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有感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有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有感作文 篇1
4月2日,学校组织了全校学生去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
上午9点,我们步行到达了目的地——中国湿地博物馆。
一进入博物馆,同学们便被博物馆别致的建筑设计,丰富的科普知识给吸引住了,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与畅享。
中国湿地博物馆分为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和西溪厅。用大量的塑料模型、图片、标本与互动游戏形象的表现出了湿地之美以及人类目前与湿地之间的关系。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令我受益匪浅。我从中知道了知道了湿地的概念与现状;湿地对人类以及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人类对湿地的破坏。西溪湿地千百年来给江南杭州一带的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资源,令人们能够更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湿地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湿地令我们的环境更优美;湿地令我们的资源更富足;湿地令我们的生态更平衡。湿地无私地奉献,我们人类应该更好地呵护她,应该反馈她,然而,事与愿违,如今,不仅西溪湿地,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湿地都正在遭到人类恐怖的破坏。人们疯狂的开垦湿地,随意的砍伐湿地内的树木,满不在乎地捕捉湿地内的动物,使湿地——生命之母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生态平衡极大程度上地遭到扭曲。
人类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高智商的动物,但是,连低等生物都能与湿地和谐共处,为什么人类不呢?没错,人类被利益蒙蔽了心灵,破坏了湿地,使地球母亲哭泣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我们要保护湿地,保护环境,使地球母亲不要哭泣,让她永远都能与自然一起快乐“生活”!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有感作文 篇2
你一定听说过美丽的西溪吧!在那儿,鸟儿可以无忧无虑地飞翔,树木可以无拘无束地生长,水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淌……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上午,我们走进了西溪,来到了中国湿地博物馆。
远远的,我们就看到了一幢外形奇特的'建筑,上部像飞碟,下面的主体建筑被许多的绿色植物掩盖,一下子就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中国湿地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大有不同。传统的博物馆里面尽是一些介绍的文字资料和相应的实物,参观久了便会觉得乏味,其中的内容很容易看过就忘;而中国湿地博物馆则巧妙地把资料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比如,外来生物种类一旦出现,就需要把它们打回洞里去,不然,西溪湿地的生物的多样性就会被破坏。而博物馆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游戏则是“投票”。屏幕上会出现各种问题,你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答案,站到相应的区域内。最后,屏幕上后还会显示出人类如果这样做的后果。我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保护湿地以及如果人类破坏了湿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还加深了我们对这些问题及答案的印象。无意中提醒我们生活中关于如何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做法。
在湿地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厅展示了生活在西溪里的各种各样的鸟类的标本。与照片不同,这些实物更立体,更能近距离地观察它们曾经美丽的羽毛。
游览了一圈下来,我觉得,如果博物馆能再加些设施,就更加完美了。比如,可以加一个3D电影院,里面播放一些西溪一年四季的风光,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溪是鸟的天堂,树的乐园,水的家园;可以增加一些休息区,因为博物馆较大,一圈逛下来,有点累,都想坐下来休息休息。如果,这些都能考虑周到,那么,西溪不但是动物,植物的天堂,也是我们人类的乐园,是人和自然共同的家园。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有感作文 篇3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假日小队组织活动,去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
中午十二点半大家在博物馆门口会合,我们的活动就开始了。我们首先看到了鱼皮文化的展板,里面说了鱼皮文化是传承已久的湿地文化之一。讲述了在东北的三江平原上,生活着一群赫哲族人民,他们以鱼皮为衣,用鱼皮作画,以鱼肉为食。在旁边的一件鱼皮衣是用36条大马哈的鱼皮做成的。读完这段话,我想:赫哲族人民真是勤劳,竟然毫不厌倦的捕鱼、用鱼皮做各种生活用品,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接着,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展区。澳大利亚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绵延2千多公里,最宽处有161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区,还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呢,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豪的天然景观。“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澳大利亚亲眼看看大堡礁的风采。”我自言自语地说。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我最喜欢的动物知识展区,了解了野藏驴等动物的外貌、习性、食物和分布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湿地生物和植物的知识,感觉受益匪浅。
真希望下次的小队活动日赶紧到来。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有感作文 篇4
周四下午一点,我们驱车,向中国湿地博物馆出发了。
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外围,天目山路与紫金港路的交叉口,建筑面积20200平方米,布展面积7800平方米,是全国首个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性博物馆。
一走进博物馆,馆内的分布示意图告诉我,整个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
所有展厅我和小伙伴都进行了参观,其中中国厅的设计尤为值得一提。馆内以“浸入式”的场景体验为特色,通过开放式展厅及160度环幕影院等多媒体技术,介绍了中国湿地资源状况、特征及湿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沿着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云南哈尼梯田7类中国湿地的复原场景,进行湿地的生态之旅。通过逼真的复原,红树林湿地特有的泌盐和植物胎生现象、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历史,以及候鸟迁徙的习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间的不同风景等,都可以得到形象认知。
除了看到真实的实景再现外,还有丰富多样的触屏游戏,我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这次博物馆之行,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