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葭灰的解释葭灰的解释是什么
- 2、冬至是什么?
- 3、葭灰的意思?
葭灰的解释葭灰的解释是什么
1、意思: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拼音:葭灰 [jiā huī]。释义:一种古代占气候的方法。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以占。
2、葭灰的网络解释是:葭灰葭灰,也叫葭莩之灰。葭是指初生的芦苇;葭莩是指芦苇杆内壁的薄膜,又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3、葭灰的引证解释是:⒈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引《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__。
冬至是什么?
从语法角度来说 “冬至”作为一个结构固定、语义明确的名词来说,它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2月22日或21日”,这是《辞海》的解释,当然是最权威的。我想从词的构成角度来分析一下。
冬至的别称是亚岁、冬节、小至、大冬、小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俗称“冬节”,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葭灰的意思?
1、葭灰的词语解释是: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葭灰的词语解释是: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
2、题库内容:葭灰的解释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3、葭灰(苇膜烧得的灰常用来标志、预测节气);葭莩(原为芦苇里的白色薄膜,后常来指代:友谊;交情;亲戚;亲眷)通“笳”。乐器名发引和,校鸣葭。——《文选·张衡·西京赋》葭<名>XIA通“葭”。
4、葭 [jiā] 〈名〉初生的芦苇 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汉书·中山靖王传》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又如:葭草(初生的芦苇);葭蓬(芦苇与蓬草);葭灰(苇膜烧得的灰。
5、葭灰占律:是古代汉族人民测量历法中的中气是否到来的做法。在冬至前三日,将长短不一的十二律管摆好,放入“葭灰”(即芦苇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