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的重骑兵是用来干什么的?
重骑兵的特点是冲击力强,防御力强,机动性差,持续作战能力差,成本高。因此重骑兵的用法类似于古代战车,受地形影响较大,多用于列阵冲击薄弱环节,打乱敌军阵型,制造心理恐慌。
一般在马匹充裕的情况下,轻骑兵是首选。但是马匹不足时,骑兵需要集中使用,那就装备重骑兵优先。
骑兵,顾名思义就是骑着马战斗的兵种,骑兵的历史悠久,但早期的骑兵几乎都为轻骑兵,士兵们的装备武器都为轻便的刀剑为主,战士战马也都没有装备厚重的盔甲。诸如名震天下的罗马骑兵也是轻骑兵。重骑兵的全称是‘重装骑兵’。
一般来说重骑兵并不用弓箭,因为盔甲限制了灵活度。当然拜占庭甲胄骑兵例外,他们虽然装甲厚重,但也被训练使用弓箭。另外蒙古人的骑兵也有一些重骑兵部队(但是装甲比典型的欧洲重骑兵要轻),他们可能也用弓箭。
(一种大而无用的家伙)这一时期的骑兵以重骑兵为主,当时的重骑兵人马均披铠甲-甲骑具装。防护力很好对步兵而言有极大的冲击力。当时重骑兵的防护力很强,骑兵武器除了弓箭外,(不管什么时代,这总是东方骑兵的主要武器。
重骑兵和轻骑兵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
1、重骑兵有着巨大的杀伤力、防御力和冲击性。重骑兵靠着这些优势,不断冲乱将敌人的军队阵型,打击对方的有生力量。因此重骑兵是古代时期重要的兵种。
2、轻骑兵注重的是灵活性,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所以装备除了武器就没别的了;而重骑兵则是负责保护将军之类的人物,不讲究速度,讲究攻击和防御兼备,不仅人要武艺精通,还要有精良的武器和厚实坚固的铠甲。
3、重骑兵正面冲杀防护性好,可以破敌方阵。缺点:长时间作战很疲惫,长途奔袭有困难。轻骑兵机动性好,调动方便,可以随时补充支援正在作战的部队。缺点:防护性差,敌不过重骑兵。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重骑兵
1、中国重骑兵没有像欧洲重骑兵那样向板甲化发展,主要还是受战场环境的影响:首先中国火器出现更早,甲胄的必须向着能防御火器发展,这点板甲是做不到的。
2、而重骑兵,的确由此衰落了。原因很多,第一,就是火器的大量使用了。那些铅弹,就算无法击穿三层的铁甲,但实际上,铁甲后的人,也会受到重创,比如内脏受损,失去战力。
3、重骑兵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重骑兵最大的缺点就是重。他虽然有着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重量增加。这对于马的要求也是很大的,一般的马根本载不动全身盔甲的骑兵。
4、宋明两朝,都是比较典型的重文轻武,不可能大力发展军队建设的(尤其是明朝,到了后期,袁崇焕一个书生,随随便便就杀掉了抗后金的前线的将军)。
5、这两个兵种都有非常明显的缺点,消耗又大,所以在我国一直数量不多。
我国历史上的重骑兵是如何产生的?
1、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最早出现重骑兵的时代是西汉汉武帝时。
2、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重骑兵叫“甲骑具装”,源于魏晋南北朝。甲骑具装只是大分裂时期昙花一现的产物,南北朝时发展到顶峰,隋唐即逐步消亡,仪仗的作用大于作战。
3、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战争十分频繁,特别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大量北主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骑兵的运用达到了更高峰,交战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规模的使用骑兵,骑兵成为战场上的最重要的兵种,我国的骑兵也发展到了重骑兵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