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捐官(捐官答上司)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清朝的“捐官”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样捐的呢?

清朝的捐官其实就是朝廷的一种卖官的制度,由户部负责,那些有钱势的贵族们可以通过捐献一定的钱两,来得到一定的职位,一定的官位。

自古以来卖官鬻爵都被视为一个政权腐败的象征,但自秦汉开始,捐纳官爵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捐纳已趋制度化,明码标价的捐官现象成了朝廷补贴财政的重要手段。但买官卖官又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清代捐纳制度还是很有特色的。

清朝的“捐官”制度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统一管理,明码标价。按照“捐官”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这些当然属于“政府”行为,且收入都归国库。

清朝捐官可以捐到几品

1、天下竟有这样的奇事,他对此事半信半疑。因为大清朝有制度,捐官者最高只能捐四品道员,至于花钱买督抚的从来没听过。不过华油说话来,买官那点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不妨试试看。

2、纯粹以捐纳方式,所获文职最高级之职道员,捐纳得官后,赴吏部报到,等候吏部依法选用,称为候选。吏部再分发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

3、清朝买官非常的贵,一个小小的知县也需要五千两银子,五千两银子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为400万。

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有捐官,究竟是什么?

自秦汉以后,历朝历代封建皇权政府每逢大型战事消耗、救助灾荒、赋税严重较少而导致朝政收入紧张时都会采取“捐官”制度以缓解朝政困难。

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有捐官,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捐官的都是爵位,几乎没有实缺。秦朝的爵位卖的很贵,“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清朝的捐官其实就是朝廷的一种卖官的制度,由户部负责,那些有钱势的贵族们可以通过捐献一定的钱两,来得到一定的职位,一定的官位。

相关阅读

  • 孝敬父母的句子经典语录简短
  • 23456789,2345678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支行是什么意思(支行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写)
  • 基质是什么(皮肤的基质是什么)
  • 珍惜同学情谊的句子图片
  • 感情说说很现实的短句男生
  • 怎么不打嗝(怎么不打嗝的方法)
  • 关于旅行的唯美句子简短
  • 正能量句子经典语录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