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组成)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四饮症

“四饮”是指“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五水”是“水在心”“水在肺”“水在脾”“水在肝”“水在肾”。然后,又强调了三个,一个是留饮,一个是伏饮,一个是支饮,这样就系统了。

以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2]。又因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2]。《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将其分为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四类,合称四饮。

仲景对痰饮病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症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简介

②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茯苓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半夏18克生姜15克茯苓9克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主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

4 茯苓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四大钱,水一大盏,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茯苓的用法用量介绍

茯苓的用法用量 茯苓蜂蜜面膜材料:白茯苓粉15克白蜂蜜30克做法:将蜂蜜与茯苓粉调成糊状即成。晚上睡前敷脸,翌晨用清水洗去即可。功效:本面膜有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黄褐斑的功效。

茯苓主要是一种中药材,一般用量在10克-30克左右均可。赤茯苓功能清湿热、利小便,主治小便黄赤短少,淋漓不畅之症。

茯苓主要是一种中药材,用量一般在10~30g左右,属于正常的用量,不会出现副作用,根据用法不同,用量也会有所不同,食疗时正常的用量为10克左右,药用时正常的用量为15g左右。

用法用量: 本品一次常用量为15~30克。 婴幼儿腹泻:茯茯炒后研细末,每次1g,每日3次。 痰饮眩悸:茯苓30g,白术15g,每日一剂,水煎服。 水肿:茯苓30g,黄芪30g,泽泻10g,每日一剂,水煎服。

相关阅读

  • 关于农业的谚语(关于人物品格的谚语)
  • 民间故事中的哲理故事
  • 追求理想的名言警句大全
  • 关于机遇的名人名言
  • 卷舌头是不是遗传,卷舌头遗传爸爸还是妈妈
  • 长征中的感人故事(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有哪一些)
  • 关于抓住机遇的名言警句
  • 对待机遇的名言警句
  • 哈他瑜伽,哈他瑜伽是什么意思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