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古籍中的制马钱子简介
- 2、生马钱子和制马钱子的区别
- 3、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
- 4、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古籍中的制马钱子简介
4,祛瘀生肌:马钱子对小儿麻痹,手足麻木,抗癌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苦实、马前、牛银、大方八。为马钱科常绿乔木植物马前及同科木质大藤本皮氏马前的成熟种子。马钱子毒性大,内服必须炮制。
制马钱子:活血通络、消炎抗菌、止痛、祛瘀生肌。补充:制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马钱子的主要成分是士的宁,临床上有降低“血沉”及“抗O”的作用。
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近年用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
他是马钱子的成熟种子的炮制品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麻木瘫痪,重症肌无力等。
生马钱子和制马钱子的区别
1、气微,味极苦。制马钱子:形如生马钱子,形体鼓起,表面棕褐色,内部红褐色,质坚脆,气微,味苦。
2、制马钱子降低了毒性,又利于粉碎,制马钱子可以少量内服(切不可随意加量)。未制马钱子只能外用,不能内服。马钱子功能主治: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
3、制马钱子与生马钱子功效上的区别生马钱子毒性剧烈,而且质地坚硬,仅供外用。常用于局部肿痛或痈疽初起。如“伤湿止痛膏”。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亦易粉碎,可供内服,常制成丸散应用。
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马钱子具有散热消瘀的功效作用。具体来说,马钱子是味苦、性寒的中药材,具有极为显著的散热、清热和化瘀、消瘀一类功效。
消炎抗菌,马钱子也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非特异性炎症痈疽肿痛有一定的疗效。止痛,马钱子是中药止痛最管用的药物之一,特别是风湿骨痛,肌肉损伤疼痛有特效。
1,活血通络;马钱子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络的功效。对于乳腺肿块,痈疽肿痛有很好的作用。2,消炎抗菌:马钱子也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非特异性炎症痈疽肿痛。
马钱子里的番木鳖碱可提高横纹肌,平滑肌及心肌的张力。抑菌作用。对嗜血流感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马钱子的功效 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本品善散结消肿止痛,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
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选用云南马钱子,先用石灰水浸泡15~20天,每隔2天搅拌1次,然后连同石灰水煮至马钱子外皮松软,滤干后,用砂擦去皮毛,再入黄泥水煮3天,每天换黄泥水1~2次,最后用猪油、甘草、绿豆煮1天,取出洗净晒干即得。
将洗净的河砂置于锅内炒热后,投入马钱子,同炒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取出去掉绒毛,即成制马钱子。取制马钱子粉碎成细粉,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士的宁的含量后,加淀粉混合调节使士的宁含量为0.80%。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油制法、砂烫法及制马钱子粉等[1]。 净马钱子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1]。
炮制方法:马钱子粉:取沙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