处涅盘才是究友握竟涅盘。
4、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这种涅盘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心,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切众生与佛平等拥有此真心,所以说“一切众生没有一刹那离开过这个涅盘”。
涅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涅槃是佛教教义,其为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
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
扩展资料:
涅槃重生出自:《涅盘无名论》是古代高僧对涅槃论的概述。是僧肇大师的代表作之一。僧肇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
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 之一,被称为“法门龙象”、“解空第一”。原文节选:
“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
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
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
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译文:
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
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
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
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槃。袜羡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槃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
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槃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
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相关故事:
人鸟互助佳话传
洪水退却后,人们为了纪念金凤舍己救人的功绩,就在那座高山上凤凰飞落涅槃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名字叫飞来寺;人们舍不得金凤救助他们起飞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下来。
地名就叫作御金街,意思是驾御金凤获得重生的地方;人们在御金街中告枯拍央,那个曾经生长梧桐树招来金凤凰筑巢的风水宝地建起了一座土台叫做凤凰台。
用来四时朝拜这个知恩图报舍身取义的金凤;人们为了报答老禅师的救命之恩,就在御金街重新建起了禅院。 也有人传说,金凤的尸体最后化成了这个小城。
所以清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凤凰,三码头是凤头,下廓就是清远的凤翅,而凤背就是新世纪广场所在地,(旧区府)凤尾呢败悄。一直从松岗路延伸到北架山了,而就在凤凰牺牲的地方。
我们称之为起凤里(是希望凤凰再次起来的意思)所以清远就叫做凤城了。 大家又知不知道广东一共是有两个凤城的,除了清远之外,顺德大良也称为凤城,为什么呢?
据说,就是清远的公凤凰回来了,见到自己的妻子牺牲了,很伤心,就带着小凤凰飞离了这块伤心之地,一飞就飞到了顺德,所以广东省就了了两个凤城。
佛经中的涅槃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涅盘”?涅盘就是不生不灭。一切法不生不灭,无有一法不圆满,法法圆融,不但是圆满的相,而且法法都是清净寂灭相,这叫涅盘。 从生死轮回里面超越,从此以后没有生死,就叫做涅盘。现在人搞错了,把死当作涅盘,这是大错特错!如果死是坦团涅盘,这涅盘还要修吗?不需瞎慧要修了。所以要晓得,涅盘是活着时候证得的,不是死了才证得。
涅盘是寂静、寂灭的意思;佛是智慧、是觉的意思。“涅盘”跟“佛”是一个意思,讲“涅盘”是从体上说,讲“佛”是从用上讲。用当然有体,体一定有用,这就了解,善因善果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行。觉悟了,起菩提涅盘的作用;迷了的时候,天天起生死烦恼的作用。
其实生死烦恼跟菩提涅盘是一桩事情,都是妙性起用。悟了,把它叫个名字,菩提涅盘;迷了,叫它做生死烦恼,只是换名词,还是那个作用。悟了,感受是无比的自在;迷了,那个感受是无边的苦,苦海无边!
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活了八十岁,三十岁示现证道就出来弘法让神橘利生,到八十岁入涅盘。其实释迦牟尼佛没有涅盘,菩萨都不生不灭了,佛怎么还会有生灭?佛哪有涅盘?没有。入般涅盘是对中下根性人所讲的,中下是指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以下;高级的菩萨既没有生死,也没有涅盘——大乘经上讲“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
涅盘也翻作“圆寂”,圆是圆满,寂就是清净寂灭。寂是什么?心里头一念不生;灭什么?灭生死、灭烦恼、灭无明、灭邪见。佛与大菩萨他得涅盘这个果报,这果报怎么得来?修道,道就是因——念念与觉正净相应,这样才能趣向大涅盘。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的意思:
一、作为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
二、作为死亡的美称。
出处:晋代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滑枯等之渊府。”
释义:涅槃的道理,原来是三种法门的共同归宿,方等部诸经的集聚的地方。
涅槃的原意是被吹去、被消去。好象一盏油灯的油,烧尽后,灯火便也熄灭、消失了。佛教修行人,天天苦修(包括思想与身体两方面),到最后,死期来到(佛教忌用死字),便离世去涅槃了。用我们的话来说(不信佛教者),所谓涅盘,即是指人死了而言。佛教用涅槃来代替死字。
扩展资料:
涅槃有四种类型:
1、有余依涅槃。是指小乘佛教的修行人,修行者证得罗汉的境界,烦恼已断尽,但还有身体存在,还要承受业因带来的果报,晌让亏还要忍受世间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痛苦,所以称有余依涅槃。
2、无余依涅槃。还是指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如果修行者肉身已经死去,因抛弃了五蕴色身的缘故,因此所证的境界叫无余依涅槃。
3、无住处涅槃。指虽已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但由于心怀慈悲,积极救护众生,因此也不住于涅槃,而是到三界中利乐有情众生,既不住于迷惑染污的世间,也不住于常乐我净的涅槃,所以称无住处涅槃。
4、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说一切诸法的真如实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这是一切现象的本质,所以称自性。真如自性是一切众生平等所有,虽然有圣凡的区别,但本身具有的真如实性是一样的,这个真如实性也就是我们的佛性,只有修证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才能够证得这种涅槃境界。
参考资料:宴神百度百科-涅槃
什么是涅盘
涅槃最初是佛家蔽斗用语。形容一个人彻底改变重生的过程,就叫做涅槃。佛祖宏雀磨由人变成佛,就是一种。一般岁岁是指向好的方向,有巨大的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