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和陶诗是什么意思
陶陶的解释[happy;contended] 欢乐 陶陶乐趣 详细解释 (1).和乐貌。 《诗·王风· 君子 阳阳》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毛 传:“陶陶,和乐貌。
洗砚指著名的冼砚池,晋帖指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字帖,陶诗指陶渊明的诗,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始祖,王羲之则是行书书法中的巨擘,二人被公认为诗书界的代表。
中间主要是叙事,描绘出和陶诗所呈现的田园相似的一个带有诗意的天地,那里景物优美(“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居民贤而有德、信而不争(“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意象上:阮诗:明月、清风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孤鸿、翔鸟象征内心的孤寂。陶诗:白日、素月浩荡光明可见陶渊明光风霁月的胸怀。艺术构思:阮诗:开篇直接抒发胸臆,中间借景抒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
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原文与赏析
1、不独章惇一人,黄庭坚也亲受时宰之害,故着此二字以见小人弄权为祸之烈。从本诗看,这两句是为反衬东坡之胸怀人品,交代题目中“和陶诗”的背景。三四两句一转,用寻常的动作,写出东坡高超的人品。
2、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宋代·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 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3、苏子瞻被贬官到岭南,当宰相的想要把他杀死。他饱吃了惠州的饭,又认真地和了渊明的诗。陶彭泽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苏东坡也是百代传名的贤士。苏的出仕与陶的归隐,情况虽有不同,但两人的风格和情味,却是多么相似啊。
五言尝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什么意思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诗歌表现了沈和甫在诗词、书法、度曲等方面有着杰出的才华,能和陶渊明、柳永、颜真卿相比。
前三句赞扬沈和甫多方面的才能:“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沈和甫诗词、书法俱工,而且敢于师从古代第一流大家。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 吊鲍吉甫 平生词翰在官商,两字推敲付锦囊。耸吟肩有似风魔状,苦劳心呕断肠,视荣华总是干忙。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是当时。 ——钟嗣成(吊沈和甫) [双调]庆东原 小令兼用。首二句、末二句宜对,四五六句作鼎足对。
《容斋随笔·东坡和陶诗》译文与赏析
陶渊明的第三章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以江文通模仿此诗的大意而作:“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如今陶渊明的诗集中误将江文通的诗加了进去,苏东坡又根据陶集中的诗和诗。
浮躁的时候喜欢翻旧书,像是和老朋友对饮,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却自有一种沉心静气的慰藉。
欲慰相思时整视。”而今所见苏东坡集中没有这首诗。葛常之为延之的叔伯三弟,曾经见到苏东坡亲笔所写这首诗的真迹。
从上述中就可以看出,苏东坡对典故史实十分熟悉,对事物有高深的见解。
”《诗经》中有“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的句子,描写的就是古人唱和的情景。诗词都是用韵的,和诗便有依韵、用韵和步韵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