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伊15战斗机的介绍
- 2、活塞式战斗机
- 3、伊15战斗机的机体结构
- 4、伊15战斗机的性能参数
- 5、伊15战斗机的衍生型号
伊15战斗机的介绍
伊15系列战斗机是中国空军装备过的最强的双翼机,也取得了不错的空战成果,但得承认这是一种老式飞机,技术和性能上乏善可陈,而且来得太晚了。
伊-15(И-15)双翼战斗机,由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设计的一款单座双翼战斗机,苏联的最后一代双翼战斗机,曾经被军援过战时的中国的国民政府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本机是十月革命后,第一种广为外人知的苏联自行设计制造的军用飞机。
活塞式战斗机
活塞式战斗机 研发背景 伊-15(玻利卡尔波夫I-15)是苏联二战前夕的主力战斗机,也是苏联最后一代双翼战斗机,也曾经军援二战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又称“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以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通过螺旋桨产生推进力的飞机。由于活塞式发动机功率的限制和螺旋桨在高速飞行时效率下降,只适用于低速飞行。大多应用于轻型飞机和超轻型飞机等.不适合用于军事行动。
德国便在一九四一年八月的时候,投入使用了FW-190全金属活塞式战斗机,该战机凭借着优秀的高速机动性以及良好的座舱视野,成为了二战后期的时候一款性能优异的战斗机。
伊15战斗机的机体结构
1、歼15是以T10K原型机为基础研制的一代国产舰载战斗机,其气动外形类似于苏联(俄罗斯)的苏33舰载战斗机。歼15是双发,双垂尾的重型战斗机,带鸭翼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带有着舰拦阻钩,采用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
2、歼15舰载战斗机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全机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具有多项独特性能,是一款具有高超水平的多用途舰载战斗机。歼15战斗机机身较长,机体结构很复杂,同时飞机重量较大,需要承受更高的飞行载荷。
3、并以集中在中低空夺取制空权为目的,要有轻巧而能够承受各种特技般动作的坚固机体,和以既有的液泠发动机为动力。所以以金属结构为主,比Yak-1更短小,为了减少阻力所以油冷器也重新设计了,便成为了雅克-3型战斗机。
伊15战斗机的性能参数
1、翼15战斗机翼展75米,长10米,高20米,空重1012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415公斤。中国空军获得的翼15主要是其改进型翼152和翼153。 Yi-152发动机为M-25V型十二缸径向风冷发动机,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
2、性能数据:升限 12700米,航程 3860千米。
3、具体的数据就不说了 日本的零式在上述所说的战机里面,是最成功的!性价比非常高,而且改造型很多,俯冲轰炸机,鱼雷机,战斗机。都是由零式改进而来的,主要不同的在于发动机马力不同(要载重鱼类和炸弹。
4、量产型伊-15配备两挺62毫米PV-1同轴机枪(机头整流罩上方),备弹每挺750发。后期量产型号增设增设了2挺62毫米PV-1同轴机枪(机头整流罩两侧)。
伊15战斗机的衍生型号
伊-153“海鸥”战斗机是苏联玻利卡尔波夫设计局在1938年设计的一款双翼战斗机,是伊-15战斗机的改良型。伊-153于1938-1941年生产,共计生产了3437架。
伊尔-2(Ил-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种苏联对地攻击机,生产量很大,连同它的后续机型伊尔-10一起,一共生产了42330架,该型机是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
就飞机性能来说,I-15是当时参战的双翼战斗机中性能较好的,和叛军‘秃鹰军团”使用的Bf-109的初期型,菲亚特CR-32比较起来,在格斗时还在机动性上略占优势。
霍克2型双翼战斗机。伊15双翼战斗机、伊16单翼战斗机。资料自己查百科。前期国民党空军的霍克战斗机表现很好啊。
中期型的伊-152(伊-15bis)上翼为直翼而非海鸥翼(本条目封面图示正是伊-15bis),和其他同系列很易识别,后期型的伊-153型使用了可收放式起落架,故外观和中前期伊-15有明显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