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铁事

登录

金刚持(金刚持和默念的区别)

wangsihai

本文目录一览:

金刚萨埵菩萨和金刚经有关联吗

虽然名字里都有金刚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毕竟前者经文后者是心咒,金刚萨埵菩萨在清除业障违缘干扰上面有很大的威力。念诵他的心咒祈请加持会很快遣除你身上所背负的业障得安然自在。

于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称萨埵为有情,即有情意之义;佛地经论卷二则作勇猛之义。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识、众生等诸义。萨埵亦指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于密宗,则指金刚萨埵。

从这个层面上,应该是和须菩提长老有缘了。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早的代表性经典之一,译者是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法师,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的释论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 ;天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等。

金刚萨埵为一切众生菩提心的本体,其性坚固如金刚故名「金刚」,亦名金刚心菩萨,一切众生由此萨埵之加持力而发心。与显教之普贤菩萨同体异名,为一切如来之长子。

什么是金刚持佛

“金刚持”是释迦牟尼佛传密法时的名称,释迦牟尼和金刚持并非两个人,只是说显法时现比丘相的称“释迦牟尼佛”,说密法现轮王庄严相的称“金刚持佛”。

金刚持指持有密法传承的行者,有资格传密法的行者。另外,金刚持亦指金刚萨埵,证到了佛果的行者。所以,五方佛又名五大金刚持。

金刚持是说为了避免默念伤血,还有出声念伤气所以之法。

在藏密中,金刚持被认为是释迦牟尼讲说密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是释尊的秘密化身,故又称秘密主。其形象为宁静的菩萨相,结跏趺坐,左手拿金刚铃,右手拿金刚杵,两手相交置于胸前。另一种形象是双身像,拥抱明妃孙那利菩萨。

金刚持念佛正确方法

1、正确念佛的方法是念兹在兹,轻松 自如的,金刚念诵要念到把自己的身心融到“空、无相、无我”的境界里,然后“唇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动。初步的功力还不到时,嘴唇微微动也无妨。

2、这个有几种方法:一是闭上眼睛,唇动舌不动,二是闭目舌动唇不动;三是垂目看鼻尖下面唇动,四是闭目只听自身念佛发出的声音也叫听音,全身心投入,让气息流经全身。

3、念诵分为大、小声、默念、金刚诵都行。金刚诵---就是自己能听到 ,别人听不到。

4、意思是说,默念的时候虽然不动口、不用耳朵,但在您默念时,您的意识当中,仍然有运用了口耳的痕迹。

5、金刚持是说为了避免默念伤血,还有出声念伤气所以之法。

6、以金刚持的方法修行念佛,是为了更好的一心念佛。再搞气上走下走的,那还是一心了吗?,岂不是以杂染心修行?这是著相修,外道法,不是修行佛法了。金刚持念佛就是一心念佛,不能再起其他妄想心。

什么是金刚持

1、金刚持是说为了避免默念伤血,还有出声念伤气所以之法。

2、金刚持指持有密法传承的行者,有资格传密法的行者。另外,金刚持亦指金刚萨埵,证到了佛果的行者。所以,五方佛又名五大金刚持。

3、“金刚持”是释迦牟尼佛传密法时的名称,释迦牟尼和金刚持并非两个人,只是说显法时现比丘相的称“释迦牟尼佛”,说密法现轮王庄严相的称“金刚持佛”。

4、“金刚念诵”在转化“四大”,摄心调气上有很大的功用。一般念佛念到最后,喉咙都会沙哑,这是念佛的方法错了。

5、修持金刚诵可能把十种气引入中脉.再引入心轮。金刚诵有起分(即生起次第)和正分(即圆满次第)两种,修法亦有多门,这里介绍的主要是圆满次第的金刚诵。

什么是金刚持诵法

1、上等的念咒法是“金刚念诵”。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一口气一口气念”,另一个是“唇齿不动”。要达到唇齿不动,首先,要练习一口气一口气念。

2、金刚诵:修法主要念诵(嗡)、(阿)、(吽)三个咒字,配合观想气的入、住、出,做到观气与咒音无二无别。进入空性。嗡、阿、吽三字十分重要.没有一个咒语不包含这三个咒字.它是一切咒语之王。

3、金刚持是说为了避免默念伤血,还有出声念伤气所以之法。

十地五道功德满,速疾证得金刚持意思

1、用法:多用于佛教中,五道十地是修炼的程度。信仰之人每次发愿后,念圆满的道功德己,惟愿速得金刚持,圆满地道就是五道十地。加行道最低的层次是从无造作的菩提心开始。

2、金刚喻定者即是超过修道位之最后阶段,为相合道及无障碍道之总集也。此三昧无有任何障碍,坚实、稳固、一味、遍满,喻似金刚,故名金刚三昧。

3、这个和佛教有关,大地能生长万物,故佛典中常以‘地’来形容能生长功德的菩萨行,‘十地’即指十种菩萨修行的重要阶位,在佛典中,不同的经论,往往对十地的内容有不同的描述。

4、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于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离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于余人之身。

5、利他功德 ◎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 ◎彼持明人於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相关阅读

  • 生活中的我作文600字作文开头
  • ida医学(ida医学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 壬午时是几点,壬午时是几点?
  •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450
  • 作文向往的初中生活
  • 欣赏生活的作文
  • 作文有趣的学校生活
  • snda,sn代表什么
  • 虚拟生活的作文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