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原大合战东军有那些大名、西军有那些大名?(我要全部)
- 2、东军的解释
- 3、毛利势倒戈到东军为什么战后遭人白眼?
- 4、日本战国时期东西军主要将领
- 5、小弟,想请教一下大家在日本战国时代关原合战中,东军和西军大家会如何...
关原大合战东军有那些大名、西军有那些大名?(我要全部)
1、石田三成起兵,以毛利辉元为盟主,联合关西的大名,总兵力92700人。德川家康故意假装远征上杉,发现石田三成起兵,立马折回,并联合东部诸大名迎战。
2、开战前 兵力比较:东军 88208 西军:79965 十四日 家康抵达大垣城西北的赤坂。军议结果,决定沿中山道向西进军,经関原、不破関、近江,目的地为大坂。
3、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
4、关原之战之个人见解 前些天,终于有幸下载了德川家康这一日本历史片子,刚刚键入电影,第一幕正是日本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国大名战争。
5、闻知后的西军由三成所属岛左近率兵500奇袭杭濑川, 试探东军虚实。在将中村一荣、有马丰氏击溃后撤退。同时家康在冈山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以所 擅长的野战为作战中心的思想。当夜,东军全体七万余向大坂方向的关原进军。
东军的解释
日本战国时期的关原合战中,以德川家康为首的称为东军,以石田三成为首的称为西军。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资产阶级领导的称为北军,南方的奴隶主称为南军。
关东军的解释指抗 日 战争胜利前,占据 中国 东北 的 日本 侵略军。1905年 日 俄 战争后, 日 军强占 中国 原被帝 俄 “租借”的“ 关东 州”(指 辽东半岛 普兰店 至 皮口 一线以南地区),并派驻军队。
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张岊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东军”,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
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三国志》、《资治通鉴》常有“东兵”、“东军”一类提法,都是指留屯东方的外军,左、右、前军等也是这类提法。
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
东南军区是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之一,领导和指挥东南地区所属的人民武装力量。
毛利势倒戈到东军为什么战后遭人白眼?
1、关原合战中,毛利势人数达到三万余——西军绝对的支柱,毛利辉元还是西军的名义上的总大将,但是留守在大阪,所以前线毛利军实际是由族弟毛利秀元、吉川广家指挥,军队驻扎在南宫山。
2、毛利和大内的袭击成功迫使士气低落的尼子军撤退,毛利家确定了安艺国的势力。同年,毛利军顺势收复了被尼子军攻占的佐东银山城,武田氏家督武田信实逃亡到出云国,一门众武田信重[9] 切腹自尽,安艺武田氏彻底灭亡。
3、再加上寝返的西军部分将领,尤其是与布于南宫山上的两万多毛利、吉川、长宗我部军达成的不战协议。东军占有明显的优势。 清晨6时,双方布阵完毕,但因为大雾弥漫无法立即开 战。 上午8时,大雾开始散去。双方开始了冲突。
日本战国时期东西军主要将领
井伊直政(1561年3月4日-1602年3月24日)战国中后期到江户初期之武将、大名,井伊氏第24代当主,近江彦根藩初代藩主。岛左近﹙;1552年4月2日-1600年10月21日﹚,别名岛清兴、岛胜猛。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因任甲斐守护,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被人称作“甲斐之虎”,与“越后之龙”上杉谦信可谓一时瑜亮。
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国王。官至正一位太政大臣。
小弟,想请教一下大家在日本战国时代关原合战中,东军和西军大家会如何...
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
关原之战有五大要素,分别是北政所出山、拿到丰臣秀赖的旗子、毛利辉元亲临督战、听从岛津的奇袭、小早川不反叛,这五大要素只要满足任意一个,关原之战都不会输,满足任意两个即可获胜,但石田三成一个都听不进去。
但酷爱中国军略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于形容日本的格局。而中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