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有哪些?
1、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2、二十岁 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三十岁 而立。《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用作30岁的代称。四十岁 不惑。
3、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4、刚出生叫婴儿,1~12叫小孩,13~17叫少年,。未满18岁叫未成年人。19~22叫成年人,。23~27叫青少年人28~35叫青年人,36~55叫中年人56~70叫老年人,。。71~80叫老人家,。。81~100叫老老人。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什么称呼?
耄(mào)耋(dié)。《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幼学:十岁,后称十岁为“幼学之年”。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刚出生叫婴儿,1~12叫小孩,13~17叫少年,。未满18岁叫未成年人。19~22叫成年人,。23~27叫青少年人28~35叫青年人,36~55叫中年人56~70叫老年人,。。71~80叫老人家,。。81~100叫老老人。
人生各个年龄段,如何称呼?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篮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妙龄少女:妙:美好。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巾帼英雄: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指妇女中杰出的人物。
耄耋:八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还历寿:61岁的寿辰。从心之年:70岁。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古稀,指七十岁。古稀的意思是原有古来稀少,由于古代医学技术不发达,能够活到七十岁的老年人比较少见,因此用古稀来形容七十岁。唐·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有哪些?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篮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2~3岁 髫( tiáo) 年——指女孩7岁。垂髫( tiáo) :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龆年——指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二十岁 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三十岁 而立。《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用作30岁的代称。四十岁 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