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和齐王被称为东西两帝吗?
1、也即秦国的地理位置偏西,所以秦昭襄王为西帝,而齐国则处在战国七雄靠东的位置,因此齐闵王为东帝。在此基础上,齐国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一下子和其他五国在称号上拉开了差距。
2、为此,在公元前288年前后,秦昭襄王不仅自己称帝,还派魏冉去齐国,说服齐闵王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齐闵王答应了,于是秦、齐正式称帝,是为东帝与西帝。
3、战国中期,秦、齐成为东西二强。当时主要的诸侯国都已称王,秦、齐两国都不愿再与五国平起平坐,七国的国君都称王了,就显不出秦、齐地位的尊崇了。
4、东西二帝。齐去帝号,苏代玩了一手好纵横。
5、战国后期,周王朝的权威一落千丈,曾经的诸侯纷纷称王,最终形成了七国争霸的局面。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和齐国是最强的,相当于两个超级大国。
历史上的东帝和西帝是哪几个?
齐国本来是和秦国不相上下的大国,富有鱼盐之利,还有骁勇善战的“技击之士”,曾经和秦国并称“东帝和西帝”。但是齐国除了春秋齐桓公短暂称霸,再就是孙膑与庞涓的马陵、桂陵之战露过脸。
公元前288年,秦国宰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议秦昭王称帝 ,秦昭襄王为了抬高自己,同时也为了打击邻国,离间齐国与东方各国的关系,接受了这个建议,于同年十月派魏冉去齐国,说服齐闵王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
于是,秦昭襄王和齐闵王这两位君主,正式称帝,是为东帝与西帝。也即秦国的地理位置偏西,所以秦昭襄王为西帝,而齐国则处在战国七雄靠东的位置,因此齐闵王为东帝。
以是秦昭襄王故意向天下宣示,认为秦国是第一号强国,秦昭襄王嬴稷要自称西帝,以示独尊。紧接着图穷匕现,给齐国齐湣王田地上了一个高帽子,推荐齐国齐湣王田地称东帝,拥护齐湣王田地成为中原盟主。
西帝的解释西帝的解释是什么
(1).古时指地处西方的帝王。《史记·魏世家》:“八年, 秦昭王 为西帝, 齐湣王 为东帝。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与齐湣王同时称帝,因齐处于东,秦处于西,所以又把齐湣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出处《史记·魏世家》:“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
公元前288年,齐和秦曾一度互相称帝,齐渭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齐和秦成为天下的两强。公元前286年,齐又灭“五千乘之劲宋”,使得“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齐国本来是和秦国不相上下的大国,富有鱼盐之利,还有骁勇善战的“技击之士”,曾经和秦国并称“东帝和西帝”。但是齐国除了春秋齐桓公短暂称霸,再就是孙膑与庞涓的马陵、桂陵之战露过脸。
2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自称。3唐代南诏合罗凤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合罗凤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吐蕃吐蕃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