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歌》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卖报歌》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一、唱卖报歌
二、听码头工人歌、飞花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
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发声练习
1=F 2/4
5 5 4 4 | 3 3 2 2 | 1 — | 1 0 |
yi ya yi ya yi ya
一、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
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
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放录音:聂耳的耳朵)
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四、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
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
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
A、5 3 5 3 2 | 1 3 2 |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五、课堂小结,下课。
《卖报歌》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指导《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聂耳)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聂耳资料。
4、师: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下面,请大家展示你们搜集到的关于“一二八”的图片和资料。
5、教师播放《卖报歌》:《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入手,展示聂耳的资料以及图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小毛头一家就是他们的缩影。聂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帮助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下列词语:
诞生、喇叭、商贩、聂耳、宽裕、轰炸、流浪、瑟瑟发抖
3、指名唱《卖报歌》。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二、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导: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3、师: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5、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6、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第2至9自然段。
7、师: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
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
8、指名反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9、师:就这样,《卖报歌》就这样诞生了。《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
10、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读中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三、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3、教师小结:
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卖报歌》的诞生
聂耳、同情、小毛头
创作歌曲帮助
《卖报歌》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7个生字,练习书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了解《卖报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并从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聂耳对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接受***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卖报歌》是怎样诞生的。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聂耳和《卖报歌》创作背景的`资料。教师准备朗读磁带、词卡、录音机和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录音放《卖报歌》,学生欣赏或跟唱。
2、提问:你们知道《卖报歌》是谁创作的吗?谁能向大家介绍聂耳?
3、揭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合作识字,指导写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好自然段,在不懂的词句旁做个记号。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价。
3、“会认字”学习过关,学生自主学习。
诞生、吕、小商贩、聂耳、宽裕、立即、剧作家
4、“会写字”学习过关。
指导写字:
悦、霞、炸、瘦、剧、配
(1)观察6个会写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你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哪个字的哪个笔画?
(2)学生写字练习。
(3)四人组内互相评价写字情况;教师抽查一组,并作简评。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提出问题。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顺、流利。
2、同桌分段接读课文,互检读书效果。
3、指名接读课文,众生评价。
4、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标在课文相应的文段旁边。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的“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关于“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听写会写字,学生互相评价。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学生自学,要求:默读课文1—5自然段,并思考《卖报歌》诞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组内交流交流。
(2)学生分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指导朗读,体会当时天气的恶劣和小女孩的可怜。
(3)过渡:小女孩在寒风中卖报的情景被谁看见?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学习课文6—1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聂耳帮助小女孩的句段读一读,同桌说一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2)交流“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资料,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指导朗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聂耳的高尚品质。
(4)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聂耳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聂耳的事?说一说。
三、总结拓展。
1、小结课文内容。
2、学唱聂耳创作的歌曲。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卖报歌〉的诞生》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3、推荐歌曲:《毕业歌》
板书设计
26《卖报歌》的诞生
原因:路遇不幸的小报童—小毛头
经过:想办法帮助她—写下了《卖报歌》
结果:《卖报歌》传唱开了
《卖报歌》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重点:
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一、导入课文
你会唱《卖报歌》吗?(唱唱《卖报歌》。)你对《卖报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二、读通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要求做到边读、边画、边想。
2、分组自学讨论。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讨论:聂耳为什么要为小毛头写曲子?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读,正音。
(2)汇报交流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小毛头的聪明、可爱;聂耳的富有同情心、虚心等)。
四、自己讲述这个故事(复述)
五、课外延伸
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