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诸漏皆苦是什么意思?
- 2、有漏皆苦的漏是什么意思
- 3、有漏皆苦是什意思?
诸漏皆苦是什么意思?
1、诸法无我: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有漏皆苦:凡是有缺陷、有烦恼的现象都是苦的。 涅槃寂静:涅槃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是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2、诸漏皆苦,就是我们如果不认识到诸行无常,硬要执着于自己的全能自恋,就会产生各种情绪,进而带来痛苦。
3、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诸有漏行,如其所应,与此三种苦性合故;皆是苦谛,亦无有失。此中可意有漏行法,与坏苦合,故名为苦。诸非可意有漏行法,与苦苦合,故名为苦。
4、漏在佛教里是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瞋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亦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5、诸漏皆苦。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这四句佛陀宣说的话,称为四法印。
6、诸漏皆苦: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
有漏皆苦的漏是什么意思
1、漏在佛教里是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瞋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亦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2、中文名有漏皆苦 “漏”注 (Karma)就是行(身)、言(口)、思想(意)的活。和引生未或人,或地、鬼、畜生的身心,於是又起,又造,又生身心,生死回有休歇。而生死回是苦的。
3、漏”就是烦恼。佛家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
4、漏就是烦恼 。俱舍论二十二卷三页云:唯受一分,是苦自体。所余并非。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苦由三苦合;如所应一切,可意非可意。余有漏行法。论曰:有三苦性。
有漏皆苦是什意思?
1、有漏皆苦:凡是有缺陷、有烦恼的现象都是苦的。 涅槃寂静:涅槃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是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2、中文名有漏皆苦 “漏”注 (Karma)就是行(身)、言(口)、思想(意)的活。和引生未或人,或地、鬼、畜生的身心,於是又起,又造,又生身心,生死回有休歇。而生死回是苦的。
3、“漏”就是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作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作烦恼。
4、漏在佛教里是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瞋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亦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5、有漏皆苦是什么意思 词语出处: 《赵朴初居士释佛》书。汉语拼音:[[yǒu] [lòu] [jiē] [kǔ]]。 词语解释: 漏”就是烦恼。
6、漏,佛教中指贪、嗔、痴、疑、慢、邪见。无漏——佛教修行人通过修行,断除贪、嗔、痴、疑、慢、邪见,证阿罗汉,就称无漏。有漏——凡夫都有贪、嗔、痴、疑、慢、邪见,就称有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