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意义
1、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贡献和重要地位。
2、在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居于特殊而重要之战略地位。林伯渠曾经说过,边区一方面成为保卫西北的北门锁钥,另一方面又成为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后方。边区在军事上说来,它是绾毂华北与西北的战略支点。
3、中国共产党把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和廉正政治的典范,也把它视为中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陕甘宁边区对经过长征后大量伤亡的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红军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5、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红军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1、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后来发展陕甘宁边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沿革而来的。
2、1940年至1943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
3、经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共同努力,开辟了豫西,发展了豫南,扩大了豫东,恢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对于坚持全国抗战,控制中原战略要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4、1942年神府县划归晋绥解放区管辖,延属分区增设廓西县,三边分区增设吴旗县,绥德分区增设绥西县(后改为子洲县),共32县市,1943年后撤销郎西县和同宜耀县。
5、中国共产党把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和廉正政治的典范,也把它视为中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陕甘宁边区对经过长征后大量伤亡的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
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的根据地有哪些
1、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人。
2、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这些抗日根据地成为193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
3、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主要包括:(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由八路军115师开辟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以五台山为中心,1938年建立了正式领导机构——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
4、沂蒙山根据地。是中国四大根据地之一,山东省省委前身,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井冈山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