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西域长史府
- 2、历史上西域长史府简介
- 3、西域长史的历史
- 4、前凉的西域长史是什么官
- 5、楼兰古国的西域长史是谁?
西域长史府
西域长史府,官署名,东汉开始设置西域长史,是魏晋两朝在西域的前哨阵地,西域长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能非常完备,对地区实行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长史府,东汉延光中置,治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
西域总管府成立于东汉时期,是魏晋时期在西域的前哨。西域总管府的行政机构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都非常完备,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长史府,东汉延光中设,管辖柳中城(今新疆喀喇沁西南鄯善县)。
西域长史府,是魏晋两朝在西域的前哨阵地。西域长史府的规模,可能是介于郡、县之间,同时又具有军屯的特点。
历史上西域长史府简介
西域长史府,是魏晋两朝在西域的前哨阵地。西域长史府的规模,可能是介于郡、县之间,同时又具有军屯的特点。
西域总管府成立于东汉时期,是魏晋时期在西域的前哨。西域总管府的行政机构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都非常完备,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长史府,东汉延光中设,管辖柳中城(今新疆喀喇沁西南鄯善县)。
西域长史,初设于东汉中后期,公元123年以班超之子班勇为首任西域长史。此后,西域长史府便是东汉、魏晋时期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
新疆在三国时期应该叫西域。查了一下,西域有个长史府,级别介于郡、县间,隶属于凉州,也就是当时中原政权管辖新疆地区的机构。 新疆当时很大部分属于三国时期的魏国。
西域长史的历史
1、西晋时期的木简有泰始二年、四年、五年、六年(相当于公元266~270年);最晚的是建兴十八年(公元330年)的。可以确认魏晋时期在西域地区仍设有西域长史,负责处理这一地区的行政、军事事务,楼兰城则是西域长史府的所在地。
2、年东汉罢西域都护府,123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此后三通三绝,西域一直以长史行都护之职,并一直延至魏晋时期。
3、西域总管府成立于东汉时期,是魏晋时期在西域的前哨。西域总管府的行政机构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都非常完备,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长史府,东汉延光中设,管辖柳中城(今新疆喀喇沁西南鄯善县)。
前凉的西域长史是什么官
西晋亡后,自317年起,张氏世守凉州,长期使用晋愍帝的建兴年号,虽名晋臣,实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
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战国末年秦已置,如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
李柏,是前凉西域长史。李柏文书的出土,使人们详细了解了那段时期的西域屯田与管理的情景,为研究李柏个人在西域的经略和实行屯田的历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官名。东汉后期统领西域诸国长官。秩禄未详。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以军司马班超为西域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西域长史始于此,时未置西域都护。
长史是官府和军府属吏之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以汉代为例,丞相、太尉和御史这三个最高级别的官员,他们都各有自己的属吏,其中属吏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长史。
楼兰古国的西域长史是谁?
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维吾尔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从挖掘出上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原名楼兰。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
楼兰,西域古国名。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
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
楼兰,一个神秘的古老古国,据《史记》中《汉书.西域记》记载:楼兰古城建国于中国魏晋时期,公元前176年至630年。它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当时的楼兰古国是各国的贸易枢纽,国家非常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