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盟军是如何进攻菲律宾群岛的?
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对日本来说,能保持菲律宾群岛十分重要,它供应很多重要的天然资源特别是橡胶,同时它是控制了由日本到文莱及苏门答腊的海上石油供应线。对美国人来说,进攻菲律宾是孤立日本帝国在中国及太平洋军事力量的战略性步骤。
年至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是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下,反攻日本军的一系列战役。
在菲律宾战役中数十万美菲联军为何打不过数万日军呢?
地理条件不一样,菲律宾很大,很难守住全岛。
年,日军攻打菲律宾,美菲联军共13万人,除了麦克阿瑟以外全部被俘虏,而日军仅仅付出了4万人的代价。从那以后直到1943年,菲律宾一直处于日军的控制下,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抵抗运动。
在马绍尔群岛失守后,日军认为美打击重 点可能在菲律宾,故将舰队布置于菲南部,而把飞机分置于马里亚纳、加罗 林和菲律宾,准备以舰载机与岸基飞机相配合消灭美国舰队。
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战斗。美菲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
从菲律宾战役时期美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一旦没有了装备优势,美军的战斗力并不强。菲律宾战役时期,麦克阿瑟指挥13万美菲联军,抵抗进攻菲律宾的7万日军。
困守菲律宾的日军大量饿死,为何不能从菲律宾就地补充食物?
毕竟当时日军的气数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状态,他们当时出于不得已去维护菲律宾战场,想的就是借助当地粮食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可是他们也没想到呀,开始还能在各农村抢一点百姓的储存之粮。
主要是当时日本鬼子已经退入山林,山下都是美军和菲律宾的抵抗组织,日本军队根本就不敢露面,他们的弹药也耗尽了,不敢下山去抢,所以就饿死了很多。
减少自身伤亡,拉长了整个菲律宾战役的进程,没有对于那些避退丛林和岛屿日军过分追击,放任他存在。日军没有补给,彼此联系也被切断,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这其实造成大批日军饿死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日军不仅仅在菲律宾战场有饿死的,在其它战场上也如此。据日本史学家藤原彰所写的《饿死的英灵们》记载:在瓜岛,战死5000人,饿死15000人。在布根比鲁岛的2万日军几乎都是饿死的。
美军没有完全堵死日本的补给通道之前,日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来一些物资来供养这些军队。但当运输补给通道被完全切断之后,再加上如此一个此消彼长的环境,50多万日军全靠菲律宾这块儿穷土僻壤来养活的话,确实是有些困难。