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名鼎鼎的神探宰辅狄仁杰,也只是三品官,揭秘唐朝的官品官秩
1、公元700年,狄仁杰被武则天正式任命为内使,从这层意义上说,狄仁杰的官职虽然只是正三品,但就权力来说,已经是当时权力最高的官职。后来,等到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他为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
2、也因为它的影响,很多人会误认为狄仁杰这位当朝宰相,起码是唐朝一品大员。但是,实际上狄仁杰从始至终,最高不过是官拜三品。
3、狄仁杰虽是宰相,却和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官职一样,都是正三品。以下就是唐代三品职官简表:左威卫大将军正三品,统南衙十六卫之折冲府羽林军,被黑甲铠,宿卫京城。
4、最后看狄仁杰的官位,也叫中书令,贞观之后已经是铁打的第一宰相,官阶不如从二品好听,但是实际权力却远胜于从二品。
官秩是什么意思
1、官秩 :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而另以斛计算各级的俸禄米谷。唐代颜师古在《汉书·百官公卿表》注中对此虽做了一些介绍,但实际上在不同时期是有变化的。
2、秩官的解释(1).常设之官。 《商君书·修权》 :“夫废 法度 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 高亨 注:“ 《 尔雅 ·释诂》 :‘秩,常也。’秩官,常设的官。
3、读秦汉或先秦史时,常常会接触到“官秩”一词。所谓的“官秩”,本是指官吏的职位,其后,又有人依不同品级的俸禄数来代称其本来官职。官员的“俸禄数”是以“石”为单位的,比如,位居“三公”的,俸禄高达万石。
4、古汉语“秩”的用法:\x0d\x0a1,官吏的俸禄。《荀子王霸》:“重其官秩”。《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引申为:官吏的品级第次。《汉书赵广汉传》:“贬秩一等”。
5、意思:职位是中更,俸禄粮食比千石(dàn)。秩是古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更:秦朝时爵位,相当于第十三级官员。
汉代郡守的秩比是多少?
1、汉书·百官公卿表 谓:“郡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
2、古代人的俸禄都是发禄米,汉代从一品的三公到五品的太守都是秩两千石,但是秩比两千石的太守肯定会比秩中两千石的三公少一些。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每个月俸禄百二十斛,因此称郡守为两千石。
3、郡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县令、长,掌治其县。
4、司隶校尉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从事(近来流行的韩剧中每每出现的从事官就是由此得名)、假佐(假:代理的意思;佐:助手的意思。
5、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东汉增)、百石、斗食、佐史。据聂崇岐《汉代官俸质疑》推断,西汉官秩约有二十级,东汉约有十六级。西汉的俸禄,有时是钱谷均发,但后期似乎全部折钱;东汉则大致是钱谷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