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知识。
1、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距今约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3、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4、中国历史知识 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5、历史知识点有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字贯的《字贯》序
乾隆帝尚未及处理,书辗转落到和珅手中,在《字贯》序文后的凡例中,他看到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同其他的字悉数开列,不禁大喜,立即向乾隆帝参劾这本书。
另一件事:海成在向皇帝报告时,说有人揭发王锡侯删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贯》,实在狂妄不法,建议革去王锡侯的举人功名。但他并没有细细审查《字贯》本身的文字 是否有问题。
在。在孔夫子旧书网可以购买到。《字贯》是清朝文学家王锡侯(1713年-1777年)针对康熙字典的不足之处作的一部字典。全书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四大类,共四十卷。后因字贯案文字狱,王锡侯遭乾隆帝斩杀。
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字贯中是什么意思?
1、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山西太原(清徐县)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山东东原人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2、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4、湖海散人即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山西省清徐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5、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人物简介: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6、罗贯中原名罗本,字贯中,他所生活的年代恰好是元末明初的时期,父亲是一个丝绸商人。年幼的罗贯中,他七岁的时候进了私塾读书,在十四岁的时候母亲病逝,于是跟随父亲来到杭州、苏州一带做生意。
清朝一个举人编成一部字典,本可利国利民,乾隆的血腥文字狱为什么找他下...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字狱12次,雍正帝兴文字狱17次,乾隆帝兴文字狱130余次。清代前期的文字狱愈演愈烈。如:康熙二年(1663)发生的庄氏史案,康熙五十年(1711)的《南山集》案。
第二:乾隆因为这些书感到受到了侮辱。其实当时大清虽然很稳定,但是还是有一些爱国志士总是利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当然乾隆无法控制对方写不写,因此能够做到的就是别人写出来然后自己就烧掉。
但是文字狱最多的时期还是要看清朝的乾隆时期,主要就是为了打击异己分子,甚至还编造事件来处死那些知识分子。雍正时期有一位主考官查嗣庭就犯了错,他在编题目时没仔细审核,就出了事情。
字贯这本书还在吗
乾隆只是用他的死来杀鸡儆猴罢了。这个被杀的人就是王锡候,他用多年的时间研究并最终写成了一部字典,名字叫做《字贯》。
江西举人王锡侯因删改《康熙字典》,另刻了一本《字贯》,被认为“大逆不法”、“罪不容诛”,不仅所辑录的书籍全部被销毁,本人及其家属也被发配黑龙江为奴,与此案有关的一些地方官都受到严肃处理,真可谓“出洞之蛇任人打”了。
、王锡侯《字贯》案,清乾年间(1763-1795),新昌县(今宜丰)棠浦镇沐溪村举人王锡侯,编写出了一部名《字贯》的新书。
乾隆期间所引起的文字狱有那些
1、有人统计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有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受株连者更广。文字狱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导致当时思想上、文化上万马齐喑。
2、胡中藻诗狱。胡中藻是鄂尔泰的学生,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雍正的得力军机大臣,同受雍正遗诏辅佐乾隆。乾隆即位后,二人发生矛盾,依附二人的官员也分成两派,互相攻击,乾隆知道这种情况后曾多次进行调解。
3、乾隆朝的文字狱则更加无中生有。如蔡显案,仅仅因为蔡感慨戴名世因《南山集》获罪等事,则被凌迟,其门人弟子多获罪。
4、清帝大施文字狱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