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学佛当依善知识,那如何依止
- 2、皈依和依止的区别
- 3、依止是什么意思
学佛当依善知识,那如何依止
1、“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这十二个字,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依止善知识。专信不犯的意思是只听老师一个人的!对老师专信,决不违背老师的教戒。
2、依止善知识关键是判断其是否是善知识。首先要看其知见是否正确,如果知见错了,那是”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这个要拿佛的经典来印证。而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3、因此,建议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寻师。先从掌握“三法印、四依止、十不盲信”开始,这些是佛陀在世时交给我们佛弟子鉴别真假佛法的工具,然后从“三皈五戒十善”开始学习佛法;次第。
皈依和依止的区别
1、三皈依是授三皈依的师父代表僧伽来授皈依的。所以皈依的是僧,不是某一位师父。所以皈依是没有师父的,也可以说所有僧都是老师。”皈依师“的这个叫法是错的。依止的师父,就是教授你佛法的师父。
2、皈依师:皈依佛法僧三宝的证明法师,主持皈依法会的主法师。非是皈依了这个法师。依止师:依止这个法师进行修行的法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父,传法的师父。
3、皈依是指至心皈依三宝,并愿发无上菩提心利益无量有情。而依止是指在一位具德上师座下闻思修行,全身心皈命于上师,听从上师指导而身心再不离开。
4、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师是自己皈依三宝的证明师,现在的大寺院一般是很多人在某日一起皈依,寺院可以指定某法师为大众做皈依。依止就是真正的拜师,依止师是教授阿阇梨,是自己的师父。
依止是什么意思
1、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着。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
2、依止的解释依托;依附。 《周礼·春官·肆师》 “祭兵于 山川 ” 汉 郑玄 注:“山川盖军之所依止。” 《北史·艺术传上·殷绍》 :“ 兴 将臣到 阳翟 、 九崖巖 沙门 释 昙影 间, 兴 即北还。
3、依止四想: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将自己作病人想,法作妙药想,善知识作名医想,精进修持作医病想。”自己从无始以来在此轮回的大苦海中,犹如被因三毒、果三苦所逼的病人一般。
4、佛教里的“依止”是指:依止和尚,依止老师。就是依他一家之言,一人之教诲,而止住别人的教导。其目的是怕法师所修法门不同,讲的重点不一样,若初学者胡乱依靠,就会被搞得迷惑颠倒。简单说:一个老师:一条路好走。
5、如理,如法:是指某人说话,做事,符合佛理,符合佛说。不属于胡说八道那种的,颠倒黑白。依止:是指在某人身边,长期学习,听从指教。如理依止:是说,找一个,正知正见的师父,在身边长期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