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介
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能力。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
虎门销烟故事简介: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简单的故事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鸦片化成了灰烬。
林则徐一到广州,便下令查封了广州所有烟馆,并传讯洋行商人报明存烟实数,限3天内缴出鸦片。各国鸦片商看到林则徐如此坚决,便采用搪塞敷衍、欺骗贿赂等手段,迫使林则徐屈服。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往广东查禁鸦片,抑制该省水师。他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合作下,依靠广州人民禁烟。当时,鸦片商人和英国代表都抱观望态度。
并把贪官的名字都记在心里。随后,林则徐去总督府上任了。林则徐上任之后,就把那些参与勾结洋人贩烟的官员、烟贩统统抓起来,依法办理了。最后,林则徐讲没收的鸦片都集中在虎门,当众销毁了。
1839年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
虎门销烟故事100字
1、但林则徐不吃这套,在虎门滩上两座50米见方的大池子灌满卤水,将两万多箱鸦片投入池中,鸦片被盐卤泡透后,再抛下石灰,顿时池水翻滚,烟雾腾起。周围成千上万的中国民众一片欢呼,耻高气扬的洋人目瞪口呆。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3、林则徐上任之后,就把那些参与勾结洋人贩烟的官员、烟贩统统抓起来,依法办理了。最后,林则徐讲没收的鸦片都集中在虎门,当众销毁了。
4、1839年5月12日,林则徐强制从英国驻广州“十三行”商务总监督义律等烟贩手中,邀获了大量鸦片,并于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天,至6月25日结束。共销毁鸦片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简述《虎门销烟》这个故事的大意
虎门销烟故事简介: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虎门销烟是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