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奖章事迹材料范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四青年奖章事迹材料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四青年奖章事迹材料 篇1
李昭强,男,汉族,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任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0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财务会计本科专业。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EMBA,黑龙江省青联委员、佛山市青年联合会***,北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
李昭强,一个从东北走出来,扎根广东佛山的青年企业家。他始终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管理创新,关爱员工,和谐发展企业,是70后青年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业者,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是广大青年创业致富的楷模。
一、扎根广东热土,塑造企业浴火重生
扎根广东之前,李昭强同志就在黑龙江哈尔滨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6年11月,哈尔滨市政府拯救老建筑暨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地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他任“索菲亚购物广场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在零下近30度的严寒又无供热条件的情况下,他与工人吃住在一起,带领200余名工人昼夜施工,仅用70天时间就出色完成了27000平方米的百年老建筑的加固、整修、内外装修、楼体亮化改造、周边广场施工及1000余名商户的安置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哈尔滨市“爱岗敬业”模范标兵。2008年,李昭强同志参与东北地区最老的国营企业——双城花园酒厂的转制工作,任市场总监,负责公司的人事、行政、财务、仓储、物流、销售工作。任职期间,他每年驱车20000余公里奔赴全国各地开发和维护经销商,足迹遍布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开发经销商近200家,在他的带领下,企业成功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殊荣。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余万,将一个600余名下岗职工、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
2011年5月李昭强只身来到广东佛山这片创业热土,负责管理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当时的企业管理混乱、亏损严重、人心涣散,在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他着手加强公司治理的整顿,从管理、市场、技术、品质等方面大胆创新和突破。作为新广东人,他能以“空杯”的心态迅速融入这片热土,广泛吸收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言路,将自己的身心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企业的管理和市场开拓中,做到了在公司提前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经常加班到凌晨2、3点,最紧要的关头他连续奋战1个月,按期完成客户需要的资料和文件,取得良好的成效,他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率先垂范,慢慢的大家在他的感召下,企业形成了核心团队和骨干。
在管理方面,李昭强同志注重时效性和细节处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己的工作必须安排的井井有条,答应客户的事项宁肯不睡觉也要守时完成。为了解车间的劳动效率问题,他在车间蹲点一个多月,和普通工人一样上下班。短短3年时间昇辉公司的人均产出和劳动生产效率由31.8万元/人/年,提高到了377.5万元/人/年,3年时间提升了12倍。
市场开拓方面更是他的强项,他完善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和营销体系。从研发市场需求的智慧社区产品为契机,吸引和组建公司自己的专职研发团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工作,取得三项国家专利。通过提供市场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形成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他接手近3年来,企业连续3年实现跨越式增长,由当年销售185万亏损125万元,发展到2013年度实现销售8.6亿元,创造利税8900万元,公司跻身佛山顺德重点纳税大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心系弱势群体,热衷慈善回馈社会
李昭强同志深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在创建企业努力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他深怀感恩的心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回报社会。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灾区捐赠价值达28万元的LED救灾专用手电筒。参加南方卫视举办的“雅安要稳住,广东在行动”大型慈善义演晚会,捐款9万元。
2013年9月12日作为主要发起人出资200万元,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设立广东省圆梦慈善基金会,对困难群众、残疾人、贫困学生进行专项资助。2013年11月28日北滘政***领导牵头组织北滘工商总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各爱心企业(昇辉)远赴英德东华镇实地开展扶贫工作,累计为东华镇古滩村小学捐赠运动球场1套价值4万元。
2014年1月3日,资助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中心小学建图书馆捐赠现金11800元。
2014年3月以昇辉电子冠名的青创社慈善项目在佛山顺德正式启动。
李昭强同志就是这样,用他爱岗敬业,无私无畏的精神,感染着大家、激励着大家。他对工作的敬业和严谨,充分展现了一名青年创业者的信念和追求;他对社会的回馈与奉献,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与情操。
五四青年奖章事迹材料 篇2
艺术学系06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籍贯绵阳。她,既有着xx人的豪爽,又有着巴蜀人的乐观。她很普通很平凡,却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诠释着什么是自强自立的精神,传播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好品质。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尽管家庭贫困,她却自立自强,积极乐观,有追求有梦想。大学的三年,她实现了当初的承诺,除了学费借助国家助学贷款以外,其他的生活费都是她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没有给体弱多病的父母增加任何负担。奖学金是其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在学校的两次奖学金评比中,她分别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除此之外,她还通过家教、兼职等赚取一定的生活费。除了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问题,她还经常给家里添置家用电器,在当地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女”。
大学的三年,她过得忙碌而充实。“微笑”是她的法宝,无论遇到什么,她都微笑着乐观面对。除了不断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她在各种社会工作方面也做得有声有色。
(一)专业知识过硬
在专业学习上,勤奋踏实,不断进取。在奖学金评定中,分别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二、第一的成绩获得xx大学甲等奖学金兼国家励志奖学金、xx大学甲等奖学金兼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xx大学三好学生的称号。
在xx大学首届“三创”教育成果展上,其作品《你来了,却又走了》荣获成功参赛奖。dv作品《没有触角的蚂蚁》,在参加“青春梦想”商务印书馆杯第三届xx省dv大赛中荣获专题片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社会工作突出
分别担任艺术学系团总支副书记、艺术学系学生会***、青年传媒(集团)珞青报业中心主任、学生社团联合会人力资源部部长。曾在未来学院、团副联席会学习,分别在考核评比中获得优秀。
在担任艺术学系团总支副书记与学生会***期间,组织开展xx大学首届“珞珈之春”艺术节、第四届“珞樱之影”戏剧影视经典片段模仿大赛,第五届“珞樱之影”戏剧影视经典片段模仿大赛、“民族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并组织艺术学系参与多项校内校外活动,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除了组织活动以外,她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金秋艺术节情景剧大赛、合唱大赛,大型话剧《西望乐山》也都少不了她活跃的身影。
在担任青年传媒(集团)珞青报业中心主任期间,组织编撰多期《珞珈青年报》,均获得好评。在512地震后,及时组织成员制作地震特刊,发挥校园媒体独特的舆论作用,引导同学们积极关注灾区,帮助灾区。参与编辑《珞青百期精华集》;为迎接团的十二大的胜利召开,负责编撰改革开放三十年画册;并曾代表xx大学出席了全国高校媒体论坛,并在论坛中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担任学生社团联合会人力资源部部长,积极进取,勇于拓新,带领新生部门策划出“赢在起点”首届xx省大学生创意企业未来之星选拔赛大型活动。该活动不仅得到校团委、xx大学珞珈创意园的支持,还得到了共青团xx省委、xx省学联及xx区委的大力支持。目前活动正有条不紊的在展开。
(三)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分别带队赴北京调查中国百年话剧发展情况;赴xx市开展秦腔生态情景调研活动;回访高中母校,开展“回访母校,携手成长”寒假实践活动。在去年暑假,参加“行走中华”―寻访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华为、腾讯、招商银行、丝宝、高露洁等知名企业。获得xx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xx大学“回访母校,携手成长”优秀团队、xx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
去年的“5.12”大地震如凶猛野兽般强行而来,家乡绵阳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虽然她的家人在这场大灾难中幸免于难,可房屋却严重受损,成为整个村最严重的四户之一。由于当地受灾群众较多,板房有限,加之家庭经济本来就不宽裕,无力立即重新盖房,父母只能租住在条件很差的房屋里。然而,她却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没有沉湎于悲痛之中,还使地震后的学习工作从未落下。时任艺术学系***,原定于5月22日的`“珞樱之影”戏剧影视经典片段模仿大赛总决赛如期举行,不仅使比赛获得巨大成功,还在活动过程中特意设置了为灾区人民祈福的环节,让大家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关心灾区人民;时任珞青报业中心主任,带领报社专门制作一期地震特刊,向全校师生发放,让大家多关注灾区人民。
同时,她和川渝籍的同学一起在全校范围内为灾区群众举行募捐活动,自己也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捐款。她还鼓励父母协助转运受伤的灾民到九洲体育馆安置点,由于长期与从北川运来的灾民接触,母亲甚至还受到疾病的传染。
作为一名灾区的学生,她时刻惦记着灾区人们的生活。她还利用寒假期间,组织队员赴北川县城及北川中学临时板房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授课、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北川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尽快度过难关。获得当地灾民和北川中学师生的一致好评,为xx大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她正带领团队成员积极筹划为北川中学建设一所图书馆,为师生构建一个安静舒适的心灵环境;将北川羌族人民的羌绣手工艺品带出大山,帮助他们重建自己的美好家园,也向世人更好地传播北川羌族文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用理想来激聚青春,用人格来撑持使命,用创造来点燃激情。
张云华,一个自强自立、知恩图报的人,一个传递真情、创造美好的人,用她的一言一行,很好地诠释了校训中的“自强”精神,不仅磨练了自己,也激励了他人,使真情溢满心田,和谐永驻人间。
五四青年奖章事迹材料 篇3
xxx,女,1991年7月出生,担任计算机系计应092班的团支书,入校以来,在行为规范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要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方面妥善处理好班级工作,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在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平时生活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树立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作为班里的团支书,认真组织每个月的团建工作,能积极调动大家的思想,引导非团员积极向团组织靠拢,使每次的团建都举办得很成功。入校后我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个学期已是团员推优中的一名了。
在工作上,在担任班里的团支书以来要求自己每件事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同学中享有很高威信。每次团建都是从班级同学具体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学院***、团委的整体安排,做好团建记录考勤工作,开周龙头山出游活动、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和各种形式的团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班级建立的良好的的班风和学风。与班级同学相处融洽,与大家一起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快乐、融合的班集体。
在学习上,我非常清楚的知道大学毕竟不同于中学,是比较注重自学出成绩的。所以入校后我尤其注意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再也不能固守中学的学习模式,转而逐渐培养自己的意识,做到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同时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勇于实践。课外则利用图书馆这个"百宝箱"努力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在课堂上积极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难点,认真的复习,积极做好导师布置的任务,***完成课程的考试与考查,所以在上个学期以学习成绩第一名和综合名次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学校颁发的三等奖学金的奖励。
生活上,该同学乐观热情,朴素大方、关心同学,关爱集体,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乐于从生活点滴帮助他人。首先,我积极与室友、同班同学及兄弟班级的同学搞好关系,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我深刻意识到搞好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整个学院,我都结交了许多朋友,与朋友沟通。其次,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合理利用自己的生活费,每个暑假、寒假我都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还有自从入校以来我每个星期都会参加校团委组织的义务家教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农民工子弟义务家教。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我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执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由于为人谦虚,学习、工作又表现出色,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