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让中学生对京剧感兴趣,怎样上好一堂京剧课
1、激趣——走向戏曲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入手。
2、京剧教学当前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由于京剧是古老的传统艺术,教师和学生对京剧知识的了解相对贫乏。因此学生对京剧有距离感也是比较正常的。
3、唱进去、养起来。。同理,要想培养对京剧的兴趣要先开始听、看。开始可能不懂,但没人生而知之,兴趣都是逐渐培养的,欣赏水平也是逐步提高的。京剧博大精深,不同年龄、身份地位、教育背景的人都可以喜欢。
对京剧进课堂的看法
京剧进课堂是试点,可以发表看法,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扣帽子、打棍子。京剧是国粹,需要重视、提倡,这是无容置疑的,其他剧种也很重要,但综合看来,不如京剧影响大,所以先让京剧进课堂无可厚非。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京剧进课堂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操、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京剧曲目中的一些人物美好品质,使学生明善恶的学习活动。京剧进课堂应该得到当局、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支持。
提高审美情趣。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是经过二百余年的推敲而传承下来的,能够深得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的喜欢一定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提高文学修养。无论是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是景物的描写,活脱脱一本教科书。
京剧进课堂,意义深远,从大的角度讲是传承文化。从小的方面将,可以提高审美情趣,丰富生活,增加乐趣。京剧的很多剧目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很多都是出自大家之手,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幼儿园京剧课程理论基础是什么
1、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幼儿园课程与一般的学校课程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主要表现为: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2、给孩子看的,不要理论性特强,要寓教于乐。自己认为,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可看的,一个是可听的。老师可以说给他们听,做给他们看,教给他们学,让他们跟着演,能够融入到京剧之中。
3、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通过观察图片的排列顺序,熟悉歌词的顺序。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喜爱京剧的情绪。活动准备: 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是否应该开设京剧课
北京海淀区西颐小学开设了5年的京剧课程,从1年级到6年级,京剧课每周都会上一次。师资上除了学校老师外,北京京剧团的专业演员每周也会来为学生们讲课。学校还抽出了京剧表演的尖子生成立了海淀少年京昆艺术团。
国家支持,京剧进校园、进课本已经开始,学校开京剧课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在学习京剧,中国人更应该首当其冲。应该把人们认为高雅的戏曲艺术平民化,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光依赖专业演员是不可以的。
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