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面饰包括头饰吗
- 2、玉面饰共有几件?
- 3、苏州博物馆玉面饰共几件
面饰包括头饰吗
不是。面饰不是头饰,面饰是修饰面部的,头饰是修饰头部的,面饰不算头饰。头饰,指戴在头上的饰物。与别的部位的首饰相比,装饰性最强,因而主要是女性首饰,包括发饰和耳饰、帽子。
头面首饰全套包括挑心,挑心主要就是装饰发髻的,顶簪是可以很好地固定发髻,分心插于发髻背面中部,掩鬓装饰鬓角处,以及钗簪插于掩鬓上部,正常来说一般的装饰就是钗一对,步摇一对。
所谓“头面”是以簪、钗、坠等首饰进行插戴头部的整套头饰,自宋代开始成为贵族妇女发髻的主要装饰,到了明代式样又进一步翻新。“挑心”主要装饰于发髻中央。“顶簪”直插入发髻顶部,起到支持和固定发髻的作用。
玉面饰共有几件?
1、玉面饰是覆盖在墓葬主人脸部的玉器装饰品,苏州博物馆玉面饰共八件。虎形玉饰代表双眉,是用一块玉料雕琢两面,然后从中间剖开而成,老虎造型作卧伏欲扑状,形象生动。
2、6件 西汉玉人面饰采用优质新疆和田青玉所制,由六件不同形状的玉片组成,总高6厘米、宽9厘米、厚约0.5厘米。面饰的上、中、下各部位均由两块同等器形和文饰的玉片组成,对合为额头、面颊、腭部。
3、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玉剑饰 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
4、这种面饰后来逐渐演变成面罩,而后又扩展到身体、四肢,成为玉衣。从战国末期到汉代,玉衣是贵族丧葬炫富打响场中等级最高的殓服,它由玉片连缀而成,分为头罩、面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
5、玉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玉璎珞 玉锁片。
6、图5-2-1 翡翠“马镫”戒圈 图5-2-2 翡翠鸡心坠 图5-2-3 羊脂玉串珠 (二)雕琢纹饰首饰 雕琢纹饰的首饰又称为挂件或花饰。花饰 浮雕花鸟、人物、动物等纹饰的小巧饰物称为花饰。
苏州博物馆玉面饰共几件
玉面饰共有八件。玉敛葬饰件1995年出土于苏州真山春秋吴国王室墓中,有玉面饰、珠襦、玉甲、玉阳具饰组成。玉面饰用于覆盖墓主的面部。玉面饰共八件。
6件 西汉玉人面饰采用优质新疆和田青玉所制,由六件不同形状的玉片组成,总高6厘米、宽9厘米、厚约0.5厘米。面饰的上、中、下各部位均由两块同等器形和文饰的玉片组成,对合为额头、面颊、腭部。
苏州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 彩绘四天王木盒、真珠舍利宝幢、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
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彩绘四天王木盒、真珠舍利宝幢、秘色瓷莲花碗、《七君子图》、居仁堂粉彩梅鹊纹碗。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